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陈冠雄  何麟 《公路》1992,(12):18-21
本文简要介绍亭角大桥主桥50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T梁、大吨位预应力群锚体系和新型的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简况。  相似文献   

2.
以9m跨度为例,简要地介绍了拼装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桥的设计、隅角部分的连接方式。同时还介绍了针对本设计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I形组合梁的设计、施工及试验,证明该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峄城沙河桥上部采用的跨径30m后张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结构,属国内首创,通过设计施工测试证明,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具有实用价值,本文还对该桥设计施工情况作了介绍和经济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Ⅰ形组合梁的设计、施工及试验,证明该结构性能良好:施工方便、经济合理。在桥梁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晓冬 《公路》2007,(6):68-71
结合204国道桥梁改建工程,介绍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中的竖向预应力筋设计与施工,并通过类似桥梁实例,介绍其设计与施工的重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提高预应力桥梁的耐久性,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森 《公路》1993,(7):13-20
介绍部分预应力扁锚后张空心板梁的设计研究和单板足尺试验,明确了扁锚张拉工艺和施工要点,并与全预应力先张空心板梁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介绍铁路(56+88+56)m预应力连续钢构墩梁的构造、箱梁预应力布置、施工方法等,并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浅析青藏铁路先张法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佐林 《路基工程》2004,(3):22-25,29
结合青藏铁路制梁的特殊施工环境和1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现场预制,简述了先张梁张拉台座的基本设计思路和结构形式、先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对预应力损失及其施工控制措施也作了介绍,可供同类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0.
信岩  王锐 《东北公路》1997,20(1):87-93
本文介绍了三股线高架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连续梁桥的上部箱梁结构设计和预应力钢绞线布置;下部结构设计以及各主梁段和合扰段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竖向预应力不足或预应力损失过大将导致箱梁腹板产生斜裂缝,如何检测箱梁竖向预应力钢筋的损失,寻找箱梁施工时竖向预应力筋张拉力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为了能够有效的检测箱梁施工过程中的竖向预应力是否达到设计值,本文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通过有限元模型的大量模拟计算,建立起竖向预应力筋外露段长度、锚固段刚度增大系数与外露段动力特性之间的参数关系;通过模型试验建立了箱梁竖向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和锚固段刚度增大系数的关系,并在现场某座连续刚构桥上进行了部分节段的检测。本文方法为高效、简便的检测竖向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徐建红  范厚彬 《公路》2006,(7):93-96
针对国内很少有定量处理后张法锚塞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的措施,笔者同时采用了锚圈口预应力损失试验和公式推导两种手段,寻找到了一种如何考虑锚塞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的系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工程9条预应力索道做了锚塞回缩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实例演算,再通过函数拟合的办法,得到了运用方便的经验公式。最后,通过进一步地综合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后张法预应力工程设计、施工的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万利军  单炜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6):97-102,121
为研究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钢束的孔道摩阻系数及钢束伸长值理论计算方法,以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为研究对象,进行索塔锚固区节段足尺模型试验及张拉工艺试验.通过试验现象观测、数据分析及孔道局部解剖,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张拉伸长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多变量数据拟合技术为分束计算μ值提供了可靠依据;引入等效束...  相似文献   

14.
该文阐述了在桥梁平面杆系模型中添加预应力效应分析模块的数值方法。首先用导数点法描述预应力线形,其次把预应力钢索离散成连续的折线段并逐段计算预应力损失,最后把有效预应力等效成节点荷载施加在结构上。经编程计算验证该预应力数值分析方法正确可行,可为同行理解和应用相似的预应力分析程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新亚 《桥梁建设》2007,(A02):31-35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关系到结构安全奔口结构的耐久性。介绍苏通大桥辅桥纵向预应力的施工质量控制,对孔道的成孔定位、预应力张拉奔口孔道压浆等关键施工工序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为今后同类桥梁的预应力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混凝土翼板设置后张预应力的连续组合梁,建立预应力从梁端混凝土向组合梁全截面传递的力学模型,根据连接件剪切滑移本构关系及预应力束对称截面处的界面滑移为零的边界条件,解得混凝土翼板轴力、钢梁轴力及界面剪力的分布函数,求得组合梁考虑连接件柔性的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结果表明,影响组合截面内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剪力连接件的滑移刚度、预应力束长度及混凝土板与钢梁的轴向刚度比;预应力束越长,界面剪力分布越平缓,界面滑移愈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预应力技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等理论,分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优势和特点,提出如何将预应力技术有效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策略。结果显示:预应力技术可有效应用于预应力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管理、预应力混凝土设计、钢筋张拉工艺以及预应力效应分析中,该技术能显著节约施工材料,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保障桥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大吨位、小半径U形环向预应力施工普遍存在的伸长量超标并时常伴有断丝、按照现行规范标准无法达到伸长量和张拉力双控的现象,以天津南仓斜拉桥索塔锚固区U形环向预应力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因果分析和工艺性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了造成该质量问题的短束效应、环向效应、几何变形、计算差异等主要原因,采用单束张拉预紧、整体分级张拉的U形环向预应力穿束、张拉工艺,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为辅的控制原则,取得符合工程实际的伸长量校核方法为:δ校=δ弹+δ几+δ附。  相似文献   

19.
南京江心洲大桥边跨主缆锚固大横梁设计独特,结构受力非常复杂.为了获得锚固横梁局部应力的大小与分布规律,对其传力途径进行研究,以通用有限元程序为计算平台,采用空间索单元模拟横梁中配置的预应力束以及主缆束股,三维块体元模拟混凝土锚固横梁,应用二次开发技术,建立精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加载模式对锚固横梁在空缆阶段和成桥状态2种不同工况进行应力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空缆与成桥2种状态下锚目横梁的应力值与分布规律变化较大;为保证锚固横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锚固横梁中配置的大量预应力束应配合主缆束股的内力变化而分批次张拉.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四角田特大桥的施工实践,介绍了T构桥施工中纵向预应力施工的工艺和质量要求及在预应力施工中出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预应力质量的原因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