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减少宁波舟山岛礁区的水上交通事故,以2014—2021年舟山岛礁区发生的一般等级及以上的水上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类型事故发生的频次,按等比例抽样的原则抽取20起典型水上交通事故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从船员素质、船舶状况、航行环境及管理因素4个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船舶驾驶与值班人员因素是导致舟山岛礁区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影响权重为0.586,优先级最高。强化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提升船员的综合素质,是降低船舶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概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复杂水域船舶通航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通航安全是水上安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复杂水域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水上交通事故比重较大。通过对宜昌、荆州、岳阳3地的实际调研结合近5a各复杂水域发生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出影响复杂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利用 N-K 模型,计算出影响复杂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的多因素风险耦合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值。并根据结果提出改善复杂水域船舶通航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信协议是CBTC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CBTC系统有重要影响.鉴于通信协议中某些参数具有随机特征,本文采用概率模型检验对其进行形式化验证.分析了概率模型检验的语义及语法,建立了通信协议的概率模型,用概率模型检验工具PRISM验证了典型的概率规范.结果证明,当信道正常概率为99%,系统无延时概率为99%时,通信协议失效率小于1.5×10^-10.说明了用概率模型检验验证具有随机特征参数的通信协议,方法简单快捷,结论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型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我国船舶交通事故为研究对象,建立船舶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于避免船舶交通事故、减少经济和人员等各方面的损失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长江内河运输船舶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江航运经济的迅猛发展,长江内河个体运输船舶队伍不断壮大,船舶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预防船舶事故,确保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长江水域污染,是各级政府和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重点。文章探讨了引发长江内河运输船舶事故的原因,提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减速波事故的前兆交通特征,选用了美国I880 高速公路的一条路段的交 通流数据和事故数据,从减速波事故的产生机理出发,通过跟驰行为的安全条件,推导出减速波事故前兆特征因子的交通状态表达方法。分析发现,高速公路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是减速波事故的两个前兆特征因子,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越大,高速公路减速波事故发生的 概率越高。基于此,描述了减速波事故发生概率与高速公路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的数学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减速波事故概率模型,应用所采集的数据拟合了提出的事故概率模型。结 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为0.673,说明减速波事故发生概率与其前兆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真实概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文中提出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搭建水上交通事故(事件)管理、分析信息平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自动描述、寻找事故数据背后有价值的的模式和知识.实例给出1995~2000年期间长江水域的船舶事故(事件)历史数据库的构建,通过重特大恶性碰撞事故案例的数据挖掘,量化提取事故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对船舶碰桥事故建立概率预测模型,为科学组织管理长江水上交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系统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将广泛应用于系统安全研究中的事故树分析方法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中。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事故中脱轨这一典型事故。通过分析引起列车脱轨事故各个因素,得出城市轨道交通脱轨事故的发生概率较小,预防和控制难度较大的结论。该研究有助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对引起该事故发生的各个因素提高警惕意识,也为运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某市2020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分析道路交通事故规律及成因,以照明条件、能见度和天气等9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无伤害、轻伤、重伤及死亡等4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对某市2021年第1季度的交通事故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正确预测率分别为75.1%、75.0%。基于数据挖掘的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可为交通管理部门治理交通环境、降低交通事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由于其环境特点及成灾特性,发生交通事故后救援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提高救援效率成为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对隧道群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进行了救援车辆派遣研究,借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的概念,考虑了潜在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分析了潜在事故发生的特点与概率,针对多个救援点与多个事故点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救援点的救援物资储备与各事故点的救援物资需求情况,以最小救援成本为目标函数,运用机会成本法建立救援车辆派遣模型,以依次派遣的思想求解模型,得出最优派遣方案.方案不仅使得救援物资得以充分利用,更提高了救援效率,因此,能够为实际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交通撞车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交通事故高发的影响因素,对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交通撞车事故进行事故树分析。应用概率论知识,经过求解,得出3个最小径集,说明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通过分析比较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概率重要度和危险重要度,明确了基本事件与顶上事件的逻辑关系。最后,给出了合理、经济、安全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宁波港海域船舶突发性溢油风险估算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宁波海事局对近几年进出宁波港船舶的统计资料,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及环境风险分析的有关知识,对宁波港海域未来几年中船舶发生突发性溢油事故的概率作了估算,然后提出加强宁波港船舶突发性溢油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青光焱 《交通标准化》2014,(23):134-139
对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的交通事故形态进行分析,结合道路结构、道路线形、运行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事故多发路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治对策,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道路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4.
船舶在桥区安全航行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由于桥梁的架设限制了船舶的航行,致使船舶在桥区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提高船舶在桥区航行的安全可靠性,从对船舶在桥区造成事故的各因素着手,重点讨论桥孔宽度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运用概率统计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桥孔宽度与船舶安全航行的关系。并对桥区船舶安全航行可靠性进行概率评估。以确保船舶在桥区航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规律、交通事故成因与交通事故变化趋势,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指标体系,同时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模型,确定预警级别及预警处置,在此基础上选择南京典型城市道路的交通事故数据对预警模型进行验证,其目的是在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后快速判断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并根据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的救援措施,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船舶碰撞事故的预控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河船舶水上交通事故中,碰撞事故所占的比例最高,本文在分析了碰撞事故带来的危害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从而提出自己对事故的预防控制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数据统计图、表等方法,分析我国及国际上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特点及要因,掌握水上交通事故重点防范的对象,提出遏制水上交通事故在人、机、环、管理等方面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这一年间所发生的121起汽车与自行车相撞交通事故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探寻这类事故的内在特点、规律和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等,为预防和减少此类交通事故、保护骑自行车人的交通安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辨识出船舶航行安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采用了青岛海事局发布的2001-2010年管辖水域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为样本,选取外部条件、技术设备、航行因素、航行过失、违犯规章、他船行为和信息交流6方面海上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并量化处理,按照一般程度事故和严重程度事故二个大分类,采用建构以ELM为海上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筛选器,以遗传算法辨识海上交通事故影响因素GA-ELM模型的方法,达到了通过类别筛选器建构GA-SVM模型,分析比较验证GA-ELM法高效性的结论.结论 证明:GA-SVM在船舶航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中操作简捷、时长短和精度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海底隧道各方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总结国内外对海底隧道交通事故的研究进展。以国内某海底隧道为例,阐述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形式、空间与时间分布、车型等事故特点,将海底隧道事故安全影响因素按人、车、路、环境与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交通事故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海底隧道设计、施工、运营管理过程中,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发生的方法、途径及对策,提高海底隧道内的交通安全,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