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量手机数据中提取居民活动的时空特征是大数据趋势下的新兴热点。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使用的是手机通话数据或者手机定位数据,并且许多研究缺乏相关验证,使得研究可信度不高。本文基于手机信令数据,通过3种方法对居民职住地进行识别分析,并对比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探讨通过手机大数据对于居民职住地识别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手机信令数据的通讯特征,提出了测度地下轨道交通站点客流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并通过基站识别软件实测数据来匹配轨道交通各站点与其进出口附近的地上与地下基站,确保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市为例,将手机信令测得的数据与IC卡数据相比较,结果显示,两者拟合程度较高,说明该方法测度轨道交通客流有效性强。进一步充分利用手机信令可准确识别轨道用户的优势,根据乘客在轨道交通系统内外部的活动信息,继续探究该方法在轨道交通乘客职住地分布以及各站点换乘客流量等方面的应用,为优化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大规模用户交通方式问题,多维度分析出行方式特征,提出结合主动学习和Tri-training的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以手机信令出行链为基础,将出行特征划分为距离、时间、速度、出行者属性等四类,并进一步研究多维度特征及其计算方法 ,基于有向无环图设计一种结合主动学习与基于Tri-training的半监督多分类支持向量机。运用HY市手机信令数据构建样本集并训练该分类器,与多种监督学习分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主动学习构造的富含信息的已标记样本集可以减少半监督学习的迭代次数,Tri-training半监督支持向量机可以通过大量未标记样本提升分类器准确率,结合主动学习与Tri-training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手机信令数据出行链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鹏  林航飞 《综合运输》2022,(5):14-17+33
理解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模式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提高城市空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个体活动模式挖掘成为近年城市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在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识别职住地的过程中,通常通过设置停留时长参数提取用户的驻留点,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因此,研究提出以非参数概率密度估计为核心的驻留点提取思路,以提高职住地识别结果的准确性。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西安为例对手机用户的居住地和工作地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性较高,能够为个体时空行为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探索城市群通道出行特征对于优化通道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取城际通道多方式、多时段、高样本量的出行特征数据,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城市群通道出行的原理,研究了通道出行特征指标提取方法。以成渝城市群中重庆至合川通道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了通道出行特征和时空规律。结果表明:重庆至合川通道平均出行总量为3.9万人次,出行强度为1.19,通勤出行占比为7.2%,私家车出行占比为84%,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早高峰。研究为城市群运输通道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规划的数据获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迪  吴兵 《综合运输》2023,(1):150-157
公共交通设施的供需匹配程度对整个交通系统的服务效率与服务水平产生极大影响。基于经济学中供需关系的理念,以上海市嘉定区公共交通服务设施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提出区域公共交通服务设施分布的供需平衡的评价方法。使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方法对公共交通服务设施水平和手机信令数据表征的出行人口需求水平进行供需匹配程度评价。使用区位熵进行匹配程度的空间分析。研究表明:嘉定区公共交通供需匹配较差,资源分配基尼系数不到0.3;从区位上分析,呈现出人均资源由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的情况。最后针对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分别给出具体建议,为各大城市内部及城市间的公交供需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城市交通规划的合理性,需要对城市交通需求进行更精准的预测。基于此,结合工程应用实践,从数据挖掘、需求预测模型参数标定、应用领域等方面阐述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方面的应用方法,以探索精确预测城市交通需求的途径,为城市交通规划及重点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旅游景区客流量淡旺季波动较大,难以指导景区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这一问题,文章从景区旅游轨道交通客流特点出发,采用改进的四阶段法进行景区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按照出行目的对景区间的出行分布进行建模;根据景区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费用等因素使用概率模型进行方式划分,得到景区最佳日客流量,并分配到轨道交通线上。该预测方法得到的客流量可以满足景区轨道交通的常态化稳定运营,并为景区轨道交通的规划决策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群空间出行流动塑造了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客观反映了城市间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本文借助手机信令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从出行分布、出行频次、出行走廊、跨市通勤视角出发,多维度定量测度长三角城市群、都市圈不同空间组织形态的城际出行需求特征。研究表明,上海都市圈依旧是长三角城市圈的核心组成部分,跨城出行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城际高频出行联系逐渐呈现的“圈层+飞地”形态特征。本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手机信令数据在城市总体规划、出行特征识别方法,以期用大数据手段助力提高城市群规划和管理的综合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彭丹丹 《综合运输》2018,(12):72-76
本文从旅游景区公示语日译研究现状出发,运用文献计量、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揭示旅游景区公示语日译研究的问题,并对旅游景区公示语日译研究提出避免刻板翻译、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用语习惯、加强译者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和强化监管等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交通对于旅游景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自然旅游景区的特点,明确自然旅游景区公路交通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景区群公路的规划理念及要求。  相似文献   

12.
赵普 《运输经理世界》2013,(12):108-109
2013年12月8日,由中国旅游报社和安凯客车联合主办的大型年度主题活动“安凯美丽中国行”在著名旅游景区一一安徽九华山圆满收官。来自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协会、安凯客车及安徽省内数十家著名旅游景区和安徽旅游客运企业等旅游相关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并就安徽旅游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推动安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旅游观光车的概念还不太清晰,许多景区是使用一般的普通客车或高档客车,在景区为游客代步。这一局面的改变,始于安凯股份公司自主开发的豪华旅游观光车成功进入九寨沟风景区,时为2004年6月。九寨沟是世界闻名的自然风景区,对景区内观光车的要求全面而严格。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景区的要求,从外形设计到配置等方面为他们量身定造。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性能都非常满意,目前,该景区已有100多辆安凯旅游观光车为游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旅游交通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毅 《综合运输》2003,(4):32-35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以2002年为例,全年国内旅游人数8778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7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2%和10.1%;全年境外入境人数979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和14.6%。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改善,而其中旅游交通尤为重要。所谓旅游交通,是指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所提供的交通基础设施、设备以及运输服务的总称,包括了进出景区的交通和景区内部的交通两种。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对近年来国内旅游交通发展的情况进行重点评述。一、进出景区的旅游交通…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公路运输量现行统计框架下,统计对象为本地籍营业性客货运输车辆完成的客货运输量,不能直接反映区域路网中普通公路上真实存在的运输量基本特征。本文以四川省为例,综合运用2019年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交调站观测数据、联通手机信令数据、人工抽样调查数据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统计分析四川省普通公路运输量规模、结构、分布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大城市快速路路网均衡性,以上海市为研究案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和百度API路径推荐,获取小区间出行需求期望,再基于小区间的出行需求期望从快速路网与地面路网的协调性、快速路网内部服务分担协调性以及各小区间快速路出行的可获得性三个视角对快速路网的均衡性进行分析,三个视角分别选取快速路出行绕行距离、快速路路网各路段的服务强度以及区域公平性作为度量指标,据此建立了大城市快速路路网均衡性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城际间旅游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对旅游交通系统的统筹发展与精细化管理十分重要。为了分析影响城际间旅游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内在原因,本文以成都东站旅客对城际旅游出行方式选择的SP(Stated Preference)调查数据为依托,建立多项Probit模型和混合Logi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旅客对城际旅游出行选择的偏好规律,并对各影响因素的边际效用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小汽车拥有、月收入等社会经济属性以及出行费用、出行时间、旅途风景吸引程度、交通枢纽到景区距离以及目的地停车服务能力5个特征属性的主观感知与游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决策显著相关;出行费用、出行时间和旅途风景吸引程度三个因素更受到旅客关注,可在最大程度上引起旅客对出行方式的转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解读景区交通核心特征基础上,剖析了景区交通面临的核心诉求,并指出智能交通对解决景区交通问题的必要性,紧接着从政府、市民等不同用户角度进行业务需求梳理以及派生的功能需求识别,最后提出景区智能交通指引体系建设要求及具体要点,包括整个体系建设目标,采取的智能指引策略,以及围绕上述需求实现的前端布点设施以及后台的系统功能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9.
景区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以服务内部游客出行为主,为更好把握景区外部的客流来源以及其与其他方式的换乘比例,研究提出基于游客出行方式链的景区中运量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从出行节点识别、客源市场分析、游玩时间特征等方面逐层研判出行方式选择,并在湖南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空轨项目中进行应用,为景区中运量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和运营组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很多游客发现,旅游出行越来越舒适了,自驾车可以通过专列托运到目的地,高速公路服务区增添了旅游咨询、订购景区门票等服务,到达景区后可以乘坐直升机在空中赏景……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力度越来越大。再加上,在共享之风的推动下,公路旅游逐渐有了自己的共享出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