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经济部”正积极推行“新郑和计划”,强力拓展大陆市场,加强台湾食品拓销大陆、争取大陆内需市场商机。刚于5月9日闭幕,在香港举办的全亚洲最大型食品及餐饮展览中,台湾食品商就以巨大的阵容组团参展,香港台北贸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刘锡威表示,台北贸易中心正全力协助台商自外销战场中,转战大陆内销市场。  相似文献   

2.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18):40-40
台北贸易中心董事德经理到锡威表示,台湾水果以其高品质渐为香港及大陆市民认可。他对未来开拓香港及中国大陆市场充满信心。他指出,香港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埸,去年销售额达510万美元,增长19%。今年1-3月,较去年同期增长22%。而中国大陆是台湾第四大市埸,去年销售额为200万美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香港台北贸易中心主任刘锡威表示,台北贸易中心与JUSCO过去多年合办“台湾美食节”后,发现港人越来越喜爱台湾食品,所以今年第九次合办“台湾美食节”,展期由6月9日起至21日,于全线JUSCO百货及超级市场展出数百项台湾优质食品,包括滋味小吃及点心、特色饮料及美食,香米面及时令蔬果,必定令消费者一新耳目。  相似文献   

4.
香港台北贸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刘锡威于4月30日,在“台湾渔畜产品展售会”上表示,台湾食品渐受香港消费者喜爱,这是因为台湾产品品质与研发技术不断的提升,以及重视产品的形象与包装。他更强调,不单深受香港消费者欢迎,更对临近的大陆食品消费市场造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甄雪原 《经济导报》2007,(50):30-32
十多年前台商纷纷涌人大陆设厂生产,利用大陆低廉的价格和优惠的政策,把台资企业“生产工厂”的传统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大陆的低价格和政策优惠已走到尽头,大陆经济也走上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转型期,以往赶上大陆“世界工厂”大潮的台商,未来面对的是“世界市场”的新概念。长三角的台商们认为,要把企业未来的目标转变到对市场的追逐上来,就要走企业创新转型之路,第一个要务是从量变到质变,质变就是一种创新,要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20):29-30
台湾食品业界近年来在台的营商空间正不断收窄,它们的品质提升及品牌包装反而不断升级,所以个个磨拳擦掌、蓄势待发的积极扩展香港及大陆市场。记者最近参加了“2007年香港国际食品展”,与多位台商谈过他们西进所面对的困难与契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轿车情报》2006,(2):20-20
1月8日,位于苏州市金阊区的“苏州车市”举行开工典礼。它是依托金阊新区,坐拥312国道,沪宁高速出入口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全力打造苏州市规模最大的集汽车零部件贸易、整车和二手车交易、会展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汽车、汽配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8.
台商大陆投资已取得长足进展,两岸经济合作已从“民间、单向、间接”阶段向“全面、直接、双向和制度化、机制化发展”阶段转变。文章重点分析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发现台商大陆投资平均项目规模逐步加大、上市上柜公司已成为投资主体、台商独资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投资产业层次呈现高级化、区域内部呈现错位发展,认为长三角地区台商投资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高科技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将成为台商投资的新热点,进而推动两岸产业分工和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香港台北贸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刘锡威在“台湾企业延揽海外人才说明会”上表示,引进海外人才是不断强化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32):34-35
香港台北贸易中心董事总经理刘锡威表示,台湾医疗物美价廉,平均医疗品质高,就医方便和效率高,极具发展潜力。为了要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台湾两地的医疗交流,香港贸易发展局与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将于8月17日在香港举办“2007年港台国际医疗合作论坛”,为港台医界翘楚提供交流平台,积极为共同打造亚太国际医疗服务枢纽出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10):43-44
台湾珠宝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萧新才表示,台湾珠宝产业在之前的几十年里,主要面向欧美市场,但金融危机发生后,导致欧美珠宝市场普遍下滑,反而大陆市场仍能保持迅速发展,市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必将带动珠宝业的繁荣,台湾珠宝商应深耕大陆市场。他又说,我们很重视香港举办的国际珠宝展,展会点燃台商无穷商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增长加快,两岸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显示出两岸产品互补性强,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的特点。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合作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得到大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面临成本增加和利润下滑的挑战,台资企业也进入了由纯粹代工制造向研发创新和创立品牌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3.
甄雪原 《经济导报》2007,(35):26-27
自从大陆为减少对外贸易磨擦,调整出口结构,政府针对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来,大陆台商中的加工贸易型企业就进入了升级转型的“阵痛期”。台商集中的广东东莞市,台资企业受到的冲击不小,新政策中的保证金制度、调整出口退税免税率、加工贸易限制类项目以及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品,使台资企业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生存空间收窄,转型谋出路迫在眉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1):24-25
中国大陆经济高速发展,吸引台商大量转移大陆,台湾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台湾当局却采取“融美联日防中”的对外经济战略,使经济发展走向下坡路。台湾与美日建立了具官方背景的经济合作关系,而海峡两岸尚未建立起官方的合作机制,仅是民间层次的往来,不利於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在美日和中国大陆三大经济体的影响下.台湾经济发展仍受到诸多制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谈到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战略,日联汽车零部件贸易(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联汽车”)董事总经理矶谷俊辅表示,随着日系汽车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深入,日联汽车将着力开发、引进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比如,为了满足中国市场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39):41-42
“赴大陆淘金”成为现今台湾人才的重要出路。台湾想赴对岸工作的上班族曰渐增多了,而大陆确实也渴求台湾人才到来。多位在大陆历练多年的台商,高层主管以及猎才总监均表示,当今大陆最青睐台湾的技术型人才,电子业尤其明显。但他们不忘提醒“登陆”后仍要以符合专长和兴趣的工作为主,千万不要为了去大陆而去。  相似文献   

17.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20):38-39
在金融海啸爆发后,广东地区许多原本从事加工贸易的厂商,开始积极寻求转型,希望有机会转身拥抱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不过,东莞台商协会会长叶春荣说,中小型台商要抢攻大陆内需市场谈何容易,大陆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所有消费者对於品牌都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海外信息     
双喜 《中国自行车》2005,(12):52-56
RABENEICK全力打造高品位长途旅游自行车,“2006夏季ISPO国际博览会”将延期举行,美国自行车市场销售渠道,VAUDE开拓中国市场,首战告捷,  相似文献   

19.
龚雨楠 《汽车情报》2006,(35):12-17
2006年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下,银根明显收缩,但受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市场、车辆更新三大因素拉动,2006年国内重型车市场顺利走出“调整期”。1-9月份,全国重型车市场销售量累计222791辆,较2005年同期(183851辆)增长21.18%。相比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继续显示出了更为强劲的增长态势,进、出口市场整车增长同显“双高”,汽车国际贸易再呈活跃,“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期,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出口总量继续超过进口总量,保持了销售总量上的持续顺差。1-9月份国内汽车累计出口252282辆,较2005年同期增长106.7%;贸易额达2209942610美元,同比增长108.22%。国外进口市场也相对火爆,1。9月份国外汽车累计进口163695辆,较2005年同期增长43.42%;贸易额达5462846572美元,同比增长54.05%。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18日至25日,河北省自行车行业协会组织省内企业一行共7人,赴台参观2009台北国际自行车展,走访有关企业和社团组织,广泛接触台商,宣传推介河北自行车产业,进行了一系列的经贸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