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TW-2系列组态式驼峰自动控制系统是先进的驼峰自动化控制装置,用于驼峰进路及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由控制微机、雷达、测长、减速器、转辙机、信号机、轨道电路及操作工作站等环节组成。研制TW-2驼峰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能帮助实现段级微机监测分析人员及时掌握现场驼峰设备运用情况,提高设备维修质量,确保编组场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2.
目前,三间房驼峰场采用的TW-2型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在原有TW-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于2002年大修时改造而成的.在几年来的运用中,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TW-2型组态式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由室内、室外两大部分组成。室内设备有:电源屏、控制机柜、调车长工作站、调速工作站、区长工作站、维护工作站以及机械室的组合架、分线盘;室外设备有:ZK4电空转辙机、轨道电路、色灯信号机、车辆减速器、摘钩显示屏、光档、雷达、踏板、测重、测长、气象站、打风设备等。在实际运用中,室外设备故障易于发现和处理,而与控制系统相关的故障则难以判断和处理。笔者在处理控制系统故障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杰 《中国铁路》2002,(3):67-69
介绍了TW-2组态式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优越性,以及在株洲北编组站下行驼峰自动化系统改造中的应用及体会。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部分驼峰场TW-2型驼峰控制系统使用的测重设备的轴重异常报警频发的现象,通过分析典型轴重异常报警故障,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成功运用于现场,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比较于自成系统的TW-2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提出在CIPS环境下TW-2系统的技术要求、系统架构和实现方法。文中提及的主要技术要求在目前室内仿真调试阶段已经基本实现,并作为CIPS子系统的一部分于2005年12月通过铁道部技术审查。  相似文献   

7.
汪峰 《铁道通信信号》2007,43(7):38-38,64
新长铁路海安县站驼峰自动控制系统是TW-2型组态式自动控制系统,调速制式采用线束减速器+减速顶的线束打靶点连式,利用一个部位的减速器来完成间隔制动和目的制动2种功能。作为铁道部定点试验性驼峰场,海安县站驼峰2005年4月投入使用,随着解体作业量的增加,控制系统异常问题越来越集中地暴露出来,给解体溜放作业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南京电务段管内有2个自动化驼峰,它们分别是1999年9月28日开通的FTK型自动化驼峰,以及2000年2月24日开通的TW-2型自动化驼峰。从开通几年来的运行情况中可以看出,自动化驼峰比半自动化驼峰,降低了车站作业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事故。但是从发生的几  相似文献   

9.
樊忠民 《铁道通信信号》2002,38(2):34-34,41
1踏板计轴的作用 侯马北站半自动化驼峰采用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研制的TW 1型组态式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驼峰进路及调速自动控制两大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主要阐述了TW-2型驼峰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施工完成后,在不接入室外设备条件下,采用模拟条件对室内设备进行调试的方法、步骤、试验内容和要求,并对室内CIPS与TW-2联机调试中有关问题,和搭建TW-2系统环境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问题提出 侯马北驼峰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是TW-1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度高、对现场情况反映及时,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苏杰 《上海铁道科技》2007,(4):59-59,50,89
阜阳北站是京九、阜淮、青阜方向的车流主要集聚点,衔接着两淮矿区和华东二通道,站型为三级四场,驼峰设备采用TW-2型组态式自动控制系统,驼峰作业方式为双推单溜,今年"4.18"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车站日平均办理量近17000辆,其中有调量近10000辆。随着车流的增大,驼峰解散作业过程中三部位超速对车站的影响也越大。超速车辆会直接导致车钩损坏、车辆破损、货物装  相似文献   

13.
针对TW-2驼峰控制系统一些缺陷,提出了采用CompactPCI总线技术进行改进的详细方案,采用电源冗余、热插拔、母板等方法,提高Tw-2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继电控制下的驼峰推送进路的弊端,提出了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中有关推送进路的全新技术条件,技术条件包括实现推送作业的“进路”控制以及结合调车作业计划的自动控制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CIPS为例)中的驼峰过程控制系统(以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为例)的控制模式和操作分工,管控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以及自动化功能的提升等3个方面内容,展示了驼峰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娄底驼峰几例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了TW-Ⅰ型组态式驼峰自动控制系统在现场使用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南站下行TW-2型驼峰自动控制系统自1999年8月开通以来,多次出现Ⅰ、Ⅱ部位减速器在自动调速时出口速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溜放车组间隔控制在自动化驼峰中的重要性,并以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为例说明了二部位间隔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具体实现的3个主要步骤:基本定速的计算、"朝前看"间隔调整和"朝后看"间隔调整。  相似文献   

19.
解释自动化驼峰对于溜放进路和速度控制的安全要求,以TW-2型驼峰自动化系统为例分析溜放进路和速度控制的风险,并从分路道岔控制、钩车间隔控制、减速器控制精度和测量设备故障等4个方面阐述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故障-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提出 海安站驼峰为TW-2型单推单溜自动化驼峰.10股道、13台转辙机、6台(3组)减速器.调速制式采用线束减速器 减速顶点连式线束打靶,利用一个部位减速器来完成间隔制动和目的制动.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道岔、减速器、信号机电源电路的设计方面还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