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人机遥感技术,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岸线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重点探讨了无人机摄影测量高程转换与岸线推算。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图像重建方法应用于船舶航行图像重建,由于在图像匹配过程中的误差率较大,导致其图像匹配性能较差。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船舶航行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利用灰度变换和图像锐化,对图像预处理;其次,采用聚簇算法完成图像匹配;之后,通过反解法数字纠正方法完成图像纠正;最后,利用图像序列重建,完成船舶航行图像的三维重建。至此,完成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船舶航行图像重建方法的设计。通过对比实验,与2种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船舶航行图像重建方法的图像检查点精度更高,表明其匹配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无人机测量系统的发展进行阐述,介绍了机载倾斜摄影和激光雷达两大测量技术,探讨了无人机测量系统在航道测绘领域特别是岸线、洲滩地形、整治建筑物等观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船舶船体结构的稳定性是影响船舶航行的关键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船体易出现变形问题,增大导航系统中参数的误差。为及时发现船体变形问题,要采用摄影测量技术对船体变形进行连续检测,快速识别坐标误差和修正,以保证船体结构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船体变形。本文分析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摄影测量技术在基于图像的船体变形测量技术中的具体应用,并进行船体变形测量的应用仿真分析,测量结果表明符合实际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海南某码头整治项目工作中遇到的浅水区域测量困难的情况,提出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进行高程采集,并通过计算影像摄影中心到水面的入射角,结合公式改正光在水面折射引起的高程偏差。并通过实际测量,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技术逐渐成熟,传统的正射影像已无法满足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建立,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前、后、左、右和下视五镜头传感器完成了倾斜摄影测量三维重建,结合小范围测区实例验证了倾斜摄影三维实景快速建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倾斜摄影技术以及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的快速三维建模己成为测绘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本文阐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定义和特点,研究了运用Context Capture进行快速三维建模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影平台,通过空中航拍船载石图像,获取通过策划飞行航线获取船载堆石的图像数据,并利用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和三维场景重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无人机图像采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低、中、高空图像资料时存在计算精度偏低、重构失败率偏高等问题,现有多高度图像采集方案能提高重构成功率,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结合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石料堆存计量工作,探索利用无人机航拍,研究和分析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通过摄影测量技术实现石料堆场方量快速准确计量,有利于提高更新石料存储量频率,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无人机摄影测量和RTK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十分重要。无人机在摄影测量过程中具有快速灵活、实时高效等特点,渐渐地已经成为空间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针对水运工程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为水运工程提供了新的空间数据以及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MM0071激光扭转振动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分析了该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种使用误差,包括偏心误差,倾斜误差和距离误差等。指出了垂直对心测量精度最高。同时给出了在测量位置受到限制,只能进行偏心或倾斜测量时如何修正测量结果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复杂河道工程测绘中往往受到植被茂盛、信号链接弱、山体遮挡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测绘手段难以开展,通过在复杂河道工程测绘中对无人机LiDAR及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互补优势及融合方法。经试验证明,融合纹理影像信息的LiDAR数据既具有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又具有清晰的地物边界信息。采用LiDAR数据校正的倾斜模型细节表达明显改善,模型轮廓表达清晰,人工判读更加容易。该成果有效克服了无人机单一测量技术及传统测量技术的弊端,可快速构建更加精准的河道数字孪生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电枢纽工程建设中无法实施传统跨江(河)水准测量的高等级高程控制测量的问题,开展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实践研究。介绍三角高程测量技术的原理,分析三角高程测量误差影响因素,并提出误差削减措施。以犍为航电枢纽高程控制网测量为研究案例,采用徕卡TS50测量机器人,选择适宜的观测时间窗口,验证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跨江(河)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实践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能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规范限差要求。研究成果对后续大型水运航电枢纽建设中的高等级高程控制测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GPS RTK技术替代常规控制测量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彬  沈小明 《水道港口》2006,27(1):45-47
介绍了实时动态差分全球定位系统(GPS RTK)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并结合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在一二级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方面将RTK技术与常规测量技术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平面和高程测量所获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RTK技术在测量精度方面完全胜任常规控制测量任务。  相似文献   

15.
散货港口堆场面积大,不同货源货物在港口间隔堆放。传统的散货堆场管理依赖于人工理货,耗时耗力、工作强度大且存在误差。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绘技术,通过对堆场进行航空摄影、3D实景建模、体积测量、货堆信息化,可实现堆场数字化和信息化,更好地进行货物的追踪、管理和监控,具有普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役桥梁数量庞大,为保证桥梁运行安全,需对桥梁进行定期检查。针对桥梁后期维护检测,传统检测方法多采用人工现场调查法,主要是外观检测,工作繁复,效率较低,且存在视觉盲点。本文探讨了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工具,用于桥梁检测的研究进展及其用于桥梁检测中存在的桥底GPS信号不佳、钢结构桥梁易干扰无人机信号传输等缺点。阐述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来快速建立桥梁三维模型,从而构建桥梁地图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后期可通过三维模型来进行无人机桥梁病害检测的航线规划。并介绍了一个工程案例——南京某大桥的倾斜摄影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中梯形空心构件的高精度安装难题,进行构件水下安装测量定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为水下安装提供精确方位数据,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参考梯形空心构件的外形结构尺寸,利用安装在测量架上的GPS和倾斜仪设备,采集并计算出构件的相关定位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对构件进行一次调整。再通过分析水下采集得到的构件图像,计算构件间缝宽,根据分析结果对构件进行二次精确调整。工程实际应用显示,该测量定位系统的平面和高程测量误差不超过±3 cm,测量精度高,能够满足梯形空心构件水下安装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刘彦祥 《水道港口》2012,33(6):536-539
随着现代GPS技术的不断发展,GPS高程逐步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证实在地势平缓区域充分利用现代GPS测量技术,GPS拟合高程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问题,通过对高程拟合中常用方法的简要介绍,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平面与曲面拟合模型,解算待定点的正常高,之后与三等水准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后证实,在进行C级以上GPS控制测量时,可获得高精度拟合中误差的GPS水准高程。  相似文献   

19.
王頔  亢保军  王朝 《水运工程》2022,(2):168-171
针对如何在大范围水域覆盖地区(尤其包括如防波堤或LNG码头等三面环水的条带状区域)生成高精细程度、高位置精度的实景三维模型,采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并以港口的具体工程为例进行研究,系统梳理该技术的应用流程,并对生成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精度统计,取得了平面精度及高程精度均优于2个像元大小的高精度效果.验证了该技术流程应用于港口...  相似文献   

20.
严兵 《港工技术》2023,(2):78-8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建工程数量日渐增加,需要进一步提高工程测绘工作效率,才能满足新时期的技术要求。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是航空遥感领域的新兴技术,操作方便,而且灵活性较强,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高测绘数据的精准性,强化监控工作效率,降低测绘成本等。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对工程数据、图像等进行精准性、全面性采集,同时可以开展低空作业,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并对复杂环境进行科学测量,为城乡规划、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对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途径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工程测绘效果,促进测绘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