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刺激反应模型(S-O-R)研究网约车乘客的出行幸福感对再出行意愿的影响,将网约车感知质量作为初始变量,将出行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以网约车的再出行意愿为结果变量,建立PLS-SEM,分析网约车再出行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感知质量对网约车再出行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质量也通过影响出行幸福感,进而影响网约车再出行意愿。而认知满意度、出行平静情绪及出行活跃情绪对网约车再出行意愿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分别为0.195、0.140、0.101,由此说明乘客在本次出行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对下一次出行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这对网约车企业提升乘客的出行幸福感进而增强网约车出行意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强  程波  张丽娟 《综合运输》2022,(7):140-145
为研究铁路客运专线对不同出行距离高速公路小汽车、大客车交通量的影响,本文将出行按距离分类,以四川省多个通道高速公路交通量数据为基础,考虑小交通量出行波动较大的因素,选取出行量较大的节点对客运专线开通前后高速公路小汽车、大客车交通量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出行距离的转移率。结果表明,铁路客运专线开通后对高速公路短距离出行影响较小,出行距离在500km内,小客车转移率呈现随出行距离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大于500km后,小客车转移率下降。大客车转移率离散度小于小客车,且转移率随出行距离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3.
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公交服务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公交运营者加深对公交出行变异性的认识。本文将公交惯常出行定义为乘客个体多次在同一时段或空间乘坐公交的行为,随机出行的定义与之相反。利用厦门市30天连续的常规公交数据,使用DBSCAN算法对出行天数在10天以上的高频乘客进行划分,用核心点来表征惯常出行,用非核心点来表征随机出行。结果表明有78.70%的出行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有72.32%的出行在空间上具有稳定性。研究结论凸显了公交高频乘客也具有随机出行,且随机出行的统计特征和时空分布与惯常出行有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个体时空模式挖掘、乘客人群划分、定制公交线路制定、公交差异化服务设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空间出行流动塑造了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客观反映了城市间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本文借助手机信令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出行分布、出行频次、出行走廊、跨市通勤视角出发,多维度定量测度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不同空间组织形态的城际出行需求特征。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圈依旧是长三角城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跨城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城际高频出行联系逐渐呈现的“圈层+飞地”形态特征。本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出行特征识别方法,以期用大数据手段助力提高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公式:出行时间价值=出行时间×出行成本。每天,我们都在追求出行时间价值最小化。时间多,坐跑得慢但花钱少的公交;时间紧,或打车或开车,花费高,但跑得快!对于生活在两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城际公交就是在选择公交出行还是选择打车或开车出行,两者在时间和出行成本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叶敏  王森  高唱  康浩 《综合运输》2023,(2):143-151
近年来,中国城市中共享电单车出行在共享主动交通(Shared Active Transportation, SAT)出行中的比例迅速增加。在地铁站附近的共享电单车出行成为了轨道加慢行出行模式中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数据获取的限制和换乘出行识别的技术限制,现有研究对中国城市地铁站附近共享的电单车的出行特征的讨论尚不充分。本研究以共享电单车和共享单车出行特征比较为框架,对比了出行目的地可达性,时辰分布和出行产生率等指标。研究基于距离每个地铁站50米以内的订单信息展开,利用指标数值比较和双样本t检验,对距离、时间和范围的差异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时辰分布和出行产生率根据典型工作日分小时和位置汇总,并利用分层聚类方法对结果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共享电单车将地铁站的可达性从800米扩展到2000米。与共享单车不同,共享电单车可能会在沿轨道走廊方向和地铁具有客流竞争关系。共享电单车的出行目的也并不局限于通勤出行,不同地铁站的出行产生率有所差异。本研究提供了共享电单车的基本出行特征绩效指标,以及与共享单车出行特征差异比较结果。研究结果可对共享电单车和地铁的接驳提供政策建议,并可能对中国城市的公交导向(TO...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行为模型(activity-based model)时空棱柱(space-time prism)理论分析了交通出行行为在其中的特征及精细化需求侧管理模式(预约出行模式)对个体交通出行行为的影响。根据时空棱柱理论中的“三大制约”(能力制约、组合制约、权威制约)评估了预约出行模式产生的效应,其中预约出行模式对能力制约没有负面效应,对组合制约及权威制约均有正效应,最终结合现阶段预约出行及其实践应用论证了预约出行模式对交通出行行为及交通系统管理能产生的正效用。同时预约出行模式本身的优点包括大规模交通优化管理中节省优化算例及保证优化结果信息时效性,是未来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2012,(11):90-91
每个人都有开车出行的权利,但受到当前道路资源的限制,如果每个人都不愿适度放弃一些开车出行的权利,那每个人出行的权利就可能受到限制。所以我们的政府要首先保证人们出行的权利,其后才是开车出行的权利,在这里出行的权利高于开车出行的权利。治堵,问政府是否尽了全力,是否穷尽了市场手段和管理手段,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是与否都不影响限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谭粤聪 《综合运输》2023,(8):58-62+74
轨道交通出行与多种出行方式有效衔接,不仅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且可以有效利用低碳、环保的出行工具。通过建立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可以研究接驳方式选择概率与多要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厦门市为例,研究使用Kirchhoff分布方程建立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并考虑综合出行成本对选择概率的影响,该方法具有考虑各接驳方式综合成本相对差异、计算简单的优势。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轨道交通站点的接驳方式选择,合理推导出站点周边接驳出行选择概率与出行距离的关系,能够一定程度反映接驳需求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吴金虎 《综合运输》2014,(12):87-88
一面是公交地铁涨价,一面是私家车单双号限行,这两个新闻放在一起看,很有点“左右互搏”的味道。为了降低污染排放和减少交通拥堵,各地政府都在尽可能地减少私家车出行,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公交出行,然而这两年个别城市在公共交通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又屡屡传来涨价声,于是有些人放弃公交出行,甚至开始考虑买第二辆车应对限行。  相似文献   

11.
恶劣天气易造成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和大范围交通拥堵,国内外目前应对恶劣天气通常采取“一刀切”式封路管制模式,但社会反映极为强烈。面向高速公路全天候通行的迫切需求,提出了高速公路出行预约的基本思想,其意义在于提前掌握出行需求,调整供给策略,并在受冰雪、降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局部路段,对出行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促进交通供需动态平衡,从而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的利用效能。济青高速公路(G20)的初步实践表明,高速公路出行预约是可行的,这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也将成为未来高速公路出行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航空运输早已实行了浮动票价,高铁也在逐步实行。本文以京沪高铁和航空为例,对高铁和航空票价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使用Ward方法将票价的影响因素聚成了四类:出行需求、旅客选择、出行效率、出行路线。然后基于信息熵和Copula熵对单个因素进行分析,再借助CART树对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使用回归树模型拟合了票价数据,回归树分析解释了73.1%的航空票价变化和93.8%的高铁票价变化,可信度较高。结果表明,航空票价主要受出行需求、旅客选择因素影响,而高铁票价主要由出行效率决定。  相似文献   

13.
近5年来,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稳步上升,2010年上半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为39.3%(其中轨道交通分担出行量的11%),较2005年29.8%增长了9.5个百分点,这样增长速度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5年来北京市六环以内的日均出行总量却增长了39%,2005年北京市六环以内日均出行量为2015万人次,2010年却为2804万人次。  相似文献   

14.
研究新冠肺炎传播的空间特征与城市短距离出行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疫情的预防政策、预测模型提供支撑。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构建居民的短距离活动空间,提出“出行趋势度”的指标用以描述活动空间内部的出行特征;从“上海发布”获取上海市疫情病例数据,构建“传染指数”的指标,用以描述上海市疫情发展状况;分析“出行趋势度”与“传染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疫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疫情的发展与短距离活动空间之间具有非常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869;利用“出行趋势度”这一指标,可以对疫情的发展进行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达到69.4%。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轨道交通崇明线是上海新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路之一,研究线路票价策略有利于满足客流出行需求、提高运营效率、减轻政府财政支出负担。首先,本文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票价现状与崇明线特征,认为该线路在功能定位、技术特征和客流出行特征等方面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路差异较大,不宜选用现行轨道交通票价水平。其次,面向崇明线潜在客流,设计调查问卷,采集并分析乘客出行行为及票价接受度信息。结果表明,客流特征差异化明显,出行需求呈现多样性,以乘客票价可接受程度为导向的合理票价率区间为0.31-0.33元/km。最后,从票价水平、票种方案、优惠策略三个方面提出崇明线定价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群众对出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当前农村客运市场依然存在经营主体分散、经营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农村客运的运力投放、车辆装备等还不能满足偏远山村群众方便、快捷、安全的出行需求,群众反响强烈。一些人大委员、政协代表偶尔也会有一些议案提交,新闻媒体也常在呼吁要求解决偏远山村群众的出行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能否准点、准时的出发与到达,对于市民出行是否选择公交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能像互联网传送一样又迅速又准确。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输》2012,(6):92-92
香港机动化出行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非机动化出行比例较高,很多市民将步行/自行车出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这无形中极大降低了香港的交通拥堵程度。香港经验是:在城市规划上,每个小区基本上都有足够社区设施提供生活所需。因此一般在生活需求上,市民往往只需步行5至15分钟便可往来目的地;政府也鼓励市民以步行的方式往来不同的目的地,以减低市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广大城乡群众出行机会增多,出行方式也呈现多样化,其中集客货运于一体的出行方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毕竟货随人走还是存在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因此将一些货运业务选择特定的客运班线进行快运成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20.
香港、东京、巴黎等城市的公交出行率均在70%以上。有的超过了80%。与之相比,我国内地城市的公交出行率普遍只有三四成。在公共交通无法提供便捷、优质服务的情况下,出台限购令未免有失草率,也不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