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集还生产冷藏车?" "中集冷藏车听说很贵?" 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疑问,而这一疑问即来自中集青岛冷藏产业基地.提起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有限公司(下称中集集团),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在集装箱设计、制造、销售领域占据世界特别是欧美市场50%以上的份额,达到世界集装箱领域龙头企业的地位,这是很多国内企业做不到的.  相似文献   

2.
李发鑫 《运输经理世界》2010,(17):I0004-I0005
近日,全球首个以冷藏车为主题的专业展会——中国(北京)国际冷链展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会出现了很多冷藏技术上的新突破。其中,以青岛中集研发冷藏车SDCKD项目最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日前,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举行搬迁扩建奠基仪式,该公司新址落户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自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后,众多世界知名企业看好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利用港口优势,纷纷落户滨海新区。中集集团集装箱生产销量自1996年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此次迁址新建的天津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项目依托天津中集北洋集装箱有限公司原有企业搬迁扩建,占地面积300000平方米。一期年生产能力15万TEU海运专用集装箱,并从事集装箱维修、物流及配套服务业务。该项目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飞机栈桥、托盘箱等新品种,大力提升技术水平,成为中国目前一流的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已呈现国际化趋势。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外商投资密集、国际产业化相对高的地区,已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中国从三方面完善港口和海运发展“中国因素”为世界海运业的繁荣创造了机会,但中国也应争取时间,及早完善港口建设和海运业发展。“中国因素”对世界海运业的影响,在集装箱、大宗干散货和原油运输三个领域都有突出表现。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世界干散货航运市场70%的增量来自于中国;此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对于国际海运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很多专家都基于“中国因素”而看好。因为今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有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集装箱总公司曾在1998年7月间在北京召开运输工作会议,会议特邀请全国部分联运公司经理参加。会上提出了中集与联运联合的原则、目标、理念和目的,详尽地介绍了中集、联运三次创业的发展思路,分析了中集、联运双方各自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双方联合的形式、办法、条件及具体操作方法。现予以摘录转载,供全国联运企业研究,大力提倡走联合之路。 一、中集、联运联合的原则 中集、联运联合的原则是: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利用各自优势,联心联手,联网联运,走集团化经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输》2006,(2):92-92
对铁路“控超”难以乐观,更重要的还在于这样一个疑问:让铁路部门自己控自己,可能吗?近年来,公路领域的治超行动之所以成交显著,关键就在于,公路治超是由独立于公路运输利益的专门执法部门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中国港口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飞速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不仅荣膺了“全球最佳集装箱港口”的称号,各大船公司纷纷开辟停靠盐田的国际航线,“区港联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张菁 《综合运输》2006,(8):164-169
连云港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亚欧问重要的水陆中转港。在我国港口建设的新一轮热潮中,连云港港跻身于全国沿海十大集装箱港口和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行列。走进“十一五”,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十一五’期间,连云港港将努力实现吞吐能力和吞吐量的双倍增,力争2008年建成亿吨大港,集装箱突破300万TEU。”站在连云港港发展规划模型图板前,连云港市港口管理局局长丁军华如是说。  相似文献   

9.
罗虎 《综合运输》2004,(6):75-77
经过长达几年的低各,2003年国际班轮运输市场迅速恢复、重新趋好。这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需求稳步增加,全球主干航线箱运量墙幅较大,全年运量增幅超过9%;特别是中国集装箱进出口箱量保持快速增长,可谓一枝独秀,成为全球集装箱市场增长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0.
荣德 《综合运输》2006,(1):81-82
在韩国看来,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基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韩国相信,与中国近在咫尺的韩国集装箱枢纽港,每年可以把大批量中国进出口高价值集装箱货物转运到亚洲乃至世界各地。也就是说,韩国集装箱枢纽港可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在远东、东北亚和全球航线的集装箱转运方面,充分发挥其战略意义深远的影响。为此,韩国正在动用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抢在中国集装箱枢纽港建成之前,争取在2010年前全面建成其现代化集装箱枢纽港,形成东亚和东北亚地区规模和功能首屈一指的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1.
近日,刘汉如董事长围绕中央“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制定的经济决策和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展开了他的见解。
  记者:“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这个概念如何理解?
  刘汉如:所谓新型工业化,我概括的理解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上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上,让更多中国的企业成为技术先进、管理先进、文化先进的企业,让更多的中国企业成为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品牌效应,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融入世界,走向国际化。她的“新”还必须体现在人才资源、环境资源、土地资源、物质资源和能源的协调发展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早就听说东运集团是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企业,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少有的“客运一级”、“货运二级”加“维修一类”资质企业,其当家人胡高晓则是甘肃道路运输行业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从事道路运输行业工作近40年,2009年12月获“‘万里杯’辉煌60年·中国道路运输旗帜人物”称号。然而,记者从媒体上却几乎很难找到关于胡高晓的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也见过一些标榜“低调做人、  相似文献   

13.
<正>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卡车集结暨物流管理创新大赛在丝路沿线举办地如火如茶,参赛的"中集联合"车队携获"2014中国绿色物流最佳技术装备奖"的K13N牵引车,以及联合卡车品系中的节油大赛冠军车型K12 420马力牵引车双双亮相。"中国商用车制造业正在逐步接近欧美水平,智能重卡技术的兴起可能提供超车机会。"创·造·新价值,中集集团将接受竞赛检验。7月底,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集团")获得了印度尼西亚的一艘CNG运输船订单,这是全球首艘CNG运输船,由中集海工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目前已经开始建造。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6日,中集多式联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多式联运")首列铁路特需班列装车完毕后正式开出。对于3月刚刚诞生的中集多式联运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希望发挥中集在品牌、装备、金融、服务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搭建中国多式联运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地下工程与隧道》2005,(1):F002-F002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建四十年来,在软土隧道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公司具备国家建设部总承包特级资质,是上海仅有的拥有“接外项目”资质的两家企业之一,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守合同重信誉企业”,获得“中国知名企业”、“中国优秀企业”等称号。  相似文献   

16.
·交通工程· ▲投资18.2亿元的厦门机场快速路一期工程动工,这是厦门首条封闭型的城市高速公路。 ▲深圳地铁 3 号线建设正式启动。 ▲世行执行董事会批准向内蒙古交通和贸易走廊项目提供1亿美元贷款,以帮助内蒙古自治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 ▲深圳首个具备“车港”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福田交通综合枢纽换乘中心动工。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深最深、设施最先进的码头——青岛港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全线投产。 ·运输事件· ▲ 2004年中国港口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 ▲2004年大连港累计完成集装箱海铁联运量18万标箱,居全国…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话题     
《运输经理世界》2010,(17):I0023-I0023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人才这词在21世纪不可谓不热。在客车企业,人才与战略,哪个是最稀缺的资源呢?众网友们各有说法。与客车不同的是,卡车市场的焦点在于竞争早已白热化,越来越多企业想分这块蛋糕,连一向专注于做乘用车的奇瑞也想从中分一杯羹。难怪有网友在问“是不是车企都想产卡车?”  相似文献   

18.
《西部交通科技》2014,(5):I0004-I0004
日前,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交通运输建设科技项目“新型内贸集装箱箱型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热潮的不断掀起,中国传统储运企业的领头羊纷纷站了起来,宣布实施战略转型,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外运集团、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中国集装箱运输集团、中国海洋运输集团、中国邮政都宣布并且开始实施战略转型,要做“现代物流业老大”。为何要实现战略转移?如何实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这已经成为当前储运行业和物流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结合当前理论界和企业界出现的一些观点和经验,提出以下观点和措施,与我国物流界共讨。一、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是市场发展和经济进…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2,(1):11-12
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国际专列开通 日前,俄罗斯联邦政府国营铁路公司——俄罗斯铁路公司宣布,2011年新开通的“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国际铁路联运专列,有望在年底之前运载共计1,488个20英尺标准货柜的货物往来于中国、俄罗斯和欧洲境内。这趟从中国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集装箱货运专列,是由俄罗斯铁路公司下属子公司——俄罗斯运输集装箱公司和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有限公司共同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