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初的我国公路隧道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公路隧道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进步,20世纪初面临隧道建设难度方面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公路隧道及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特长隧道营运通风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营运监控系统开发,病害诊断与整治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掌握制约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我国公路隧道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伟 《公路》2000,(11):82-86
经过近20年的积累,我国公路隧道在质和量上都有显著进步,21世纪初隧道建设难度方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为此需要在水下隧道修建技术,公路隧道数据库及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山岭隧道施工技术、特长隧道营运通风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营运监控系统开发、病害诊断与整治技术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从而掌握制约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城市隧道施工可能致使邻近上部建筑物发生变形、开裂和破坏。分析隧道施工对邻近上部建筑物的变形影响和上部结构的变形模式,针对重庆在建的渝中隧道同时下穿华夏银行营业部大楼和上跨轨道6号线区间隧道,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渝中隧道施工期间,华夏银行营业部大楼和轨道6号线区间隧道的变形及结构的应力变化过程,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为类似隧道施工中邻近建筑物安全控制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隧道工程新奥法设计、施工的特点,工序衔接紧、工程隐蔽、施工过程中地质变化,不可预见的情况,需要在设计、施工方法.工序顺序等方面适应变化的情况,通过总结吸取施工的教训,寻求较为准确、适用的施工和监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监控技术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勇 《公路交通技术》2004,(4):84-87,109
从阐述新奥法施工的核心入手,论述了公路隧道施工监控的必要性,结合广东、福建等地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际,分析了公路隧道施工监控在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公路隧道施工监控市场,制订施工监控规范,明确施工监控中各方的责、权、利,开发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管理系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广洋  王兴平 《公路》2001,(5):82-86
华蓥山公路隧道工程为全国在建之最长、最复杂的公路隧道,施工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地持同雷达探测、监控量测等科研课题的研究成果都对隧道施工的质量、进度和造价控制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大断面一次性揭煤的施工,利用纵、横向泄水洞从根本上解决了涌突水,成功的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高浓度瓦斯、硫化氢及氮氧化合物,并在消防队的密切配合下,快速安全地通过6个油气层段,未发生一起安全和质量事故,因此华蓥山隧道的建成提高了隧道通过煤层、瓦斯、大变形及岩爆等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长大隧道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依据西南成品油管线隧道穿越岩溶区河流施工的工程实践,介绍了岩溶区河流下隧道施工时特殊情况下的岩石爆破方法,提供了隧道发生涌水、围岩变形和穿越溶洞时的施工办法和有关措施。提出了岩溶区河流下隧道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博深高速公路石鼓隧道洞身地表有一山谷溪流,围岩覆盖较薄。为确保隧道施工后地表溪流无变化,做到"水长流,树常青",通过对隧道注浆止水方案选择、洞内浅孔预注浆试验、注浆设备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应用了全断面后注浆止水技术,现场止水效果良好,成功穿越了石鼓隧道洞身浅埋段。同时,对今后隧道注浆止水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乌鞘岭铁路隧道施工通风特点及其对施工组织的制约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苑郁林  杨木高 《公路》2003,(8):166-169
结合对乌鞘岭特长隧道施工通风阶段的划分和各通风阶段特点的总结,分析出施工通风对施工组织其它方面的制约性,从而说明施工通风在特长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卓越  邹翀 《隧道建设》2006,26(2):33-37
重点以圆梁山高水压岩溶富水隧道为对象,通过圆梁山隧道背、向斜岩溶水处理和溶洞的防水施工实践,并结合重庆万开高速公路铁峰山岩溶隧道防水实际,从岩溶水处理、溶洞处理、高压富水段施工防水处理等方面对岩溶隧道施工防水原则、施工方法选择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类似隧道的施工防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变化情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位移和应力进行监测,分析围岩的位移、应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有限元计算软件ADINA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寻找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分析围岩稳定性,为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时间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河连拱隧道是大(理)保(山)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普通隧道.但由于进口端滑坡的发生给施工带来障碍,而成为治理滑坡与隧道施工同步进行的特殊隧道。本文叙述了正常段的施工工艺,同时重点对滑坡发生后隧道与滑坡合并施工处理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本工程的施工,给其它隧道的施工、滑坡处理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刘元华 《公路》2000,(12):54-57
隧道施工的施工准备和施工组织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组织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修隧道的工期、施工效果和社会效益。工程安全和质量贯穿于整修过程中,解决安全、质量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体制上下功夫。该文将二郎山隧道的施工准备、施工组织有质量与安全体系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吴波  黄惟  陈辉浩  刘宁 《路基工程》2021,(1):217-221
为研究岩溶发育位置对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建立隧道施工力学数值模型,分析四种工况下隧道围岩应力场、隧道变形和支撑结构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岩溶发育位置在隧道侧边时,比岩溶发育在顶部、底部,对隧道施工稳定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洪福隧道瓦斯工区的施工实际,通过对瓦斯隧道施工中瓦斯涌出量、通风风量计算和通风设备的选定、瓦斯检测和监控体系、电气设备的选用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分析,明确了瓦斯隧道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素,为同行业在瓦斯隧道施工中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路隧道施工中控制隧道围岩在开挖后的变形,避免发生过大变形与破坏,为隧道二次衬砌争取时间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分析某一公路隧道的施工开挖过程,研究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根据分析结果为隧道施工选择了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法,隧道典型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采用的施工方法能够满足开挖施工的安全及进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梁山隧道的地质情况,结合施工中开挖、初期支护、特殊地质条件下施工、监控量测等方面所使用技术,对隧道施工作了论述;通过地质超前预报来调整施工参数,达到提前预报的目的,确保永久性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偏压连拱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基于某高速公路偏压连拱隧道衬砌发生严重破坏和隧道上方发生较大规模的山体开裂等病害,采用地震CT手段对隧道周围的工程地质进行了探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及其安全性;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两种典型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动态施工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施工方案对围岩稳定和衬砌受力的影响;探讨了衬砌发生严重破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连拱隧道内侧断裂带、上方松散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和不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导致隧道衬砌严重破坏和山体地表开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分析和治理偏压连拱隧道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肖广智 《隧道建设》2018,38(7):1087-1094
针对隧道施工中对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致使隧道开挖分部较多、工效低以及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等问题,通过对煤矿行业主动控制变形、国内外主动控制变形技术进行调研和部分铁路隧道施工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在隧道施工中主动控制围岩变形,可充分发挥、调动围岩的自承载作用;采用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技术,可实现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快速施工,解决超大断面设计施工技术难题,有效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避免大变形的发生; 锚杆、锚索以及注浆加固地层等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必须配置大型机械设备,掌握成套施工工艺,确保锚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黄培元 《东北公路》1998,21(1):57-67,34
大峪隧道所贯通的大峪岭,地质复杂,罗弱围岩、夹泥带、破碎带及断层多。隧道按新奥法设计,但由于过去一直沿用矿山法施工隧道的习惯,对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点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特别是短台阶开挖喷射混凝土等未能认真执行,导致发生大小塌方十数起,严重危及隧道质量及工期。本文结合施工实践的体会和总结经验,对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与矿山法施工的根本区别,新奥法设计矿山法施工的后果,塌方的预防及处理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