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变形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分别采用应力修正法、复合模量及有限元法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以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粉喷桩复合地基为实例,对三种计算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推荐了计算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的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2.
姚佳良  刘晓波 《公路》1998,(8):28-31
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原因及磨损原理,提出通过加入复合外加剂减少早期开裂及改善抗磨性的措施,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加入复合外加剂改性机理、效果,并探讨了路面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复合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种汽油车用二甲醚混合燃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二甲醚(DME)的特点,将DME、LPG及添加剂复合优化,增加了复合燃料的含氧量,提高了复合燃料的辛烷值。经台架、道路、排放性能测试,该燃料能够作为汽油机汽车燃料,使用方法与LPG相同,使用性能与RON90汽油相当,排放污染物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在公路桥梁中应用复合桩基的可能性,对复合桩基的工作特点,适用条件及主要问题进行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5.
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正交设计优化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汽车制动器衬片的实际工况,研究了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及磨损机制分析了碳纤维含量、强度及表面状态等对磨损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摩阻材料的磨损性能、工作寿命及抗热衰退性能均明显高于传统的石棉摩阻材料。  相似文献   

6.
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以及隔震性能,并且施工简单,工程造价相对低廉,是一种适用于强震区域软弱土体地基的新型桥梁深水基础形式。为了研究沉箱-垫层-桩复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性能及抗震性能,设计了复合基础试验模型,进行了4组复合基础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分析了复合基础的破坏形态,选取垫层厚度、竖向荷载、地基形式为变量,研究了复合基础整体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强度退化、耗能能力等,并通过在沉箱顶部设置位移计、桩身贴设应变片等测试方法,单独分析了试验过程中沉箱的沉降状态及下部桩体的受力状态。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地基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基础的抗震性能;在相同的循环位移下,复合基础的水平承载力、强度、刚度随着垫层厚度的增加及竖向荷载的减小而降低;采用复合地基的基础单圈耗能能力更强,累积耗能更高;垫层厚度的增加对沉箱沉降及倾角控制影响并不明显;竖向力的减小会导致沉箱出现的倾角更大;复合地基会使沉箱的沉降更为均匀,沉降速率更慢,但对于倾覆控制影响不大;复合地基中的群桩以前排桩承担的水平荷载最多,中排桩次之,后排桩最少,中桩承担的水平荷载略高于边桩;桩身最大弯矩位置在40%~50%桩长处;垫层的存在有效地减小了桩体分担的水平荷载。  相似文献   

7.
厢式汽车车厢新材料:—FRP复合保温厢板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阐述了轻量化材料对汽车节约燃烧的重要意义,概括地介绍了新一代厢式车车身材料-FRP复合保温厢板的特点及研制目的,详细说明了FRP复合保温厢板的结构,设计制作及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阻燃剂在隧道沥青路面中的阻燃应用效果,探究阻燃剂对沥青及大空隙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氢氧化铝(ATH)/可膨胀石墨(EG)复合型阻燃剂,并成型了适用于隧道环境具有阻燃和降噪功能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采用氧指数试验分析了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分析了复合阻燃剂对沥青高低温流变特性的影响,采用马歇尔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动态模量试验以及疲劳试验分析了复合阻燃剂对大孔隙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TH和EG比例为1∶1时复合阻燃剂的协同阻燃效果最优,且随着复合阻燃剂掺量的增加沥青的阻燃性能越好;复合阻燃剂提升了沥青的高温性能,但降低了低温性能,综合考虑沥青的阻燃性能及流变性能,推荐ATH/EG复合阻燃剂掺量为15%~20%;ATH/EG复合阻燃剂提高了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动态模量,但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9.
公路路基现浇薄壁管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学钧 《公路》2003,(11):68-71
根据现浇薄壁管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确定了公路软土路基薄壁管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原则,提出了承载力计算和桩身强度计算及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邓世谦 《汽车科技》2002,(5):24-26,37
分析比较了灯座的新旧冲压工艺,经过工艺分析及计算,在原工艺中冲孔、翻边、整形三道工序改为拉深-冲孔-翻边复合工序,并设计了一套复合模,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