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铁车辆应用场景,基于热备冗余控制方案,对地铁车辆逻辑控制单元LCU进行应用研究。根据LCU系统架构及硬件配置,对电源冗余、主控冗余、IO冗余、通信冗余等进行冗余设计,有效地保证了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列车的运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需求,为了整体提升地铁车辆各系统可靠性,文章给出列车电路、牵引、辅助、控制、制动、车门、广播、空调、照明等系统的冗余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各系统的冗余设计及采用具有更高可靠性的技术,尽可能减少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降级运行,保证地铁车辆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列车运营的可靠性开发的智能冗余参考值转换器(RVC,Reference Value Converter),可作为原地铁车辆RVC的升级替代品。重点介绍了该RVC的工作原理及其内部控制电路,以及在广州地铁成功应用的情况。试验证明该RVC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硬线和网络指令的冗余设计已经应用于地铁列车的车门控制。基于先到先执行的原则,门控器对"硬连线信号"和"网络信号"均能响应,以先接收到的信号为准控制车门的开闭。分析了冗余信号的时序,以及冗余指令冲突导致车门无法关闭的问题,提出了客室门系统冗余设计的优化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广州地铁车辆的调试。实践证明该方案能有效避免冗余指令冲突,大大提高列车门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铁采用的国产地铁车辆钩缓装置在国内地铁车辆上已成功运用10多年,积累了大量运用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的地铁车辆钩缓装置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评价,可作为检修和今后的安全运用方面的参考,也可作为系列化钩缓装置的RAMS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效率,降低设备的运营维护成本,提高车辆及关键部件的维修效率,实现地铁列车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给出了维修策略建议,以期提高地铁列车的可用性与可靠性,促进地铁列车设备由计划修向状态修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铁车辆主要采用预防计划性维修为主体与故障修结合的维修模式,可以满足地铁正常运行。然而,该维修模式容易产生欠维修与过维修等问题,不能进一步提升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可用性,地铁车辆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根据地铁车辆的特点,以北京京城地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北京地铁机场线为试点,开展地铁车辆维修策略研究,在满足地铁车辆安全与可靠的前提下,优化综合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8.
制动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可靠性是地铁列车实现安全运营的基本保证。徐州地铁1号线车辆采用微机控制的直通式电空制动控制方式,文中阐述的制动系统主要从系统安全设计、主要部件安全裕量设计、关键功能的安全性冗余设计,以及故障导向安全设计原则等方面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气布线是地铁车辆设计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地铁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维护性,并能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从模块化思想、电磁兼容和安全性等多个角度介绍了地铁车辆电气布线的方法与规则。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地铁车辆监控系统,并使用双CAN驱动器进行冗余设计。主要针对基于CAN总线的监控系统中网关控制器的双总线CAN控制器和以太网接口硬件电路以及CAN冗余收发数据软件系统进行设计。最后通过试验方法对基于双CAN总线冗余系统的车辆运行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各个时间段双总线冗余系统的可靠度要优于单总线系统。如果加长试验时间,则单、双CAN总线系统可靠度区别将更加明显。当突然断开系统中主CAN总线,节点的通信状态依然有效,验证了双CAN总线冗余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