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合运输》2011,(8):91-91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相关发布会上称7.23温甬铁路事故“有它特殊的原因”,但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并且合格的。玩味王勇平的回应,一种技术决定论的逻辑隐然其中。因为“中国高铁的技术是先进的,是合格的”,所以,中国高铁就安全了。技术先进与铁路安全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技术先进性既可以提高铁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2010年2月6日,被誉为“中国中西部绿色推进器”的郑西高铁正式开通;从3月25日起,西安与郑州之间再无航班。民航如何看待与应对高铁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速度”曾让中国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也让中国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但“7.23”震惊世界的高铁事件,却让中国的整个社会开始进入反思,人们开始呼吁,别让速度跨越发展的“地基”。其实,过去几年,许多行业的发展就像高铁一样,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输》2011,(5):91-92
12日,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要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将开行不『吉】等级列车、合理设置车站、提供多种票价选择。从我国高铁开通以来,“高铁上线,普列下岗”,“被高铁”成了国人生活中的新词语,更成了“草根”民众的新烦恼。现在铁道部长明确表示高铁开通“低铁”也要留,并且精确到具体的趟数,值得称道。在发展高铁的同时,给钱少的“草根”留住“低铁”,让“草根”在富起来的过程中逐渐向高铁过渡,这才是正途。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铁“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加快建设,对民航的影响不断扩大。本文从不同层面分析高铁对民航的影响,研究了高铁开通对民航航线造成的四类影响及相应航线特征,基于logit模型对高铁和民航客流量分担变化进行模拟和验证,最后从积极应对高铁挑战角度为民航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疾速发展的高铁已经改变了中国的交通运输格局,并正在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乃至生活节奏。而道路运输业也正积极地在“高铁时代”转型图变,试图在综合运输的“大交通”格局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7.
铁路     
《运输经理世界》2010,(24):17-17
京沪高铁创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 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中,由中国南车集团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最高时速达到486.1公里。这是继今年9月28日沪杭高铁试运行创下时速416.6公里之后,中国高铁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目前已在沪杭高铁批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谢娇娜 《综合运输》2023,(1):112-115
本文以中国铁路中英双语广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翻译视角,从“语言、交际、文化”三个维度出发,阐述生态翻译学理论在有声公示语翻译中的适用性,从译者中心论视域下提出规范我国铁路有声公示语翻译策略,提高我国铁路广播翻译标准化水平,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持与服务。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     
《运输经理世界》2011,(7):20-21
铁路上海站与东航将启动空铁联运 6月27日,一架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的飞机从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上空附近飞过。自6月30日起,铁路上海站将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联手启动“空铁联运”,双方将先行推出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中国台北、中国香港4个城市航班抵达上海后,旅客接续乘坐高铁列车的联运模式。届时,旅客可以在东航网站上订购机票的同时订购高铁票,在抵达虹桥枢纽后即可转乘高铁列车。  相似文献   

10.
构建“快速网”的关键点在于实现航空与高铁之间的泛在互联与柔性协同。高铁车厢与民航机舱有着惊人的相似,民航通过机腹实现大件行李同步抵达,通过货运专机实现航空物流,但高铁只是客运。本文以高铁尾箱作为专属行李车厢,通过背向开启智能轨道站台装卸路径,以信息平台控制机器人模块完成装卸流程,可以实现客运与大件行李同步,同时也可以在同一信息平台实现高铁物流,解决大件行李同步和物流同步的问题,即“一个平台,两套系统”。这需要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成套装备的制造完成,如此,未来高铁网中1000座50万人口以上的站点城市,14亿人口都将纳入快速网中,高铁网升级为内外双循环的快速网,“空铁联运”升级为“空铁系”,形成数万亿规模的产业联盟,重塑世界经济地理版图。这需要战略前瞻的政治意志,需要从原理分析出发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公路客运如何应对高铁冲击,这个话题已经屡屡出现在各条高铁线路开通前的各大网站上。因此,类似这样的消息我们不难看到:龙厦高铁严重冲击公路客运,长途客运公司做好倒闭准备;高铁冲击,航空业客货运双双告急。“倒闭”、“告急”,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11月15日播发的一则报道中说,今天国内的新闻中,最引入关注的无疑是京沪高铁。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高铁今天将在蚌埠段铺设最后一根钢轨,这也意味着京沪高铁全线铺轨即将完成。随着越来越多高铁的开通,不受气候、机械等因素影响的火车受到了乘客们的欢迎,一些支线航空线路也开始被迫减少班次或停飞,那么这场“天地之争”最终是否会给航空业造成严重冲击吗?经过一系列中外高铁案例的分析,这个报道得出的结论之一就是:高铁“围攻”,民航“难过”。  相似文献   

13.
高铁车厢内,上座率已经不再是让大众非议的话题。人们认可高铁服务的同时也认同了它的票价,这该是一种“被认同”,这样的“被认同”正是基于高铁目前能够提供给人们的快捷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不管你能否接受,中长途(特别是250—550公里运距)旅客运输市场的高铁时代已呼啸而来。从当前开通高铁的路线票价来看,其运价基本与客运直达的票价接近,但由了:其时速高达300—350公里,最少也叮达200公里,相比之下,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小时,加上城区内的运营,高铁所用的实际运行时间不到高速公路直达客运班车时间的1/2,它以安全、舒适、价优、快捷的无可争议的优势,将中长途旅客的运输市场标注为“高铁专供”。  相似文献   

15.
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据报道,京沪高铁将提前至明年“十一”建成通车,并于2012年投入春运。届时,从北京前往上海的高速列车最快4小时即可抵达。而上个月沪杭高铁开通后,上海到杭州最快只要45分钟。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输》2010,(7):90-90
第一,高铁加快产业转移。高铁运输“大运量、高速度、高密度、公交化”的特点,实现了与高速公路、航空和普速铁路等多种交通工具的互补和发展,更加有利于人口流动和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7.
武广高速铁路自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成为目前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高铁的开通,不仅标志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新阶段,而且预示中国将进入“高铁经济时代”。2012年9月28日武汉至郑州高铁开通,  相似文献   

18.
《运输经理世界》2012,(13):20-20
日前,东航集团与上海铁路局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空铁通”联运产品。旅客在购买东航机票的同时,可以一并选择铁路苏州站、无锡站、常州站、宁波东站与上海虹桥站之间的列车,一次购票支付,订好火车票和飞机票。据介绍,此次推出的“空铁通”虚拟航班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东航上海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东航航班与高铁的双向衔接联运服务。也就是说,无论是高铁乘客还是航空乘客都可购买该产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深动车、广珠轻轨、深厦高铁和南广高铁等的强势崛起,作为曾经辉煌的传统公路旅客运输业受到巨大挑战。面对挑战,广州南方高速客运有限公司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整治低效线路,改善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开源节流”,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0.
作为广义上的城际公交,京津城际高铁的发展为中、短途客运公交化打造了“样板”。而京津城际高铁的发展。在拉动同城化、形成城市圈的同时,其自身发展的现状也为更多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出行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