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铁路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有效手段。针对环形铁道(简称:环铁)试验基地各个试验任务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监测和管控等问题,研究开发了环铁一体化协同试验平台,实现环铁实验基地全域数据资产管理,基于环铁试验基地数字孪生模型,提供实验管理、资产管理、调度管理等应用功能,可对试验计划、试验流程、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优化环铁试验资源配置和试验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了环铁试验基地的试验服务能力,为环铁试验基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三维可视化表示是测绘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数字专题(诸如数字城市、数字铁路、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青藏铁路的三维景观图制作,简要论述了连续三维景观图的制作以及结合工程进行多媒体表示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探讨在数字孪生趋势下欧洲铁路行业发展的机遇,阐述在数字孪生研发上进行持续投入对推动铁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作用。然后,简述法国国家铁路网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时面临的挑战,介绍目前与该公司数字孪生计划相关的5个项目的详细信息,以及通过部署此类技术带来的铁路网络性能的潜在收益。最后,介绍数字孪生技术作为铁路向数字化转变的一部分是如何在荷兰ProRail公司推广并应用于复杂、关键设施设备的健康状态判断的,以期为铁路行业从业者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铁路不断发展,未来铁路四电运维将逐步实现数字化,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智能运维。数字工程的正确性,将作为智能运维的基础条件,因此,为检验铁路四电数字工程准确性,提高数字工程现场核查人员工作效率,研发一种基于AR技术的铁路四电数字工程现场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数字工程与实体工程在检测终端的叠加,辅助审核人员对数字工程的现场检测,保证数字工程与实体工程一致,为数字化、智能化铁路运维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高卫东  杨欢 《铁道勘察》2024,(1):99-104
为加快推进小漠港疏港铁路规划建设,进一步探索小漠港与疏港铁路之间合理的海铁联运模式,首先在对小漠港疏港铁路运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疏港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其次对海铁联运“港站分离”模式、“车船直取”模式、“水-堆场-铁”模式进行研究,从海铁联运效率、土地利用、数据信息交互、运营管理等方面对每个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水-堆场-铁”海铁联运模式正线长9.833 km,桥隧比73.02%,工程投资约13.64亿元,经比较,该模式海铁联运效率高,运输组织简单,能够有效集约港区土地,故予以推荐。最后,从加强“软硬连通”建设,优化疏港铁路与港口作业流程等方面提出小漠港疏港铁路海铁联运发展对策,研究成果可指导疏港铁路建设。  相似文献   

6.
数字铁路基础空间数据框架工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建设数字铁路的需求.提出了建立数字铁路的建议:给出了数字铁路的技术体系、数字铁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四个组成部分、数字铁路基础空间数据框架的主要内容和生产技术.最后简要阐述了实施数字铁路战略对铁路信息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目前铁路客站无线通信系统现状和需求,提出采用DMR技术对铁路客站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改造的思路,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构成、业务功能,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数字铁路、智能铁路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数字铁路、智能铁路及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内涵、区别及其相互关系,回顾以铁路运输智能自动化为起点的铁路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内外发展历程,提出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完整技术体系框架,明确其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及智能自动化相关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于1957年建成.并于1958年正式开始试验。该试验基地是中国唯一的铁路综合试验中心.也是亚洲唯一的铁路综合试验中心。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线路全长38km.全视图及线路布局如图1所示。在环内设有半径为1000m、600m、350m的曲线。随着中国高速建设的深入开展.高速铁路系统试验、综合联调联试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在环行铁道试验基地试验的基础上.结合遂渝、胶济、京津、合宁、石太,甬台温、温福、武广等铁路客运专线的高速正线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开展了试验方法和标准的研究.为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铁路数据中心建设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信息化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铁路行业"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开展降本增效、推动智能铁路、提高发展质量具有支撑作用.以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介绍数据中心的发展现状、布局模式和架构演进等概念,结合国内外多个行业数据中心建设成果与铁路行业自身特点,深入研究我国铁路主数据中心的设计原则、总体架构,详细介绍我国铁...  相似文献   

11.
11月8日,国内首个关于铁路的数字博物馆在北京交通大学正式开通上线。数字铁路博物馆将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全面介绍中国铁路建设以及铁路知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陆地数字化集群移动通信系统(TETRA)和欧洲铁路综合式数字移动通信网络(EIRENE)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探讨了铁路移动通信由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过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欧美及我国港口疏港铁路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疏港铁路建设对于海铁联运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初步提出实现港铁无缝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洋山港与上海芦潮港铁路物流中心为例,阐述我国目前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现状,分析影响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疏港铁路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欧美及我国港口疏港铁路建设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疏港铁路建设对于海铁联运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初步提出实现港铁无缝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铁路货场是铁路办理货物承运、保管、装卸和交付作业的场所,也是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的重要窗口。在阐述数字化货场建设意义的基础上,对数字化货场进行总体设计,从提高沟通效率、规范装卸作业过程、分析装载质量和历史数据追溯分析方面对数字化货场效益进行分析,提出推进铁路数字化货场建设的对策建议,即适应发展,与时俱进;全盘考虑,统筹规划;信息共享,全面整合;培养人才,建设梯队等。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在铁路场景的应用研究,结合数字人民币特点,分析铁路各类业务对数字人民币支付和管理的需求,设计了铁路数字人民币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交易处理、数字钱包管理、智能合约管理等功能,重点阐述了交易处理的4种交易方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对加速数字人民币在铁路场景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德铁数字化铁路项目(DSD)宣布,在通过新建的5G独立蜂窝网络成功进行关键任务一键通(MCPTT)呼叫后,标志着基于5G的通信网络的未来铁路移动通信系统(FRMCS)测试取得了一个重大里程碑。FRMCS测试网络由DSD、诺基亚和Kontron Transportation共同完成,部署在德国安娜贝格—布赫霍尔茨铁路,从2021年底开始安装,2022年2月23日成功实现了MCPTT呼叫服务。  相似文献   

19.
"数字铁路"建设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铁路”是中国铁路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在中国建立数字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中主要面临的挑战和有关铁路信息共享的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最后还提出了数字铁路建设中首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拓集团北京寰铁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以强大的阵容亮相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展出包括铁路勘测设计方案、铁路线下施工方案,铁路线上施工方案。铁路线路数字化及维护监测方案.铁路信息化数据采集方案,彰显高铁测量领域的专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