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道车辆关键部件的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某出口动车转向架构架垂向减振器座静强度对比分析结果,利用有限元应力应变方法、材料的S-N曲线和动力学模拟得到的载荷时间历程,对垂向减振器座疲劳寿命进行仿真对比分析,进一步对该减振器座作了结构改进。静强度分析和疲劳预测都证明结构改进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SS3B型机车构架裂纹产生的原因,采用ANSYS软件对SS3B型机车原构架和改进设计后的构架进行了对比强度计算,同时从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两个方面对构架进行了强度评估。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Hypermesh和ANSYS进行构架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利用Hypermesh建立了某机车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参照TB/T 2368-2005《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对该构架进行了工况定义和载荷计算,主要包括超常载荷工况和主要运营载荷工况。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计算和结果后处理,绘制了构架疲劳强度的Goodman图,完成了对该构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满足要求。该方法表明,利用Hypermesh与ANSYS进行结构强度仿真分析,简单、高效,适合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大型分析软件ANSYS,对越南动车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本文是参照构架材料横向焊接接头的Goodman疲劳极限图来考察构架的疲劳强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构架的强度不合格,为此对构架的优化设计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并对构架做了改进,经计算分析,改进后的构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现代有轨电车用动力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和技术特点,根据EN 13749—2011标准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构架进行了强度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构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转K7型转向架副构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转K7型转向架副构架质量为目标函数,以C级铸钢的静强度为约束条件,根据.TB/T1335-1996所规定的货车转向架部件强度的试验载荷,对副构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采用降低弯矩和变形量的设计方法,以提高副构架结构的静强度.优化方案副构架最大等效应力较原方案降低13.96%~34.69%,结构刚度和应力趋于均匀,副构架静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动车组设备舱结构在典型受载条件下的静强度,揭示典型动车组设备舱结构的薄弱部位;对比裙板弯钩过渡段加筋式与加厚式优化方案应力分布,提出提升裙板结构强度的更优设计形式;对比骨架结构腹板增厚前后应力分布特征,提出设备舱骨架结构改进方案;评定优化后设备舱结构静强度结果,为动车组设备舱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HXD1型电力机车转向架构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HXDI型电力机车转向架构架基本结构,并对构架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计算和试验,测试了构架线路动应力,总结了该构架结构设计特点,结果表明,构架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房山线地铁车辆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结构和性能。对构架、车轴、车轮、轴箱体、牵引装置等重要部件进行了结构强度计算分析,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仿真,此外,还对构架进行了静强度、疲劳强度试验,对整车进行了动力学试验,各项结果表明转向架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7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基本参数和技术要求,设计了有轨电车非动力转向架,详细介绍了非动力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型式。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构架进行离散,参照相关标准对其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及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构架局部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构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能够减轻自重,实现轻量化,在运行过程中车辆与构架不会产生共振等不利情况。  相似文献   

11.
构架强度对轨道工程车辆的安全性、牵引力及运行品质有重要影响。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在超常载荷、模拟运营与模拟特殊运营载荷工况下,对一种轨道工程车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评估计算与模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构架静强度、疲劳强度及模态满足TB/T2368—2005《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和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设计最高运营速度140 km/h地铁车辆转向架构架的结构,重点介绍了对转向架构架进行强度分析计算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载荷下的构架应力、主要超常载荷、不同工况下各种超常特殊载荷和各种运营载荷的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满足强度要求,并能满足使用寿命不小于360万k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有适用CL242型转向架的牵引梁结构,结合静强度计算及相关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指出了当前牵引梁结构的不合理性,并提出了5种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改进设计后的SS4改进型电力机车构架整体结构进行了静强度、疲劳强度计算和模态分析,计算结果均满足相关的标准规定和运营要求;对在段运营中出现裂纹的砂箱安装支座和摩擦减振器座进行了局部结构优化及强度计算,优化后,新结构的计算应力值大幅降低,满足了长期在线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某A型铝合金地铁车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 HYPERMESH 和ANSYS,对车体结构的静强度进行仿真分析,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车体静强度试验的测点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车体结构安全系数较低的位置主要集中于侧墙门角、牵引梁、蓄电池箱悬挂点等位置,试验测试值与仿真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数值偏差最大为 24.2%。通过对地铁车体静强度进行仿真分析,可有效避免车体设计时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种地铁车辆构架的三维模型进行了超常工况下的静强度计算,发现构架牵引拉杆座模型有较严重的结构问题,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文章基于计算结果和设计经验进行模型优化,优化后再次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复验计算,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使牵引拉杆座的优化方案达到预想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明  智鹏鹏 《机车电传动》2019,(4):67-71,111
为了使转向架构架的结构强度在设计阶段满足标准要求,将有限单元法和优化设计理论相结合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建立B型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依据UIC 515-4及EN 13749标准对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确定不满足标准要求的工况和位置。其次,利用APDL语言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基于Workbench的优化设计模块,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新的结构方案,并对优化设计后的构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最后,根据TB/T 2368—2005标准对构架进行试验,并与优化后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静强度、疲劳强度满足标准要求,并且与试验结果保持一致,说明转向架构架满足强度设计要求。同时,相比于按照经验进行方案优化设计,该方法效率较高,准确性更好,能够为其他轨道车辆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最新颁布的城市轨道车辆的强度设计规范VDV 152—2016,分析对比了VDV 152和标准EN13749中有关低地板车辆强度载荷的区别。基于VDV152—2016对某型100%低地板车辆非动力转向架构架进行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有限元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低地板车辆构架满足VDV 152—2016对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安全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限元分析理论及相关强度计算标准,提出一种构架静强度分析的通用方法。以某地铁转向架构架为例,建立构架计算模型,确定构架的载荷工况,将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进行静强度分析。该通用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在满足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计算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ZLA080-B0型转向架构架的受力情况和结构设计特点,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结构强度进行了计算,通过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试验对其强度进行了校核,其合理的结构设计为轻轨车辆转向架,特别是铰接式转向架构架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