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长沙市政府开放了一段约7.8km长的线路用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并发放首批4个种类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首批发放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涵盖智慧公交、智能驾驶乘用车、智能驾驶环卫作业车、自动驾驶重卡4种类型,分别发放给4家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的企业。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0月16日,全国第1张针对自动驾驶重卡的道路测试牌照在上海颁出。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上海图森未来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上海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将在上海临港地区投入测试。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工作小组根据图森未来提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结合第三方机构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的评估报告和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对其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条件符合  相似文献   

3.
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中,场景库搭建与道路测试一直都是其难点。文中对智能网联汽车功能的典型测试场景搭建及测试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分析智能网联汽车驾驶场景的来源,从典型驾驶场景中归纳出基本场景元素库,以场景元素库为基础实现测试场景库搭建;然后在PreScan中进行场景虚拟重构,进行自动驾驶功能模拟仿真;最后基于真实道路场景搭建对车辆自动驾驶功能进行实车测试。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开放道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测试开放道路四大选线原则,并构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开放道路的交通综合复杂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测试道路进行定量分级,进而提出差异化的车辆开放要求和测试时间要求,在满足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保障测试道路的交通安全,对各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开放道路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3部委于2018年4月12日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对测试主体、驾驶人及车辆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测试车辆应当遵守临时行驶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未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不得上路行驶。《管理规范(试行)》规定,测试主体是指提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组织测试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正处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应用的新阶段,产业化应用需求日益迫切,车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针对车辆产品安全的测试评估方法成为关注焦点。由于智能网联汽车及其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安全事件的偶发性,传统的高里程实车测试在效率、成本等方面难以适应自动驾驶测试评估的发展需要。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在汽车生产企业研发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与应用需要,通过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目标,对比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和实际道路3种测试方法的特点及优缺点,提出基于场景的 “三支柱”融合测试评估方法,为综合评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新闻     
正上海首次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报告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测试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上海共计开放243条、559.87 km测试道路,向22家企业、152辆车颁发道路测试或示范应用资质。测试企业、测试车辆、测试场景丰富度和示范应用规模均位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2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地技术要求(试行)》两份文件,通过评估的车辆才有资格进行上路测试。  相似文献   

9.
正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于2018年3月1日在上海发放。根据第三方机构测试试验和专家组评审,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推进工作小组审核通过,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获得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获得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资格。  相似文献   

10.
测试项目的理解和规划是使自动驾驶技术从研发阶段到具备一定规模的应用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国内城市和相关部门的智能网联测试管理办法等文件,介绍不同文件对测试项目的内容及要求。最后,发现不同文件中项目的要求详尽并进行概述,为自动驾驶车辆后续进行实际道路测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智能网联汽车在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必须要在真实交通环境中进行充分的测试,全面验证自动驾驶功能,实现与道路、设施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协调,这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智能驾驶是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抓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本文详细阐述了全球和我国智能驾驶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智能驾驶的优缺点。在分析国内外智能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为各地方政府开放智能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将支持无人驾驶发展,初期先可以在亦庄、北安河一带,设置固定路段和时间,允许无人驾驶车辆上路测试。日前,北京市交通委等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2个指导性文件,而这也令北京成为全国明确发布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规范的城市。根据新规,市交通委、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将选择第一批可用于实际测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道路交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对开放测试道路的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变得愈发紧迫。文中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具有随机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的特点,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人、车辆、道路、环境、云端五大因素和19个下属二级指标,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评价体系,使用层次熵权-可拓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成都市大运直联通道。结果表明,大运直联通道交通安全风险等级为Ⅱ级,最大关联度为0.010 1,整体呈低风险态势,与实际情况较为相符。该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安全评价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不仅是在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等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更是在各地建立了多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用以促进相关技术进步,支撑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本文从仿真测试和实车测试两方面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分析了典型测试技术应用案列,总结了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测试现状,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北汽:发布未来智能汽车规划方案在本届CES消费者展上,北汽发布了未来智能汽车规划方案,其中主要包括智能驾驶、汽车智能网联以及智能座舱三大部分。在智能驾驶方面,北汽将与百度展开全面合作,计划在2016-2017年实现量产具备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以及半自动泊车的车型(L1级别);2018-2019年实现量产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2020-2025年间实现量产L3以及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2025年  相似文献   

17.
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大势,通过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技术,以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为核心,应用深度学习、边缘计算以及领先水平的车路感知融合、车路云控协同等方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全出行链场景,实现无人驾驶在智慧道路、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的综合应用,为后续工程建设、产业化落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4,(11):44-44
<正>日前德国两大豪华厂商AUDI、M-BENZ在美国加州已经拿到自动驾驶车辆的生产许可,能够在一般道路上测试相关系统。因此BMW在日前宣布,已经计划开始在一般道路上进行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关试验,且地点选在中国大陆地区。对这些测试的相关计划,BMW表示,将在2年内打造测试原型车,  相似文献   

19.
环境测试是实现高级自动驾驶的重大技术问题,阐述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测试发展现状,阐明了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建设的必要性。深入挖掘国际上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建设项目提出的场景框架,然后提取场景框架中的环境要素,指出相应环境要素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影响。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的环境要素,并凝练了海南热带测试场景环境要素中的气候、交通和植被要素特征,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网联汽车热带测试场景,为高级自动驾驶实施落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正在扩展其全球创新网络到包括密歇根大学领导的公私伙伴关系曼城(Mcity),以推进网联和自动化车辆及技术。固特异将在曼城测试设施进行其电动和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进一步开发其智能轮胎和传感器的应用,并扩展其在轮胎网联管理方面的作用到道路、车辆并最终到消费者。为了产创建涉及轮胎的移动性解决方案——甚至超越轮胎——我们正在积极与关键的参与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