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颖 《驾驶园》2011,(9):87-87
7月28日早上5时50分许,在浙江永康东永一线龙山镇红星大街路口.发生了一起因司机疲劳驾驶而引发的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2.
文龙 《汽车导购》2006,(4):86-87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自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安全》2008,(4):66-6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感觉有困意,马上就会采取一些休息措施来缓解疲乏。面对驾驶疲劳,很多司机却总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自己驾车的时候小心点便会没事,一幕幕的交通悲剧也由此上演。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表明,由疲劳驾驶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大约是10%-20%。德国保险公司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死亡事故的原因就是疲劳。另据美国公路交通局NHTSA的观点,人在疲劳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上升4倍至6倍。  相似文献   

5.
应建明 《驾驶园》2009,(9):88-90
疲劳驾驶给交通安全带来重大隐患,研究表明司机连续驾驶超过3个小时就被认为已经进入疲劳驾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司机的反应速度、心脏活动能力和保持身体平衡等机能都会相应下降,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
驾驶疲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驾驶员行车中出现的驾驶疲劳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预防驾驶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每年因驾驶员疲劳驾驶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交通灾难性事故的57%,故针对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类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研究难点,介绍并对比分析了基于驾驶员生理参数、驾驶员行为特征、车辆行为特征的各类客观检测方法;最后对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1,(10):20-21
在驾驶员监控下,汽车可在高速公路上实现最高时速达130km/h的半自动驾驶,这一成果展示了当今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导向来来的全自动驾驶。  相似文献   

9.
谈谈驾驶疲劳的成因及其预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驾驶疲劳是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而使人体机能失调而产生的身体疲乏和劳累。出现驾驶疲劳现象时继续驾驶车辆有可能导致及其严重的交通伤害后果,特别是在高速驾驶的情况下。Hullbert的研究发现,与驾驶疲劳有关的道理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 -15%,被称之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祸首’”。驾驶人疲劳时,听觉和视觉敏锐度降低,破坏了眼睛的正常运转状态;操纵动作准确性下降,时常出现反常;驾驶错误和判断错误增多。下面笔者试从驾驶疲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到目前为止,人们也不能界定一个准确的 "疲劳驾驶定义",但时间是衡量疲劳驾驶的一个重要标准。很多数据统计都指出驾驶者全天的驾驶时间不得超过12个小时,每周驾驶时间在44个小时以内,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知道一天驾驶超过10小时以上,睡眠不足4.5小时,事故  相似文献   

11.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2,(12):36-37
由被动的车道偏离报警到主动的驾驶监测,汽车工程师们正在一步步消灭重大交通事故的元凶——疲劳驾驶。奔跑在国内的中型、重型卡车、大巴等都安装了疲劳探测系统,相信重大交通事故将急剧降低。每天早晨驾车出门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由于疲劳驾驶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在我的记忆里大货车冲过隔离带造成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数,造成这些事故的元凶就是——疲劳驾驶。大量研究证明,疲劳驾驶极易导致交通事故。2010年,美国汽车协会(AAA)发布的一份基  相似文献   

12.
汽车追尾事故城市道路中仅次于正面和侧面相撞的多发事故类型。2004年,尾随碰撞事故占全年事故总量的15.45%,而驾驶疲劳则是引发夜间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世界各国因疲劳驾驶所造成的各类交通事故总量中占有一定比例。有些学者认为交通死亡事故的35%-45%可归因于驾驶疲劳。  相似文献   

13.
陕西“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再次把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问题推到前台.据悉,在所有因驾驶员因素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中,大约有10%到13%的因素是因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安全》2009,(8):73-73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而夏季是疲劳驾驶现象发生的高发期,夏季一般天气比较炎热.车内温度一般也比其他季节要高得多,空气流通差,所以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同时由于夏季天气炎热.很难迅速入睡.而晚上的文娱活动又很多,所以容易睡眠不足,这就极易造成疲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10,(2):58-59
很多人都承认,他们在开车的时候违反过交规,但是有些人并不知晓,他们不经意间的举动,往往可能引起巨大的灾难。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0月份曾签署命令禁止联邦雇员在开车时发短信,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驾驶安全的关心。哈佛大学风险分析中心此前的研究显示,美国有6%的交通事故是由使用手机引起的,每年因此导致63.6万起交通事故,约34.2万人受伤和2600人死亡。  相似文献   

16.
疲劳驾驶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研究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在事故发生前进行疲劳预警,对预防疲劳驾驶、促进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从疲劳的检测原理出发,对比介绍了基于驾驶员生理特征、车辆行为特征、驾驶员面部特征的疲劳检测方法,重点分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研究现状及其特点,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出租车驾驶人的疲劳驾驶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发现疲劳驾驶与驾驶人年龄、驾龄的关系,以及疲劳驾驶事故与驾驶人年龄、驾龄之间的关系。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年龄、驾龄的驾驶人疲劳驾驶状况不同;2.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3.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与出租车驾驶员的驾龄有关,驾龄越小,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女孩还习惯于“司机叔叔”的叫法,仅仅十年光景驾驶位上骤然冒出许多司机姐姐来,只有司机叔叔的观念被彻底改变了,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门万户梨花开”的感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自卸汽车在工程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驾驶操作,确保安全,成为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自卸汽车司机除了在公路上行驶遵守交通规则外,在驾驶操作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在驾驶员监控下,汽车可在高速公路上实现最高时速达130km/h的半自动驾驶,这一成果展示了当今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导向未来的全自动驾驶。正像汽车上的许多先进技术都是从飞机技术发展而来,随着无人驾驶飞机的飞速发展,下一步是否也会实现无人驾驶汽车了呢?其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