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作用 在建设卜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带动下,江苏港口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港口快速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江苏经济和产业的发展,2005年汀苏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7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279亿美元,“十五”期平均增长速度为13.1%和37.9%,外向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在带动江苏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联系,促进了长江流域和沿陇海兰新区域经济崛起腾飞。长期以来,江苏沿江沿海港口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和广大中西部地区提供物资中转服务,目前沿江港口吞吐量中有35%左右是为长江中上游转运的,中上游60%以上的转运物资是在沿江港口完成。长江中上游地区大型企业所需的几乎全部的外贸原油和70%的外贸铁矿石由沿江港口中转,长江中上游地区30%左右集装箱吞吐量通过江苏省港口进出。连云港港作为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70%以上港口吞吐量、40%左右集装箱来自于徐州以西陇海兰新线9省市,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  相似文献   

2.
船舶航向控制器的振荡机理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德洋 《中国水运》2007,7(2):32-33
上海港加强与腹地连接的重要性作为以腹地经济支撑为主的港口企业,港口进出口货物需求总量与腹地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由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历来是上海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其辐射力可沿长江上溯至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长三角区域拥有全国1%的土地和10%的人口,但GDP总量却占到全国的23%;从2000年到2005年的六年间,长三角区域外贸进出口增幅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2005年长三角地区外贸顺差就达457亿美元,占到全国外贸顺差的44.8%。长江流域经济腹地拥有全国15%的土地和38.5%的人口,是中国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并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经济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我们视长江内河航线为上海港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瞿金良  刘斌 《水运管理》1999,(12):13-16
近年来,深圳港集装箱运输超常规发展,大有赶超上海之势。为此,在对深圳港作分析研究的同时,有必要针对上海港的情况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以找出差距,学习借鉴其成功之处,推动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一、深圳港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1998年深圳国内生产值达1288亿元,人均GDP4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998年为460亿美元,进出口额为全国城市第一位。同时,深圳已把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业、高科技产业、区域金融中心作为深圳21世纪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另据广东海关统计,1998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额为1300…  相似文献   

4.
《水运文献信息》2006,(6):20-21
长江沿江地区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带。2004年沿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重庆及上海六省二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05.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53.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3645.3亿美元,经济发展形成了庞大的物流需求。长江干线货运总量2003、2004、2005年分别突破3亿、4亿和6亿吨大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速度23.2%。预测沿江地区物流需求、分析长江航运物流市场对指导长江航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地区之一.统计显示,2005年江浙沪两省一市以占全国2.2%的土地面积、10.5%的人口,完成了全国22.4%的GDP和38.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2005年完成GDP40781亿元,外贸进出口额5438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一、对外贸易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大好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国际货运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口岸为主要依托点,辐射中西南地区经济腹地,贯通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带,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2006年以来,受人民币汇率调整、国际贸易市场波动、贸易壁垒纠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市场没有达到预期增幅。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47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出口3473.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相似文献   

7.
一、外贸下跌形势严峻 今年5月份的进出口统计数字已经公布,出口额为207.4亿美元,比去年5月仅增长3.1%,比4月份减少了20.5亿美元,减少了10%。进口额为18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比4月份减少30.2亿美元,减少了14%。5月份的进出口额为396.3亿美元,比4月份的446.5亿美元减少了整整50亿美元。这说明今年对外贸易的波动幅度是很大的。六七月份会怎么样?这种下降的趋势是否会延续下去?从一些地区的外贸订单的减少迹象看,世界经济放缓的影响正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显示出来。要是这种趋势继续延续下去,那么今后几个月的外贸进出口额极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上海航运业及相关产业对上海经济贡献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运管理》1999,(10):21-25
一、研究的意义中央继作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新飞跃”重大战略决策后,又从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高度出发,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以“进一步开发浦东,使其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开发整个长江的关键”。本世纪末最后的三年是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1997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系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一、集装箱运输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流域形成了以三角洲为龙头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外向型经济体系,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1999年珠江流域内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省(区)航运腹地人口达6000多万,国内生产总值1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300亿美元(按外贸口径).  相似文献   

10.
长江外贸集装箱运量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预测的方法与思路1.1总体思路从分析长江流域的外贸货物运输发展状况着手,预测未来长江集装箱运量的发展趋势(涉及省市包括: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主要思路如下:1)腹地内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及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趋势;2)外贸的主要货种结构及外贸货物(按贸易价值)的适箱率;3)根据各地适箱货物结构的分析,确定每亿美元外贸额的集装箱生成量;4)运输价格及货物的装箱率相结合;5)未来外贸进、出口发展水平及外贸出口集装箱生成量;6)假定进、出口箱量大致平衡的前提下,估算近、远洋运量比例。1.2长江流域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步骤1…  相似文献   

11.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制度管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修制是学分制条件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高重修课的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重修时间、考试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重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教师、重修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海量 《中国水运》2007,7(3):139-140
本文从影响工程质量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了分析和调查,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四个参建主体在建设市场角色中存在的问题的进行指正,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自己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港口资源的整合现状,指出港口整合可以提升港口的形象和地位,也为区域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最后指出在港口资源整合中要避免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原则上说,承包商有索赔权利的工程成本增加,都是可以索赔的费用。但是,对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索赔,承包商可索赔的具体费用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哪些内容可索赔,要按照各项费用的特点、条件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谈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松志 《中国水运》2007,5(10):21-22
在水上运输过程中,因船舶超载运输而导致的沉船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遏制船舶超载,维护航行秩序,是水上安全监督工作的热点、难点。本文拟就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探讨船舶超载的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宁波船舶工业: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走锚船的受力分析,得到走锚船走锚时的运动轨迹。这对驾引人员在对船舶安全控制和港口管理人员对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海商法关于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的规定使船舶融资租赁人面临由于船舶特有法律制度带来的特殊风险,为防范此类风险,应该从对租赁物——船舶采取的一般民事保全措施或海事请求强制措施的角度入手,对于采用何种措施,实践界和理论界并无定论,争论比较大的法律问题便是"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对自己名下的船舶采用强制措施",本文指出:船舶融资租赁出租人可将租赁物作为财产保全请求或者海事保全请求的担保财产请求法院扣押相关证书,防止租赁物被拍卖变更产权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对公民知情权和宪法确认,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切身权益,是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基石,是构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M的GPS车载监控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GPS车载监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结合车辆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文介绍了基于ARM的嵌入式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SM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辆监控系统终端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车载端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车载端各细成模块及其在车载端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无界大气流场和有界水流场综合作用下的两相球空泡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这个模型研究了大气密度和流动对水面空泡溃灭压力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空泡收缩到较小时,空泡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可以使大气密度或流动对空泡溃灭压力的影响迅速增大,大气密度越小,溃灭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