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在古桥这一文化符号中,除其本身造型及技艺外,桥联、桥碑和桥雕也使一座座古桥充满了文化艺术的内涵。桥联:桥周风物的艺术点睛之笔古代桥梁中保存下来的诗文联匾,传递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古桥的珍贵资料。这些诗文联匾,文字简洁朴素,翔实可证,或直陈平铺,或含蓄诙谐,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证史补史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城市客运市场面临的竞争和压力越来越大。公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样才能保持优势,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实践和探索,南通公交总公司找到了答案,走上了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这就是全面推行企文化建设,实施文化管理,培育公交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公交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路,道也。"《说文解字》说。对于事物的起源,人类苦思冥想却很难有所结论,特别是早于文明社会出现以前的事物。道路也是这样,在人们苦苦探寻难以定论之际,鲁迅先生下了一个著名而智慧的结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历史的传承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路。可以说,道路的历史就是人类活动和发展的历史。人类在实践中修筑了道路,而道路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津港,一片拓开沉泥淤滩、撩动渤海之滨崛起强音的创业热土,一个书写百余年沧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国际水陆枢纽。  相似文献   

5.
《西部交通科技》2010,(8):F0004-F0004
广西兴安灵渠天下闻名,在灵渠之上有一座11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同样为世人所知,这就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兴安万里桥,该桥的建成时间,比阳朔三大古桥之一的仙桂桥还早了近300年。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交通运输制度文化。通过对中国古代交通运输制度文化的历史回顾可以发现,古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驱动力实际上是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事务等需求。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交通运输网络规模和运量不断增长,管理实践中逐渐演化生成了独特的交通制度文化,交通运输管理由简单走向逐渐成熟和系统化,并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交通运输管理实践及其制度文化建设经验,其形成、优化与完善的机制和过程,对于认识当今的交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州这座出土编钟的文化古城,以曾侯乙墓遗址出土的“鹿鹤”青铜器为市标,如今这座城市已成为国内“专用汽车之都”。东风随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风随专”)即坐落在这里。  相似文献   

8.
《西部交通科技》2014,(3):F0004-F0004
<正>唐蕃古道也叫馒头岭(古)驿道,即今天的214国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连接汉藏两族人民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通道。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  相似文献   

9.
1946年,潍柴动力始建,2011年,潍柴迎来65华诞。作为民族品牌的中坚之一,潍柴动力的品牌影响力在近年来渐攀高峰。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并推动着他始终向前,探究潍柴动力内在的动力源,不难发现,这一种推动力,就是潍柴文化。  相似文献   

10.
企业之间的最后竞争将是优秀文化理念的角逐。具有恒久价值和社会认可的文化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愈来愈超过硬实力的比较作用。一个企业如果缺失自己的文化特色和价值体系,就不会基业常青。因为,没有文化价值的企业解释不了自己的存在,也无法清醒认识、正确判断未来的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是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长期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整体竞争意识,是经过总结、概括、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规范等内容。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  相似文献   

12.
《西部交通科技》2012,(6):F0003-F0003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软实力,也是企业生存、竞争的灵魂。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的理念,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公司领导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联系企业发展实际,率领员工精心打造贴近时代精神、贴近企业发展、贴近员工需求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内外和谐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登上杭州六和塔后极目眺望,一座宏伟的现代化公铁两用桥飞架钱塘江上,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现代化大桥。如今,这座已服役75年的钱塘江大桥,仍然坚强地横跨江面。自不必说的是,从桥梁的选址、设计到材料选择,在当时是非常合理的,而屹立至今的"桥坚强"与几十年来那支默  相似文献   

14.
李长生 《运输经理世界》2010,(15):I0021-I0021
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参加一些汽车行业的活动,特别是一些车展上,我们都能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车模盛行,以往在家用轿车上美女如云,现在商用汽车上也如此,不知道参观者是在看车呢?还是看美女呢?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运用到商业活动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也听说过一位名人说过,人体美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一种体现,谁不愿意借着了解车的同时再了解—下人体美呢?也算是美女和完美产品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什么车儿山上爬?什么车儿钻地下?什么车儿梳辫子?什么车儿牵娃娃?缆车朝着山上爬,地下火车钻地下,电车头上梳辫子,拖车身后牵娃娃。”手捧着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车文化》一书,思绪刹那闪回着儿时的歌谣。  相似文献   

16.
《西部交通科技》2013,(5):F0004-F0004
龙脑桥位于四川泸州市泸县大田乡龙华村的九曲河上,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  相似文献   

17.
扁鹊年轻时曾在一家私人旅馆当过“舍长”,有位名叫长桑的医生在河北、山东行医10多年.经常投宿这家旅馆。扁鹊见长桑医术高明,医德过人,便逮着机会向他请教。长桑观察扁鹊为人正直,管理旅店有方.又虚心好学.于是把全部秘方传给了扁鹊。私人旅馆,也就是古时的交通宾馆,可以承担“私驿”、“私邮”的食宿接待。  相似文献   

18.
《西部交通科技》2011,(2):101-F0003
在广西南宁市东北方向59km的绵亘山峰深处,一座三门四柱石碑坊、一条直通山顶的石阶小道、一尊犹如利剑的纪念塔、一座古朴的碑亭构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昆仑关。  相似文献   

19.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决定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訾谦 《人民交通》2021,(13):26-33
一百年弹指一挥,一百年波澜壮阔,一百年沧桑巨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条条公路、铁路,一座座桥梁、隧道,一个个机场、码头……它们见证着神州大地上的历史变迁,诠释着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