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交出行比例由23%升至44%,交通出行结构优化了. 交通指数由2007年的7.3(中度拥堵)降至2012年的5.2左右(轻度拥堵)——路网运行速度变快了.  相似文献   

2.
这个夏天,如果说中国交通领域有什么令人瞩目的大事,那么京藏高速公路大拥堵一定会被不少人首先想起。 8月14日,京藏高速公路又堵了,这次拥堵一直持续到9月,截至9月1日仍有3000多车辆滞留在京藏高速公路上,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3.
在拥堵现象较为典型的北京,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门对全市机动车辆采取尾号限行的政策,此举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缓解效果,但随着市内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新的拥堵问题将会再次呈现在交通管理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次关于交通通畅性的调查显示,交通畅通性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城市越大,交通越拥堵,北京、广州、上海、苏州、重庆等城市是本次调查中公众感觉交通最不通畅的几个城市。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拥堵是一个让人心烦的事情,治理拥堵更是一件麻烦事。近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史其信教授,听他诉说了一段我国“拥堵”的历史和“治堵”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城市智慧交通监管的路口交通的饱和度、拥堵以及闯红灯等问题,设计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交通场景检测平台,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并融合多项高新技术,实现对路口过往车辆的流量和车速检测,对机动车闯红灯、斑马线不礼让行人、占用公交车道、违停或违规越线等违章行为进行检测识别,为公共交通的管理提供极大便利,实现了“智慧交通”和“平安交通”。  相似文献   

7.
5月14日-16日,以“绿色、安全、智能”为主题的“2014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北京道路运输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内外城市交通主管部门领导、行业内交通信息领域专家学者、智能交通优秀企业代表参加了展览,围绕城市公共交通的绿色发展展开了热烈交流,共同促进交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香港与内地实行两种不同的制度、两套独立的经济与财政运行体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效益评价体系不同,内地原有交通项目评价方法体系主要适用于内地项目,如何根据“一国两制”的具体情况,对两地合建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较科学合理的国民经济评价,既是跨境交通建设项目的需要,也是完善评价方法体系的需要,对今后跨国(地区)交通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本文拟以深港西部通道(深圳湾公路大桥)项目为例,对跨境交通项目的评价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一、 基本情况与背景深圳与香港之间目前共有3个公路过…  相似文献   

9.
武瑛  严陆光 《综合运输》2012,(10):12-15
本文介绍了我国客运交通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客运交通发展中遇到的能源供应、环境污染以及城市拥堵等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客运交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张菁  张娟 《综合运输》2007,(2):70-74
<正>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症结何在?未来我国大城市如何面对交通拥堵的挑战“?地铁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挤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施仲衡院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11.
《产品可靠性报告》2011,(9):123-123
在日益拥堵的交通环境中,每天都有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在欧洲所有交通意外死亡人数中的14%是行人,美国的行人交通意外死亡率为11%.而中国的这一比率高至令人担忧的26%;  相似文献   

12.
公交     
《运输经理世界》2010,(9):89-89
韩国首个智能公交车站亮相首尔 3月下旬,韩国首个智能公交车站亮相首尔。这个智能车站不仅能告诉候车人公交车的行驶位置、道路是否拥堵等实时交通信息,还能提供车站周边环境、天气等各种生活情报。该智能公交车站有先进的系统,使用者通过触摸大屏幕上的图标,就可以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目前,首尔市钟路区共设置了4个这样的智能公交车站。(张新晓)  相似文献   

13.
筱林 《综合运输》2007,(1):51-53
北京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期、体制转型期和奥运全面建设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交通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85万辆,小汽车出行比例持续增长,“车多路少”的矛盾凸显。由于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首都北京被人们戏称为“首堵”北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过去的2006年中,启用公交IC卡“一卡通”,制定“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北京公共交通领域的这些“大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北京城市交通改善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交通微循环是缓解城市干道交通压力、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干路和干路之间的支路、街巷、里弄等组织交通微循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改善交通状况、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单向交通是交通微循环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交通组织方式之一。论文重点研究了单向交通在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了交通微循环网络组织优化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为多目标规划问题,下层模型为容量限制的交通配流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的遗传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与双向交通组织方式相比,单向微循环的交通组织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马强 《综合运输》2004,(4):33-35
作为一个完整、宽泛的系统工程概念,智能交通不仅涵盖城市交通的智能化问题,而且还包括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智能化问题。应当从“大交通”的宏观层面来理解和分析智能交通,用智能交通的基本理念研究基于“大交通”范畴的综合交通体系的智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交通文化角度看荷兰绿色交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文以荷兰1995年和2011年的自行车交通发展对比为主线,从交通文化的角度剖析荷兰绿色交通的特点,深入分析荷兰交通枢纽周边交通规划、路权分配以及自行车交通文化的形成,以期通过交通文化的阐释为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缓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快速城市化和机动化发展趋势下,交通拥堵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各国城市采取不同的措施积极应对交通拥堵带来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健康等挑战。本文首先回顾城市交通拥堵特征及其负面效应,进而从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城市设计、信息技术和交通政策等多维度介绍应对城市交通拥堵的规划、税收和技术等策略,最后简要评述城市交通拥堵多维度治理策略。从综合性和多维度的视角理解交通拥堵及其治理策略,为交通规划政策提供参考,提升交通拥堵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促进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原交通部于2001年启动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西部项目”),目的在于凝聚社会科技资源,攻克长期困扰西部地区交通建设的技术难题,打破制约西部交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西部交通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5月19日,中交(北京)交通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简称“交通产品认证中心”)在京举办汽车喷烤漆房认证结果发布会暨颁证仪式.中大工业集团公司等5家企业的喷烤漆房产品获得首批交通产品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类产品的认证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20.
结合我国交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倡导交通道德、减少不文明交通行为对缓解我国交通安全和拥堵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从社会大环境和汽车社会发展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当前交通道德缺失的原因,并建议通过交通道德教育、交通执法和交通环境改善三个方面提升国民交通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