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的护滩方式使水体与周围土壤及生物环境相分离,破坏了自然河道的生物链,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相当严重。结合安庆航道整治工程介绍一种高效的促淤生态护滩结构——加筋三维钢丝网垫,同时克服了传统结构易老化、整体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李家洲边滩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根据滩面地势平坦、流速缓慢,表层为软塑、局部流塑状淤泥质粉质黏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孔隙比、低渗透性、较高灵敏度、低强度、高压缩性、流变性等工程性质,陆上滩面防护选择透水性好、能促进泥沙落淤、有利于植被生长、改善滩面生态环境、环保性较好的三维加筋网垫。大大减少了滩面的土方开挖,有利于水土保持,对自然生态、水流环境影响小,具有生态修复功能,整体生态效果良好。稳定了当前滩槽格局,防止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土工织物具有隔离、反滤、加筋、排水、防护等基本功能,在航道工程中进行护底、固滩,能较好地解决传统防护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介绍土工织物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着现代舰船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船体自身抵抗反舰武器打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舰船防护结构中。为探究舱室内爆过程中凯夫拉材料防护结构的抗爆性能,[方法]在建立含多层甲板的实船舱段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在两甲板之间建立舱室结构模型,并在其围壁内铺设凯夫拉材料装甲防护结构,计算舱室内爆过程中凯夫拉材料装甲防护结构的动态响应及毁伤。为正确模拟凯夫拉材料各向异性材料的属性特征,采用实体单元建立装甲防护层,对围壁上单元节点与凯夫拉材料单元节点采用tie约束,以保证节点共同运动。[结果]结果显示,未采用防护材料的舱壁在爆炸冲击载荷下发生了完全撕裂破坏,而采用了防护材料的舱壁只在冲击波正对位置发生了局部撕裂破坏。[结论]通过对比分析舱内不同起爆位置、在有/无凯夫拉材料装甲防护结构条件下的舱室毁伤特征,可为舱室的抗爆防护设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其浪 《中国水运》2010,(10):241-242
为了探索柔性集装网抛石在沿海侵蚀海岸的防护效果,选择在侵蚀严重的滨海县海堤同时开展混凝土管桩护滩、混凝土块石护滩、柔性集装网抛石护滩等工程效果研究,积累侵蚀性海岸治理经验。该工程的开展对侵蚀海岸防护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鳗鱼沙心滩头部守护工程采用护滩结构,在受径流和潮汐双重影响条件下的应用尚属首次。为保证鳗鱼沙心滩守护工程的质量和整治效果,并保持整治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在分析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鳗鱼沙心滩段水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局部水槽模型成果,对鳗鱼沙心滩头部守护工程护滩带结构进行了细部处理,在保证工程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减少了水毁损失,降低了工程维护成本,节约了工程量,也为相关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已实施了大量的护滩工程,采用的护滩结构有鱼骨坝(梳齿坝)、软体排、网垫(网格)和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等。在总结护滩结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上述结构的变形机理。通过对护滩结构在安庆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运用效果的分析,总结了护滩结构的适应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蔡南魁 《港工技术》2010,47(3):42-44
浆砌防护、预应力锚杆锚索和三维植被网等工艺,常被运用于高边坡防护与加固。以厦门港嵩屿港区采用的高边坡综合加固防护和景观恢复工程为例,介绍浆砌防护、预应力锚杆锚索和三维植被网的主要施工工艺,及采用上述工艺相结合的景观修复措施,并探讨边坡综合防护技术在港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加筋板作为船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爆防护性能是衡量舰船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文中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LS-DYNA对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船用加筋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及抗爆防护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下爆炸冲击作用下加筋板的最大应变位于肋板所在位置,肋板结构类型是影响加筋板的变形响应速度及塑形变形幅值的重要因素.在相同面密度条件下,双层底加筋结构可有效提升结构整体的抗爆防护性能,相对于单层底加筋结构防护性能提高了30.15%.  相似文献   

10.
蒙荣  ;蔡新民 《中国水运》2010,(6):186-187
文中简要介绍加筋格栅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作用,结合工程实际,对加筋格栅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对保证其施工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了一种外形类似"Y"的整治建筑物,取得了较好的护滩效果。选取长江下游典型潮汐分汊河段——白茆沙河段进行地形概化,采用潮流数学模型研究Y形建筑物的护滩效果。结果表明,护滩堤一般就近布置在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附近,护滩堤长度需覆盖滩体迎流面最宽处,护滩堤高程可取潮汐分汊河段特征水位;头部潜堤一般沿滩脊线布置,长度延伸至需守护的低滩,可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选择在滩体稳定的等深线附近,高程则以可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即可。  相似文献   

12.
陈飞  郑力  蔡大富  曾方 《水运工程》2012,(10):81-86
航道整治工程中护滩带的水毁现象较为突出,基于实际工程中的破坏现象,分析了护滩带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护滩带进行受力分析,初步探讨了护滩带水毁机理,提出了多种解决措施,并在其他工程中进行了试验性的运用,通过运用后的效果对比,提出了较为成熟的护滩带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为维持长江口岸直水道下段目前较为有利的滩槽格局,将在鳗鱼沙心滩头部建造护滩守护工程,需要研究守护工程周边的最大冲刷深度,以确定边缘压石宽度与重点防护部位。采用1∶100与1∶200的系列水槽试验研究护滩工程周围的局部冲刷深度,试验结果表明:局部可能最大冲深6.0 m左右,结果可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周成成  李明 《水运工程》2020,(8):141-145
长江中下游航道治理中以软体排为主的护滩工程易造成滩面硬质化。为改善护滩工程区滩面生态环境,基于亲水植被的固土效应,结合新洲—九江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提出一种兼顾疏浚弃土利用与洲滩守护的生态航道建设技术。该技术利用疏浚弃土适当抬高洲滩滩面,并引入本土耐淹亲水植被,采用可降解、无污染的天然材料进行辅助固土防冲,确保先锋植被能够稳定发育至足够丰度,进而实现滩体稳定。  相似文献   

15.
郑英  吴伶  赵德玉  王领元  陈建 《水运工程》2012,(11):127-132
通过水槽试验,研究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护滩结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施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后,河底流速有明显减小,四面六边透水框架具有透水、消能、减小近底流速、局部改善水流流态的作用,从而有可能将近底流速降至不冲流速以下,甚至于使河床产生淤积.与传统护滩工程相比,四面六边透水框架能有效地避免实体护岸工程基础容易被淘刷而影响自身稳定问题,且适应河床地形变化能力强,不需要地基处理,不需要护底,直接抛投于床面,自身稳定,施工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岸直水道下段鳗鱼沙心滩头部护滩守护工程长达2.2 km,宽为0.58 km,采用缩小的完整护滩与两侧局部护滩进行试验,得到不同水流条件下护滩工程的冲刷坑深度与位置。研究了护滩工程边沿有无压载与排体抛石压载不同间距的影响,提出了边缘压石加宽与重点防护部位,为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并为相关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Beach “nourishment” consists of placing sand on an eroding beach. The widened beach provides increased storm protection to adjacent structures and improved recreational benefits, but is most often transient, requiring on-going, repeated nourishment episodes. Numerical models of beach nourishment typically address such questions as how long a widened beach will last; economic models compare the benefits and costs of preserving a stretch of beach without regard to its geomorphic evolution. Neither have addressed the physical nor econo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djacent nourishing communities. Here, we couple a numerical model of coastline evolution and a cost-benefit model of beach nourishment, allowing adjacent communities to make dynamic nourishment decisions. Beach nourishment benefits adjacent communities both “updrift” and “downdrift.” The total amount of money spent on nourishment activities can decrease by as much as 25% when adjacent communities both conduct on-going nourishment projects, as opposed to the case where each community nourishes in isolation.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洲滩守护工程的护滩效果及工程实施后局部冲刷坑形态,以长江下游较为典型的洲滩守护工程为例,采用大比尺局部动床概化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鱼骨型间隔式护滩带工程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工程及试验具体情况,详细分析了该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鱼骨型护滩带方案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法不但能够较方便地比选不同平面布置的工程方案之间的护滩效果,同时可得到局部冲刷坑的形态参数,对工程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旭  李斌 《港工技术》2022,59(1):45-47,56
为响应国家环保节能政策,创新性地提出了木排桩和螺钉桩组合的新型沙滩围护结构,并成功应用在威海某护岸整治工程中.该结构施工简便、效率高、投资小、生态环保、外观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沙滩围护、湿地、河道及湖区等自然景观类项目中,经济与社会效益良好,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李彪 《水运工程》2017,(10):171-178
通过分析航道整治护滩工程边缘防冲促淤结构不足,提出水草垫结构,并开展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倒伏程度、不同布置形式、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水草垫的防冲促淤效果。结果表明:当流速较小时叶片弯曲幅度较小;流速增加至0.3 m/s时,叶片弯曲幅度较大;流速增至0.73 m/s时,叶片弯幅度增加较小。叶片倒伏60°情况,水草垫稀疏布置,防护效果较好;倒伏75°情况,水草垫密集布置,其防护效果较好。当来流速度较大时,水草垫区域内有较大淤积幅度,但淤积范围明显缩窄,侧缘坡度较陡,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水草垫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