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交停靠站是公交和道路,包括交叉口通行能力重要影响因素.现状城市公交停靠站在交叉口附近、路段上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应在保证公交乘客候车安全,方便乘客换乘、过街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公交场站选址、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交站点选址与平面布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停靠站是公交和道路,包括交叉口通行能力重要影响因素。现状城市公交停靠站在交叉口附近、路段上的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应在保证公交乘客候车安全,方便乘客换乘、过街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研究公交场站选址、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巴士之窗     
设置敬老候车专座推行敬老特色服务 上海巴士集团提升服务保障老年乘客安全舒心出行 自6月26日起,上海市“敬老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制度正式停止实行.巴士集团在分析研究经营状况和历史数据的基础上,积极推出一系列应对举措:在漕溪路公交枢纽多条公交候车廊内试点设置15个醒目的敬老候车专座,各公交营运公司相关公交线路推行敬老特色服务,在确保政策转换平稳过渡的同时,提升营运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乘客安全舒心出行.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快速公交(BRT)与常规公交在车站设计方面区别的基础上,确定了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素:运用“排队论”对车辆停靠区的车辆泊位数量进行计算,分别给出直线式车站和港湾式车站的停车区域长度的确定方法;基于乘客的候车特性,建立了乘客候车区宽度的计算模型;根据客流量、使用能力、超高峰系数等参数对自动售检票机的配备台数及其设置位置进行了研究;并从实用性、人性化角度描述了屏蔽门、天桥、地道等附属设施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5.
候车时间是决定通勤出行中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划分通勤出行公交候车时间服务等级有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通过乘客访谈,掌握乘客候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按照乘客心理变化特征将其分为Ⅰ、Ⅱ、Ⅲ、Ⅳ等四个服务等级,构建隶属度函数,并基于隶属度最大原则划分每一等级的候车时间区间;通过SP 调查,应用非集计理论建立不同候车服务等级下候车时间价值模型,基于乘客的支付意愿,利用候车时间价值度量乘客感知候车时间,研究在不同服务等级下乘客感知候车时间的差异及随收入和候车服务等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Ⅱ、Ⅲ和Ⅳ级服务水平乘客感知候车时间比Ⅰ级服务水平分别增加50%、近300%和540%;且在Ⅰ级和Ⅳ级服务水平下不同收入群体感知候车时间差异不明显;但Ⅱ级和Ⅲ级正好相反.从而为制定面向乘客的候车时间服务质量标准和优化运营调度方案、提高公交系统的吸引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公交通行能力约束的智能调度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通行能力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要素之一。介绍了公交通行能力的计算要素,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由于盲目调度造成的公交系统运营效率、服务水平下降的问题,提出将公交通行能力作为约束条件对公交调度进行优化。鉴于公交企业制订调度方案时需兼顾公交服务水平和企业效益,将智能调度的目标确定为候车时间满意度、候车空间满意度、车内舒适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加权平均值最大,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候车是公交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候车时间是决定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之一. 目前,获取乘客候车时间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法和视频采集法. 但是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仅能实现小范围典型站点的候车时间的调查,无法快速完成线路甚至线网级别的候车时间采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公交GPS和IC 卡刷卡数据,采用非时齐泊松过程理论构建了乘客到站模型,并给出了一种离散条件下任意时刻的乘客人均候车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动态准确的获知不同站点、线路和线网乘客的人均候车时间. 基于此方法本文计算了1 d 内北京公交606 路全线的人均候车时间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606 路早晚高峰和中午乘客人均候车时间最短大约在200 s 左右,下午乘客的候车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巴士之窗     
<正>营造站点文明温馨乘车氛围公交增设老人爱心候车专座家住徐汇区爱建园的许老伯,平日经常到漕溪路公交枢纽站乘坐49路公交车,去中山医院看病问诊。近几天,老人欣喜地发现,49路起讫站候车廊发生了明显变化,不但变得清洁漂亮了,而且还新增了三组设计美观简洁的爱心候车专座,这一人性化服务为上了年纪的老人、怀抱婴幼儿乘客及部分特殊乘客提供了方便。上海目前已逐步进入了老龄化城市的行列,据相关统计,巴士集团日均400多万人次的营运客流量中,70岁以上老年乘客的比例已达到10%。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乘客提供出行服务,49路车队将关爱老人的品牌服务从公交车厢延伸到公交候车廊,积极打造美丽候  相似文献   

9.
候车是公交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候车时间是决定公交系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评价城市公交服务水平的指标之一. 目前,获取乘客候车时间的主要途径为问卷调查法和视频采集法. 但是这些方法费时费力,仅能实现小范围典型站点的候车时间的调查,无法快速完成线路甚至线网级别的候车时间采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公交GPS和IC 卡刷卡数据,采用非时齐泊松过程理论构建了乘客到站模型,并给出了一种离散条件下任意时刻的乘客人均候车时间计算方法,该方法能动态准确的获知不同站点、线路和线网乘客的人均候车时间. 基于此方法本文计算了1 d 内北京公交606 路全线的人均候车时间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606 路早晚高峰和中午乘客人均候车时间最短大约在200 s 左右,下午乘客的候车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公交站牌作为公众乘坐公交车出行获取线路信息的载体,安装在公交站台上,使乘客能方便快捷地获取乘车信息和相关服务,提高乘客出行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哈尔滨市常规公交站牌特点,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使公交站牌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乘客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股份制、合作制的分析,总结出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特机  相似文献   

12.
论文阐述了大型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开发方法的基本内容,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的特色;并且阐述了这类工程项目开发的系统工程方法、特别运用了钱学森教授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和顾基发教授总结出的“物理--事理--人理方法”来进行实践.基于“北京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项目建设中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的融合,以及工程完成后进行的方法论总结,为便于操作,本文提出了大型系统工程项目开发过程的几个阶段及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方法论的总结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3.
梁硕 《北方交通》2012,(5):132-135
阐述了辽宁省高速公路收费监控系统的建设实施情况,并探讨了基于全数字视频管理平台下的收费监控系统的系统组成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系统给予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整体出发首先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要素结构进行了全新的剖析,并在结合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方向;其次对城市公交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相应的系统分析工作流程,对公交系统特征、系统边界、系统外部环境、要素关联性、系统评价及系统决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公交系统全面有效的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美国ROBBINS公司生产的EPB6260盾构机的推进、铰接两大主要液压系统的原理、特点、工作方式,及其与盾构推进控制的联系。有助于盾构机设计与使用者更好了解液压系统工作方式,促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及日常维护保养。  相似文献   

17.
智能最优化系统(IOS)是一个结合最优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主、完美地解决实际最优化问题的软件系统。本文详细分析了IOS的功能,指出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提出了IOS的体系结构,从而建立了IOS的基本理论框架,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企业原有生产圆盘类连接轴的工艺,设计了基于Cognex视觉的机器人自动搬运系统,将S7-300 PLC、Cognex视觉系统和FANUC机器人系统集成在一起,实现了1台机器人同时为铣床和车床2个加工系统自动上下料;通过Profibus总线和Ethernet通讯将PLC技术、视觉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结合起来,发挥了工业以太网传输速度快、信号稳定的优势,提高了机器人的柔性取料能力;目前已应用在企业当中,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支出。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为研究背景,针对中国城市常规公交运营的正点率低,换乘不方便,舒适性差,乘客信息系统不规范等问题,运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研究能够改变上述问题,达到良好效果的更高层次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形式——智能快速公交系统(BRT),创造性的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快速公交系统的智能交通理论体系,为进行更深的细节研究构造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海南省公共信息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思路.采用交互式信息共享平台和全省各区 域网络节点构成,形成一个覆盖全省、用户驱动的交互式的网际网.通过建设公共信息网络系 统来沟通和激励各专用信息网络外部信息流的横向交换,将相互独立的专用网联接成能发挥综 合效益的有机整体海南省公共信息网络主要由基础层、信息交换与服务层用户层三大部分构 成逻辑结构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