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江西省泰赣高速杨公山隧道交通事故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事故统计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可能导致隧道交通事故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造成该隧道内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车辆因素、路面因素以及运营安全因素,并提出了预防该隧道交通事故的具体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环境中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掌握公路隧道环境中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特征,对国内典型隧道发生的262起交通事故进行归纳统计.从隧道环境中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事故形态、事故车型和隧道环境类型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事故分布在一天中明显地呈现3个高峰时段;隧道进、出口段是事故高发路段,在进口路段洞内事故多于洞外事故,在出口路段洞外事故多于洞内事故且隧道长度与交通事故有一定关系.研究结果为制定隧道交通事故预防对策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安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速公路隧道运行安全特性,对隧道路段定义进行改进。通过提炼交通事故特性参数对高速公路隧道路段和开放性道路的交通事故率进行对比,并对交通事故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事故形态分布规律以及事故车型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隧道路段事故率略高于开放性道路,而且隧道洞外事故率远高于洞内,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以追尾、刮擦和撞壁为主,火灾事故率极低,交通事故车型以小客车和大货车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根源上预防长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该文基于主动型的事故预防理论,提出了隧道交通事故征候的概念,进而建立了隧道事故征候体系,找出隧道交通事故的潜在隐患,并且提出了若干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案,改进了隧道安全管理,提高了安全水平,使隧道交通安全由被动的事故预防变为主动的事故征候预防。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量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分析以及调研,结合走访调查,对常见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总结,并对事故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了10座发生交通事故比较典型的隧道3年共计643次交通事故,利用二元方差分析(重复试验)方法分析发现,事故原因和事故类型对事故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二者也有显著地交互作用。通过分析,提出了交通事故最易发生的几种状况,据此提出针对性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3—2015年京珠高速粤镜北段7座隧道内发生的350起事故数据,研究了隧道交通事故分布的时空特征以及车型、天气对隧道事故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中1月、4月、5月、7月—9月为事故频发期,1 d中8:00—10:00为事故高发期;隧道长度与事故数分布关系不显著,而隧道不同区段的事故率与隧道长度相关性明显;事故车型主要为大货车,事故主因多是人为因素。结合数据分析,提出针对性策略,为进一步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和优化隧道运营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国内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非现场违法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组成、原因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探索事故与非现场执法设备建设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交通流量、时间、天气等因素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违法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潜在的分布规律和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可有效指导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事故预防对策,对优化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公路隧道空间密闭、发生事故后救援难度大、疏散困难的特点,为了降低隧道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人员伤亡,提出了一套针对公路隧道事故的应急救援控制技术。该技术可以更好的适用于1000m以上的长隧道,通过对公路长隧道不同类型的交通事故进行应急救援策略控制,表明应急救援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隧道事故的应急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精准提升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文明素养,论文基于道路交通事故分布数据对事故致因进行了深度挖掘。数据分析发现,道路交通事故驾驶人致因中,驾驶人违反交通规则、在路侧险要和高架匝道隧道等特殊路段以及雾雪天气等特殊环境中发生事故的伤亡程度明显偏高,反映出驾驶人安全知识缺乏、规则意识薄弱、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开展"安全知识扫盲""规则意识强化""应急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东省高速公路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等手段,取得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广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等大量相关资料,根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交通量分布特性,结合交通事故空间和时间特性,以及交通事故原因及车辆组成分析,研究交通事故在一般路段和隧道内的分布规律,从而提出几点控制和减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预防西汉(西安—汉中)高速公路下行线交通事故,对该路段的交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其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与空间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路交通事故客观影响因素,探讨了交通事故成因,并从道路安全设施设置、车辆管理及事故应急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交通安全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冯店隧道的交通事故主要集中于成(都)-南(充)高速公路成都至南充方向79.62~80 km(隧道出口)路段,多数发生在雨天、夜晚,以货车单车事故为主,事故形态主要是撞击固定物和侧翻.文章分析了隧道、道路线形等因素对驾驶员的影响,认为隧道79~80km路段的线形组合和超速行驶是事故具有明显集中性、方向性和时间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隧道内外的照明、改进成都至南充方向出口路段的平曲线以及增设测速、减速装置和道路交通标志、标识等控制策略,以降低冯店隧道路段的事故率.  相似文献   

13.
将影响公路隧道正常通行的交通事件分为恶劣气象、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危化事故、计划事件、紧急事件和其他事件等7类,并提出不同类型公路隧道交通事件的等级划分标准,对公路隧道交通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提供了重要依据.初步构建了公路隧道交通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并给出编制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年来重大交通事故进行分析,从时间、道路、环境、人员、车辆和违法行为等方面总结了事故发生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知,此类事故具有夜间事故多发、高等级公路比例大、小型客车交通肇事突出、本地人口在事故中受伤害为主等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驾驶人管理、深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段事故多发的现状,以西安—汉中高速公路为依托,对西汉高速公路隧道段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隧道事故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事故形态分布规律、事故车型分布规律。结合人、车、路、环境四要素,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内时常发生交通事故,为研究其特点和规律,收集2 193起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资料,对这些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隧道中交通事故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事故形态、事故车型以及发生原因。结果表明:一天中的9:00~10:00、11:00~12:00、13:00~15:00是交通事故的频发时段,周末发生的交通事故数约占总数的40%,1、2、4、5、7月易发生交通事故;追尾和碰撞隧道壁是隧道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违章超速和天气变化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交通事故的车型主要为底盘较轻的轿车和重型货车。  相似文献   

17.
隧道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应做到及时、有效、快速。为了提高隧道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效率,对隧道交通事故救援各个阶段影响应急救援速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模拟广东省汕昆高速公路龙英段金门隧道事故应急救援为例,估算应急救援力量到达最快时间,分析隧道长度对救援力量到达时间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救援力量布局对提升救援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这一年间所发生的121起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探寻这类事故的内在特点、规律、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等,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交通事故、保护骑自行车人的交通安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交通事故数据,对北京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肇事车辆、死伤人员、事故原因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交通事故分布具有规律性,肇事主体以及事故原因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省多条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调研资料为基础,通过事故分析,结合各路段机电系统现状,提出针对隧道洞口附近交通管制的对策。从系统功能、设备布设和安全预案等方面,设计了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预警系统,并在从莞高速公路隧道中应用。该系统由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三个主要模块以及辅助联动系统构成,可实现隧道区段营运状况监测、紧急状况预警、应急事件处置,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