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无人驾驶是未来出行的终极目标,而安全始终是无人驾驶车辆的"铠甲"与"软肋"。作为自动驾驶车辆的眼睛,传感器在其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创立于2016年的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驾科技MAXIEYE),是一家专注视觉感知技术创新的领先智慧驾驶产品供应商,秉持"Power to Sense感知的力量"的品牌标语,为智慧出行产业链提供丰富产品及场景化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在如今的汽车行业中,“自动驾驶”已不是什么新词,卡车行业也已轻松实现L4级自动驾驶级别。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商用车走在了乘用车前面,港口、矿区等半封闭区域已成为自动驾驶卡车探索商业化落地的起步场景。放眼全球,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可能仍需要较长时间。那么,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的实际落地到底还要多久?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真正在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卡车呢?想要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正受限于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水平和面临的复杂环境,自动驾驶在细分领域率先商业化已成为行业共识。这些细分领域具备环境封闭、线路固定的特点,例如:矿场就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封闭环境,有可能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最先实现商业化的场景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汽车行驶的场景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从而促使汽车从辅助驾驶向智能驾驶不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的引入,汽车智能驾驶功能越来越趋于实用,正在逐步实现向解放驾驶员双手、向车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代替人脑进行复杂驾驶场景实时响应的阶段发展;高阶复杂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则在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针对驾驶员实际驾驶感受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向车辆复杂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操作的方向发展。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换道超车功能开发,即通过换道条件的智能选择,使车辆以最佳方式自动完成换道超车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疫情的危机虽尚未完全解除,但也开始出现积极向好态势。近日,汽车行业也迎来两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小马智行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加速无人驾驶研发与应用;博世创业投资公司投资驭势科技,助力自动驾驶技术发展。2019年,自动驾驶行业进入所谓的"商业化元年"。经过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整个技术领域进入了战略收缩阶段,但在城市复杂场景的应用仍然难有大的突破。尤其对于L3及以上级别的自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汽车与人工智能愈加契合,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方面体现出的便利性更加显著。文章简要介绍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对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汽车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2018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以下简称CES 2018)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成功举办。CES一直是未来科技的风向标,作为黑科技的集大成者,自动驾驶汽车当之无愧是CES 2018上的最大热门之一,越来越多自动驾驶汽车的亮相,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的信心。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半导体公司等也纷纷围绕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车载交互等展示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当前,自动驾驶硬件以趋于成熟,等待的只是大规模的量产以及软件算  相似文献   

8.
正1车联网发展背景1.1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指出,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以"无缝驾乘,智领自动驾驶的美好未来"为主题,大陆集团在2019年中国技术体验日上展示了面向自动驾驶的前沿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随着"无缝驾乘"中国研发活动的深入,大陆集团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市场对于高度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需求。对于未来出行,大陆集团提出无缝驾乘理念,通过高速公路自主巡航、自动代客泊车和自主驾驶车CubE,来满足不同场景  相似文献   

10.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道路测试,科学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试评价体系需要完整的测试场景做支撑。高速公路场景作为L3级自动驾驶的典型应用场景,相关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场景亟需明确。文章通过对L3级自动驾驶高速公路道路测试场景来源、场景分类与要素、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等分析,结合L3级自动驾驶高速公路应用场景,从自动驾驶车辆应急处置、人工介入能力和综合驾驶能力等方面,提出L3级自动驾驶高速公路道路测试场景及测试项目,为后续道路测试评价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9月20日,在由中国工信部和日本经济产业省共同主办的第2届中日智能网联汽车官民论坛上,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设计师郭立群介绍了中国商用车行业,特别是一汽解放卡车在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与应用现状。作为解放新一代重卡J7的首席设计师,郭立群表示:"我认为在自动驾驶方面,商用车还应该是率先落地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12.
<正>智能驾驶是人工智能在汽车上的应用场景之一,其在物流运输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驾驶将为物流运输带来更加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服务,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智能驾驶利用传感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感知周围环境,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处理数据,实现车辆的自主驾驶,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3.
黎明 《商用汽车》2021,(9):49-49
目前国内对电子后视镜的研发及应用均处在探索阶段,其应用作为对传统光学视镜的有益补充(辅助驾驶部件),或自动驾驶车辆的传感和控制部件。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企业可以生产电子视镜系统(CMS)及相关产品,例如锐明技术、豫兴电子等企业,其生产的产品相比国外产品性价比较高。锐明技术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商用车安全及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相似文献   

14.
正自动驾驶汽车的快速发展,冲击着基于传统汽车产品属性、使用方式构建的既有监管体系,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现有准入体系不适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情况。为加速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欧美日等国家或地区开展了路径不一的探索工作,能够为我国创新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正区块链是把加密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P2P传输技术、智能合约技术融为一体的融合式创新,对汽车行业而言,眼下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自动驾驶,每一个自动驾驶汽车都是一个交易节点,加密技术能保障信息安全,分布式账本和P2P传输技术保障了网联汽车的联网和安全性,而智能合约技术正是人工智能决策的用武之地。事实上,不仅自动驾驶必然会借助区块链技术思想,即使当前的车联网和智能硬件,也必然会借  相似文献   

16.
<正>欧拉R1女神版作为欧拉品牌多版本化战略的开山之作,搭载了包含AEB自动刹车功能的智能前视系统,是国内首款具有自动驾驶技术的电动小车,为国内电动小车自动驾驶时代拉开帷幕。未来,欧拉品牌的产品还将全面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并实现量产。"智行城市游"是欧拉展台上的"最强黑科技"。由长城汽车牵头,充分整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中自动驾驶技术则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重要应用,自动驾驶技术的主要目标是让汽车可以自主行驶,减少驾驶人的驾驶疲劳,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需要依赖于感知系统、决策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其中,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承担着让自动驾驶汽车“看得清”的任务,其研究和发展将影响自动驾驶汽车落地进展。  相似文献   

18.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之前的测试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精度测量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式,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驾驶模拟器运用到研究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已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拟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检测,通过组合虚拟驾驶场景的背景车辆、行人、交通灯、建筑、指示标牌等元素,研究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驾驶场景的联合应用来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了典型的交通场景,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和背景车辆的实时交互,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可以高度拟合人类驾驶体验,驾驶员通过驾驶模拟器控制背景车辆能够很好的模拟现实中的驾驶行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丰田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对于相关的新技术难免"保守",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慢人一步"。但至2005年开始,丰田展开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一路高歌猛进,并承诺到2020年投入10亿美元用于开发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在2020年前后研发出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自动驾  相似文献   

20.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电脑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在20世纪已有尝试,21世纪初呈现出接近实用化的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人为主动干预下,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