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德超 《公路》2006,(1):160-164
一个好的目标配合比只是生产高质量沥青混合料的前提,好的设计能否在生产中落实还取决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结合某高速公路车辙专项处治工程对生产配合比调整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如冷料仓上料速度、振动筛布设、马歇尔试验等进行论述。只有重视了这些环节才能增加试验数据的可信度,提高其数据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4.
超薄沥青混凝土不同配合比设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建峰  汪辉  杨伟华 《公路》2007,(11):168-172
超薄沥青混凝土由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如何进行超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通过试验,分析了8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性能指标与油石比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最佳配合比设计,而且有试验作为验证,为超薄沥青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OGF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湖北省随岳中(随州—仙桃)高速公路路面第四合同段工程实例,分别阐述了OGF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等验证了所设计的OGFC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GAC-16型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密实、抗滑性能好、便于施工和高温抗车辙能力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广东等湿热多雨地区的高速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配合比性能验证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应用基于红外温度差热成像扫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全断面渗水系数和均匀性进行检测,为GAC-16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质量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岳峰  孙哲宇 《公路》2006,(10):91-96
结合盐通高速公路南通段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从原材料的选择和试验、配合比设计与验证、施工组织与生产、路面实体检测等方面,对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沥青稳定碎石是一种常用的柔性基层混合料。基于某实体依托工程,从原材料试验、矿料级配设计、最佳油石比确定、性能验证等方面对ATB-30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介绍,为一线工作者提供最直接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由新旧集料、新旧沥青、矿粉及外加剂组成的多相混合物,材料组成的差异导致再生沥青混合料在配合比设计与新拌沥青混合料有较大区别。为了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基于马歇尔试验方法和美国沥青协会维姆混合料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以体积参数和马歇尔试验参数为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指标,并通过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浸水马歇尔试验验证目标配合比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排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排水沥青超薄磨耗粘结层所使用的是PAC-16沥青混合料,首先对PAC-16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设计与验证,并进行了浸水飞散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AC-16排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均满足排水沥青粘结层混合料水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1.
该文系统介绍了均匀设计法在排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级配设计时通过5因子与4因子试验设计的分析比较,说明了4因子设计的合理性。按4因子10水平进行试验安排,运用回归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混合料空隙率与主要孔径筛孔通过率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了所得关系的正确性。摒弃了传统的马歇尔试验法,对最佳油石比的确定采用了析漏试验和飞散试验,辅以马歇尔稳定度做参考,最终完成配合比设计。通过排水性环氧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表明均匀设计在配合比中的应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韩国杰  王道宏 《公路》2007,(10):129-133
采用高性能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HPLFA),设计了柳忠高速公路二灰稳定碎石基层,铺筑了试验路段并进行后期检测,对高性能二灰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HPLFA)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可以广泛地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7,(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经济性关系密切,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中心是确定矿料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确定相应最佳沥青用量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严格按照设计级配曲线进行控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总结了罗阳高速公路LM1标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海排灰的底基层混合料能否应用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的道路建设,并对其应用前景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出基于海排灰的底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以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为控制指标,对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其最佳配合比;然后通过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合料抗冻性能试验,确定海排灰中氯离子含量的临界值。最后以混合料的后期强度为指标进行最佳配合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只有当石灰含量达到8%以上时,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才能满足规范要求;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石灰含量达到10%;2)混合料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海排灰质量的1.5%。所以,只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配合比设计,基于海排灰的底基层混合料即可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并推广到季节性冰冻地区。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刘家奇  张景禄  梁斌 《中外公路》2021,41(5):212-217
该文针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的主要病害问题,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依托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结合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条件下进行了最佳配合比设计;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及抗渗水性能等路用性能;并铺筑试验路段进行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弯沉检测,验证了使用该配合比厂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路用性能.结果 表明:II0-A级沥青配合当地集料进行混合料配合比优选设计,得到最佳油石比为5.0%,沥青用量为4.76%,空隙率为4.6%.该配合比下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并在试铺阶段效果良好,满足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黄延高速就地热再生施工工程,对原有路面面层AC-13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中再生剂掺配比例,并采用马歇尔试验进行再生混合料的性能验证。从试验结果表明室内配合比设计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可作为黄延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沥青路面AC-13型路面配合比施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方高温多雨环境下沥青路面水损害易发的现状,依托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北段路面工程,尝试应用PAC-13排水路面新结构。通过原材料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性能测试,初步确定了PAC-13排水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通过工程实施,对混合料生产、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及各环节的温度控制进行了验证,结合路面各项性能检测结果,最终确定了PAC-13排水沥青路面的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施工工艺,为后续的工程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评价某公司研究生产的C-70彩铺胶结料的使用性能,选择在某厂区7号道路铺筑彩色路面进行试验.其混合料为AC-131.厚度为3.5 cm.在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控制.尤其是对颜料进行了试验分析.为彩色混合料的生产提供了依据.铺筑的彩色路面经过3年半的使用.整个路面状况良好,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OGFC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屈殿功  巩涛  张宵鹏 《公路》2004,(1):21-28
咸阳机场高速公路通过引进OGFC排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从原材料选择与试验、配合比设计与验证、施工组织生产与工艺、路面使用性能检测等方面,得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这门新工艺、新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鉴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地位,结合中国沥青混合料常用拌和设备间歇式拌和楼,以实体工程ATB-30生产配合比设计为依托,对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中级配变异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生产配合比设计中二次筛分、各热料仓比例确定、振动筛网合理选用和最佳油石比确定等各个流程的操作技术,以提高沥青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