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建立了地铁列车空调及车厢组成的整体模型,对新风阀和回风阀不同开度的50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变风量空调系统中送风量、新风量与新风阀回风阀开度、风机频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搭建了试验平台验证风量调节数学方程。建立的风量调节数学方程可以为地铁列车变风量空调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南京地铁2号线列车车门系统的结构与原理。列车在冬季运营时车门中间支撑出现尺寸收缩,导致中间支撑与丝杠由间隙配合变成过盈配合,妨碍了地铁列车车门的开关。使用Ansys建立了中间支撑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中间支撑的热应力变化情况,验证了故障源,提出了故障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CZJS/T 0022-2015《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信号系统接口技术要求(范本)》(试行版)中的紧急解锁功能需求,列举了目前地铁列车存在的3种紧急解锁装置结构.针对不同结构的车门解锁装置,设计合理的地铁车门安全联锁环路.通过对3种方案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得到最优方案,从而保障了地铁列车的运行性能及乘客安全,并提高了列车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4.
深圳地铁车辆客室车门电气控制电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地铁车辆运用的可靠性,客室车门控制继电器接在列车安全电路中.客室车门系统在电气控制方面容易发生"在断开司机主控钥匙时,打开的列车客室车门自动关闭"的故障,对其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上海地铁1号线某枢纽车站隧道火灾防排烟能力,分别对该站自然通风、开/关站台轨旁侧排烟风机(UPE)等机械排烟条件下,10 MW列车火灾时的车站烟气温度场、烟雾分布及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研究表明,火灾列车进入车站时必须及时开启车站排烟风机(SEF)、隧道事故风机(TVF)和轨旁侧排烟风机(UPE),方能使站台隧道内风速接近临界速度,基本消除站台隧道内烟气逆向扩散,同时烟雾限制在隧道局部且浓度较低,有利乘客疏散。目前该排烟机制下站台层部分楼梯口烟气温度仍偏高,风速未达到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应当引起运营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尺寸热烟试验方法在深圳地铁莲花北站至少年宫站区间隧道进行机械排烟试验,测试位置位于正线隧道与联络线隧道交汇处以及马蹄形隧道单洞双线与马蹄形隧道单洞单线的交汇处。模拟车头、车尾火灾进行排烟,相邻车站隧道风机进行辅助排烟,测试各种排烟模式,观察各种防排烟模式下的排烟效果;研究复杂线路交汇处隧道烟气运动、蔓延情况和设备的工况,并测量和记录风速等数值。实验结果可对隧道防排烟设计、火灾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列车中部着火且停在隧道内提供疏散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铁列车车门故障频发,引起运营部门关注。针对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车门调试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技术分析。实践证明,掌握车门调试中的关键点,可以减少车门故障的发生率,提高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地铁大都由司机瞭望车尾处光带是否完整来判断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空隙是否存在异物,该方法误检率高。本文结合地铁车门与屏蔽门之间空隙的特点,从系统性能、安装维护等方面详细比较了目前可能用于地铁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异物自动检测技术,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铁屏蔽门与车门间异物自动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检测准确率高、设备体积小、安装维护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地铁列车车门与乘客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所有的车门故障中,车门门锁位置行程开关的故障常见易发,时刻关系到车门的安全性,重点对车门门锁位置行程开关的故障进行探究剖析.  相似文献   

10.
地铁列车在ATO模式下运行,车门系统对地铁的安全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地铁车辆运营站距短,车门开关频繁,其工作状态对于列车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分析南宁地铁一号线车门系统在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给检修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CRH2型和CRH380A型动车组气动侧拉门有着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优点,但存在车门功能比较单一,硬件升级困难,越来越不能满足列车智能化的需求。文章基于原CRH2型动车组侧拉门的关键技术,重新设计了气动门的车门控制系统,并在原气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门控器等电气部件,通过电子门控器控制气动门的开关门动作;优化了车门的设计结构和控制逻辑,增加了网络通信、故障诊断和下载等功能,消除了既有气动门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功能单一问题。通过台架试验表明,车门达到了设计要求,保证了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安全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高速动车组的空调通风系统会对车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力差,而塞拉门的开启与关闭需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才能正常工作。针对无法开关塞拉侧门的故障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由于车内外的压力差引起,从而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优化,以保证侧门的正常开闭。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隧道活塞风对地铁屏蔽门的影响,通过分析活塞风形成机理,构建两车、两车站、三区间隧道的地铁隧道模型,利用滑移网格技术仿真模拟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引起的活塞风速度与压力,并提取所研究车站屏蔽门区域所受活塞风的压力值。通过对屏蔽门进行静力学分析,利用屏蔽门所受最大阻力来衡量屏蔽门开关能力。将仿真结果与南宁地铁1号线的实际故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工况下活塞风对屏蔽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仿真模型有效、合理,屏蔽门所受最大风压受列车运行速度、屏蔽门位置及风井布置模式的综合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屏蔽门故障诊断和智能运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地铁运营线路之间的旅行速度存在差异入手,分析影响旅行速度的主要因素及程度,包括平均站间距及最高运行速度、区间限速、列车运行等级、开关门效率、乘客乘降时间等,其中拟合了最高运行速度为80 km/h 的运营线路旅行速度与平均站间距之间的函数关系,为评价各线旅行速度的实际表现提供工具.最后结合运营线路旅行速度提升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大连快轨3号线列车客室车门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针对由车门控制电路的设计缺欠所产生的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可以杜绝车门控制电路的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在实际运用中因人为误操作造成客室车门打开的安全事故,提高快轨列车在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单轨交通环线轨道电路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市单轨交通二号线信号系统采用环线轨道电路,利用轨道环线向列车发送ATP信号并同步接收TD信号反映车辆的位置信息 在站台区利用开门环线向列车发送开门信号,控制列车开门时机。环线轨道电路的故障将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本文结合工程项目实际,重点介绍道岔区段、车站内轨道区段和开门环线重叠区段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17.
DC01型电动列车客室车门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和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上海地铁DC01型电动列车客室车门电气控制系统可靠性下降的问题,介绍了车门电气控制系统,分析产生车门电气故障的根本原因,从门控继电器、开门电路、车门限位开关等方面对车门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提高了门控系统的电气可靠性,有效降低了车门的故障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州地铁7号线列车正线行驶时客室噪声较大问题,通过噪声测试,分析车辆结构和轮轨状况等因素对列车噪声的影响,并从列车密封性、钢轨打磨、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开展列车运行噪声整治措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时客室噪声主要为轮轨噪声,通过钢轨打磨、列车限速、侧门密封性整改等措施可改善客室噪声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地铁车辆减噪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盾构隧道三维数值模型,在管片内侧施加特定速度和角度的列车脱轨撞击荷载,获取与被撞击块相连6颗螺栓所在位置的接头错动及张开量时程曲线。通过对比分析在撞击过程中不同位置接头的错动和张开量变化趋势以及出现的最大张开、错动量,揭示在列车小角度撞击作用下盾构隧道管片接头张开和错动特性。结果表明:在速度200 km/h列车斜向12.5°撞击作用下,各螺栓位置的管片接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开和错动,在撞击过程中各位置接头出现的最大错动量均远远超过实际工程中的限值;相对于管片接头的错动,撞击作用所造成的各位置接头平均张开量相对较小,某些位置接头在整个撞击过程中始终未发生张开。研究所得结论对盾构隧道的结构防撞和防水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列车在正线运行时客室门意外打开为顶事件,利用Isograph软件建立故障树和进行故障树分析,详细说明了以Isograph软件为基础的故障树分析过程和方法,并对故障树分析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故障树分析技术在轨道客车安全性分析、系统可靠性分析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