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码头合理配备应急资源和规范应急能力建设对提高我国水上溢油事故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保护我国水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最新发布或修订的《水上溢油事故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和《港口码头水上污染事故应急防备能力要求》等标准、规范,以盘锦港码头水上溢油事故为例,按照三级应急防备的设计思路,对港口码头水上溢油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对港口码头水上溢油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建设的科学有效评估,可供港口码头的应急能力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筹建区域性溢油应急体系和制订应急预案中所遇到的应急资源配置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评估方法和建议。应急资源以项目风险等级而配置。项目风险等级包括发生概率,掌控事故的能力和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在量化应急资源能力需求后,应考虑应急资源的适用性和使用效率。根据成本风险分析,给出项目客户所能接受的最大风险和最低水平的成本预算。同理,对区域性各区块风险程度加以测算,在资源配置上有所区别和侧重,以追求成本、风险平衡中的最佳资源配置和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环境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在多处的港口区域出现了生态圈。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的条件下,需要对港口区域的运输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详细科学的预测研究。为此,提出港口区域生态系统的运输风险预测方法,通过遥感技术,对生态系统区域进行图像采集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生态评估模型与风险评估模型,从而得出可行性方案。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研究数据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相似文献   

4.
坐位全国百强县(市)的温岭,为溢油事故多发海域。本文主要通过对温岭辖区的油污应急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温岭辖区内面临的溢油风险,最后提出建立辖区油污应急资源库的建议,进一步完善温岭辖区海域船舶油污应急体系,切实加强温岭辖区油污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钱缘  黄志球  陈伟建 《水运管理》2011,33(4):22-23,27
为完善深圳海域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增强海事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分析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估深圳海域溢油风险及应急体系能力,认为深圳海域溢油污染风险较高,溢油应急体系缺乏人才和设备,难以满足深圳高溢油污染风险的应对要求,并提出完善深圳海域溢油应急体系建议:推动建立区域应急联运机制,实现协同发展;建立清污协会会员制,整合应急资源;建立应急设备库,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我国当前水上HNS污染风险和应急能力现状,阐述了如何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抓好应急防备能力建设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滨州市港航经济快速发展,船舶运力不断增加,涉海安全风险同步升高,新的形势任务对海上搜救和应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滨州市海上搜救能力现状,提出建立海上搜救大协同大应急工作机制。此机制对弥补辖区搜救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创新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方式、提升辖区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客观审视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的编制现状,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推进此项工作的对策建议,对于积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要求,有效应对日益增加的污染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安全、清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中分析了海南省周边海域潜在的船舶污染风险,针对海南船舶污染应急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船舶污染应急预案、补充和完善应急资源配置、发展和壮大应急队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发挥港口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港口区域化发展理论,结合浙江港口发展现状,分析港口区域化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浙江港口区域化发展模式,进而重点研究浙江港口区域化发展的可行性策略.为此,基于现代供应链思想,提出了港腹融合、功能协作、基础设施整合和提升、营运一体化和信息化等五大发展策略,以大力促进浙江经济乃至整个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中结合我国海上防污染应急资源配置现状,提出了应急资源配置存在着家底不清、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强调我国海上防污染应急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摸清家底、建立统筹机制、解决应急资源合理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桂平 《中国海事》2010,(11):39-42
文中通过分析江苏船载HNS运输风险现状,剖析了江苏船载HNS应急反应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应急技术研究、完善应急预案、健全三级应急反应系统,以期提高HNS污染事故防控水平及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港口区域内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提高港口行政部门对危险源的监管水平和事故应急反应处理能力,通过分析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现状,研究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现有港口安全监管模式,探讨改进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的方式,阐述区域性港口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认为改进港口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管和应急管理方式,提高港口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水平和应急能力,对促进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和重大事故应急有重要意义,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减少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的发生及降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船舶数量的增多和船舶大型化,使海上因船舶交通事故引发的船舶溢油风险概率大增。一直以来。由于我国对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滞后,有效应对海上溢油尤其是突发性重大溢油事故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尽快提高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中从提高对船舶溢油应急处置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出发。科学分析了造成应急处置能力低的根源,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具体提出了有效提高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内河船舶污染防治应急能力建设,以池州市为例,分析池州港船舶污染水域环境风险,结合应急能力现状,提出完善的组织指挥体系、全方位的监视监测能力、优良的设备设施和强有力的应急综合保障能力等4个内河地区防治船舶污染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研究和编制的重要方面。建议:支流水域是内河地区应急能力建设的薄弱区域,应予以重点关注;地方政府、企业与国家力量的配合、互相补充以及上下游城市应急联防机制的建立是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巨爱焕 《水上消防》2023,(16):127-129
黄河上游地区常常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如山地滑坡、泥石流等,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巨大威胁。本文首先概述了黄河上游的地理特征和地质灾害类型,然后分析了地质灾害对地区的影响。接着,本文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识别和风险评价、完善地质灾害专群及加强监测预警机制等。这些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叶赛 《中国水运》2016,(4):14-16
本文先引出海事系统溢油应急资源的概念,再提出海事系统溢油应急资源补偿的定义,针对海事系统溢油应急资源补偿资金保障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水路应急物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水运管理》2009,31(12):7-8,20
为加强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保障能力,从水路运输的角度阐述水路应急物流的概念,分析国内水路应急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水路应急物流的措施:(1)统计信息,完善预案;(2)注重监管,加强演练;(3)建立机制,高效指挥;(4)夯实基础,完善法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00年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事故防备、反应与合作议定书>的生效情况、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结合我国现状,分析我国加入该议定书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加入该议定书应采取的应对措施:(1)完善国内相关法规,提供履约保障;(2)加强应急技术研究,建立应急信息系统;(3)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反应体系;(4)加大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5)建立HNS污染损害赔偿基金,实施船舶强制保险;(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提高应急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20.
提高航标应急快速保障能力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浚 《天津航海》2005,(3):36-37
作者在对航标现状和应急保障条件的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当前航标管理工作的实际,结合军事斗争的需求,有前瞻性地提出了提高航标应急快速保障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