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高速闪光摄影技术,对高压喷射喷雾体空间发展规律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了一个计算高压喷射喷雾体发展的数学公式;在正确描述高压燃油喷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能预测高压共轨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准维燃烧模型,此模型改进了燃油喷射模型及碳烟的生成与氧化模型,考虑到燃烧区的区间传热和缸内工质的对流辐射传热,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燃烧与排放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缸内各区的燃烧与排放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军  金毅  张幽彤  丁小亮  韩树 《汽车工程》2020,42(2):157-163,177
为提高柴油机节能减排的效果,简要分析了多次喷射形式及其作用,依据车辆在不同路况运行,确定了车辆对应的6种柴油机典型工况。提出了基于工况排放值约束的多次喷射分配方法,采用工况排放分摊率确定典型工况的排放限值,进行喷射次数和变化喷射组合寻优,最后结合4JB1高压共轨柴油机台架试验,以氮氧化物和烟度为衡量参数,兼顾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分析不同喷射组合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怠速工况和中速大负荷工况宜用2次喷射,低速小负荷工况和中速中负荷工况宜用3次喷射,中速小负荷工况宜用4次喷射,高速大负荷工况宜用1次喷射,说明基于工况排放值约束的多次喷射分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苏联yT-20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与装在这种柴油机上的燃油喷射系统在设计上特殊考虑,对yT-20型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做了一些结构分析介绍。并将其与12150L型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做了比较。 从比较中可以看到,步兵战车用yT-20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在喷油泵出油阀、调速器花十字盘、离心—液压复合式供油提前器的结构上都较12150L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相应部件有很大的创新发展。这些都是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很值得探讨的设计观点。  相似文献   

4.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机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为满足柴油机的多用途需求,必须开发出高性能的燃油喷射系统。以柱塞式燃油喷射装置和共轨燃油喷射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功能为着眼点,介绍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的技术发展动向,并以电磁阀式喷油器为例,阐述了材料技术的发展为先进的共轨喷油系统实现高压喷射与多次喷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原理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油喷射系统是柴油机的心脏。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工作噪声进一步降低,大大提高了柴油机的使用性能。本文将对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予测柴油机和火花点火层状进气发动机中液体燃油雾注蒸发过程的理论模型提出来了:假定喷射的液体燃油以一定的延迟时间崩裂成小液滴,延迟时间是通过对高温、高压隋性气体中喷射燃油吸热过程的仔细试验而决定的。这些小油滴的蒸发,吸热和运动与雾注内气体状况变化,一起用油滴与气体间热和质量平衡组成的方程组作了计算。 用这个模型对周围气体条件,燃油性质和雾注特性参数对蒸发的影响作了研究。对直接喷射柴油机内燃烧速率计算的预测结果的应用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采用切线凸轮的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特性在匹配切线凸轮型线下的燃油特性。进行了高转速和低转速下的试验,低转速下对应的供油速度低,如果供油提前角太提前将导致断续喷射,高转速下较大的凸轮速度将对应较高的供油速度,使得供油压力高,因此可用凸轮速度范围受到限制,切线凸轮速度变化较大使得对应的工作区间较短;进行了不同提前角下的试验,供油角度的变化对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喷射特性影响较大,不利于通过调节喷油角度来优化排放性能;进行了不同油量下系统的特性试验,发现不同油量下喷射特性变化大,变化规律不满足理想喷油规律的需求;进行了高速下燃油系统试验,高速时由于压力波的影响出现了二次喷射。结果说明,切线凸轮型线的速度段斜率大,能够快速实现高速供油,有利于快速建立供油压力,但是采用切线凸轮的单体泵燃油系统的供油特性受到转速和提前角的影响,不利于发动机面工况的匹配和大功率柴油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客车高速直喷式(HSDI)柴油机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排气净化技术快速发展,噪声、振动与排气污染有所降低。同时,最大制动热效率已达到42 ̄43%,燃油经济性比较高。文中针对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燃烧系统以及排气后处理技术的多种实现形式作出了分析比较,并对其研究与发展进程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满足未来超清洁、高性能要求的柴油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其独到的优点;介绍了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的特点及其结构原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及其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优点和功能,常见车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实例;提出了"绿色柴油机"抢占"绿色奥运商机".  相似文献   

10.
康明斯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经历了从PT燃油喷射系统到Quantum HPI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再到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三个发展阶段。由于这三种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含量较高,大部分维修技术人员对这三种系统存在着一知半解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该柴油机的维修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对这三种燃油喷射系统的重要部件进行详细地解析,以供广大维修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燃油喷射过程的图像处理是开发柴油机燃油喷射及缸内燃烧激光观测仪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设计了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过程图像采集与处理试验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将小波分析应用于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图像的边缘识别与图像分割方法。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小波分析应用于柴油机燃油喷射图像处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配件》2002,(45):11-11
编辑:你好! 随着对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和噪声要求的提高,使得电控燃油喷射已为成柴油机技术发展的趋势,贵刊能否就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作一介绍。 金哲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合式进排气系统燃油喷射混合新技术,对均质压燃(HCCI)柴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制备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建立了研究对象的物理模型和空气—燃油雾化混合的数学模型,对HCCI柴油机混合气形成过程特点与相关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并对复合式进排气系统内柴油喷雾蒸发和混合气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数值研究表明,提出的复合进排气系统燃油喷射混合气制备技术能有效形成较均匀的预混合气,对进一步开发HCCI柴油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降低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再生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优化了催化氧化反应器(DOC)辅助DPF再生的燃油喷射规律。采用AMESim建立了DOC和DPF模型,在Simulink中建立了发动机排放和DPF再生控制模型,将两个软件耦合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先缓后急的燃油喷射规律。结果表明:660是较为理想的DPF再生温度,优化后的燃油喷射规律能够大幅降低DPF再生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柴油机二次喷射是指主喷油后进入燃烧室的附加喷油。它通常是由于泵与喷油器之间的高压油管内的残余压力波所引起的。当这种压力波超过喷油器开启压力时,便发生二次喷射。 试验表明:试验中所采用的一台美国陆军坦克机动车局(TACOM)单缸机(装有美国波许喷油系统)在正常的运转范围内有二次喷射。按以前报导过的工作,重新设计了喷油泵的溢油孔和出油阀,以排除二次喷射。在同一台发动机上对常用的与改进后的两种喷油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并确定了二次喷射对发动机功率、经济性和废气污染的影响。结论是;二次喷射增加了烟度、未燃碳氢化合物和燃油消耗率,使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蓄压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提出了无因次结构参数配置设计算法。建立无因次模型 ,进行计算分析 ,摸清系统各无因次结构参数对系统喷射规律的影响。最终得到一套不同无因次结构参数的组合图谱 ,并对 2 30柴油机进行匹配计算 ,以便对原常规机械式燃油系统进行共轨蓄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7.
燃油喷射装置是柴油机中重要的精密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柴油机工况极为敏感,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在燃油喷射装置中,主要有柱塞和套筒、针阀和针阀  相似文献   

18.
燃料喷射率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料喷射率分布是降低直喷式柴油机有害物排放的重要因素。文中通过试验研究。阐述引燃喷射和喷射率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说明抑制初期燃油喷射率和提高后期燃油喷射率是降低NOx及烟尘排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国外车用柴油机电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述了车用柴油机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必要性,从位置控制系统和时间控制系统两方面,介绍了国外电控柴油机喷射机构的典型结构;从实现多种控制功能,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和提高自动控制水平方面,分析了国外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系统构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采用电子控制的优越性,阐述了脉动泵两代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和共执式电控喷射系统的系统构型、技术特点和发展状况,指出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