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Web(全球广域网)和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的接触网BIM(建筑信息模型)区间布置软件。该软件利用Web和SQL数据库最大资源共享的特性,将MicrosoftStation等BIM软件设计的接触网模型和布置关系转为接触网零部件和接触网布置数据,存于数据库中,并共享于网内其他用户。该系统提供简捷的项目管理和布置设计功能,用户可对其扩展属性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有效促进BIM技术在接触网专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运用日趋成熟,但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的供电设备,是构成影响电气化铁路发展及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BIM技术在铁路接触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接触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分析BIM在接触网信息化的作用与发展,提出了BIM技术在接触网全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应用目标、实施技术路线,为以后BIM技术在接触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铁路系统技术公司(DB Systemtechnik)制定和修订了新的德国铁路准则(DB Ril),其中有架空接触网电压检测自动装置(OLSP)和防鸟害准则。OLSP称为DB Ril 997.9117。OLSP能自动显示架空接触网是否断电,是否与回流线连接。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使救援人员识别接触网和供电线路处于断电状态并与回流线连接完好。该准则于2012年和2013年制定,2013年7月1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山区电气化铁路分布于崇山峻岭之间,空气湿度高、地形地貌复杂,易出现接触网结冰现象,影响铁路干线的正常运行。目前关于接触网防融冰技术规程规范缺少系统、全面的论述和具体的规定,专用接触网防融冰装备技术成熟度不高、缺乏实际运营。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接触网防融冰技术现状,全面分析接触网结冰灾害的风险源,研究接触网防融冰设计思路及具体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地提出接触网差异化防融冰关键技术方案,为山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防融冰设计、运营维护等提供实际指导作用。研究结论:(1)明确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覆冰重现期,细化了电气化铁路冰区等级划分;(2)分析并罗列出了接触网结冰灾害的风险源,逐一确定出接触网防融冰设计思路及具体应对措施;(3)系统地提出了接触网防融冰关键技术方案及建设方针;(4)本研究成果可为电气化铁路防灾减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和信息化需求提升,BIM技术不断深入改变着接触网设计方式和流程,接触网零部件众多,设计时手工进行大量参数修改已难以满足高效、高精度的接触网设计需求。结合BIM和参数化设计理论,建立属于接触网专业的参数驱动型零部件族库系统,构建接触网族库系统架构,利用Inventor平台,研究接触网参数化零部件建模和装配参数化与关联设计,提出并构建接触网参数化零件库和部件库,并基于二次开发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参数修改。其成果为开发面向于接触网专业的BIM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朗联(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隧道内接触网用热轧槽道的专业制造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中国铁路建设提供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及完善的服务。特别是在高速、重载铁路大发展的今天,公司更专注于隧道内接触网用热轧槽道产品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已掌握槽道完整的生产工艺,取代了进口产品,打破了世界  相似文献   

7.
鹰厦线电气化铁路于1993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厦门海堤接触网经受了沿海多次台风的考验。本文介绍了鹰厦线电气化接触网设计的情况,为今后电气化铁路特殊地段接触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铁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接触网设备正逐渐进入大修期。通过梳理高速铁路接触网设备大修面临的问题,明确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方案的工作思路。以京哈高铁秦沈段为研究对象,对接触网线材及张力配置、支柱及零部件服役状态进行全面评估,进而确定京哈线秦沈段接触网大修技术方案,为后续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广深线250km/h接触网运用1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深线250km/h接触网1年多的运行情况回顾,参考国外高速铁路先进技术,对我国未来的高速铁路接触网的一些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铁路接触网电分相非正常带电是接触网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基于电压感应原理,实时测量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电压变化,通过zigbee低功耗无线模块实时传送给数据集中采集装置,其接收到多个电压采集单元采集的电压脉宽时间值后,经过相应算法实时计算出当前电压值,再由4G/5G网络实时将接触网电分相带电状况上传至接触网运维监控系统,精准诊断分析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带电情况。相较于传统电压互感器在线检测,感应电压虽然误差较大,但从接触网安全运行以及成本和应用效果而言,感应电压检测技术完全可以实时准确地判断接触网电分相无电区的带电情况,并快速报警,为铁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南京宁高线接触网悬挂特征,研究了安装于接触网悬挂设备端的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方案。基于本方案研制的在线监测系统应用于南京宁高线运维中,实现了对棘轮补偿下锚、定位器、环境温湿度的智能在线监测。通过对在线监测设备现场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探讨了接触网智能化运维模式,并为开展接触网状态检修、季节性维保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隔离开关是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用基于MobileNetV2特征提取网络速度优化的YOLOv5算法实现接触网隔离开关准确定位、利用复合边缘检测技术实现准确接触网隔离开关边缘提取、通过边缘信息计算接触网隔离开关开合角度实现接触网隔离开关状态精确识别技术,提升隔离开关状态识别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准确性,保障供电设备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刚性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接触网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介绍刚性接触网检测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刚性检测项目和原理及目前刚性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阐明刚性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与柔性网检测的不同点及刚性接触网专用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高压隔离开关是接触网系统的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接触网故障率。通过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隔离开关故障和服役状态,指出接触网隔离开关在服役时存在防灾能力较差、安装方式复杂、操作时间长及适应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发展需求。建议将接触网隔离开关升级为性能和安全防护等级更高的真空断路器。真空断路器技术条件同户外27.5 kV变电设备一致,在接触网H型钢支柱上安装,不仅在技术条件、防护等级、安装形式等层面上取得技术提升,而且经济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二维设计无法体现接触网设施复杂的空间关系,且其承载的信息量十分有限,亟需借助BIM技术对接触网设计工作进行改善。但是,人工建模或翻模可能造成接触网BIM模型出错,模型精度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分析接触网BIM技术应用和规则检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接触网工程BIM模型规则检验流程,并结合实例验证该流程。  相似文献   

16.
新型激光接触网全参数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适合工区使用的便携式激光接触网全参数检测仪工作原理及其应用。该仪器利用特殊的面阵CCD成像技术、光栅测角和无合作目标激光测距技术,能迅速、便捷地得到接触网多项主要几何参数,它实现了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数字化,是铁路接触网质量控制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且进展缓慢。利用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标准对高铁接触网BIM信息进行描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IFC标准各种扩展机制,提出采用代理类与自定义属性集相结合的扩展方式进行高铁接触网BIM基本信息描述;(2)开展了高铁接触网BIM信息分析,构建了高铁接触网身份信息、定位信息和技术信息IFC属性集;(3)提出了高铁接触网BIM建模方法;(4)经验证,本文提出的属性集与建模方法有效可行,有利于提升高铁接触网BIM模型的完备性,可为深化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接触网参数检测设备可以对反映接触网运行状况的参数进行检测,检验结果能正确反映接触网的运行状态,为接触网的维护,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接触网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接触网检测车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成为接触网参数的主要检测设备。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2月29日,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隧道内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强风地区接触网施工技术研究"通过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评审。课题分别结合宜万铁路长大隧道和新疆强风地区特殊的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研究接触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建立了一套标准化作业程序,  相似文献   

20.
<正>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系统是2010年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和北京京天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制,针对接触网的"车对网"检测设备。系统设备安装在作业车或者检测车上,对接触网整体和局部关键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和图像抓拍,能够连续检测接触网安装情况以及接触线、电分相绝缘器等磨损状况,同时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对故障进行识别,实现对接触网设备的高速、高清晰度图像检查。系统于2010年8月在武广高铁(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管内)成功进行了首次平推检查,分析40000余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