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发展格局,一方面,跨国汽车企业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自主派系的企业.加速推进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市场。这种形势.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之间的争斗,因为.在众多跨国汽车企业中都已经走上中外合资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久陵 《轿车情报》2012,(7):16-19
北京车展成了内资企业自主品牌集体盛装出演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们已难觅“模仿秀”的形象,很高兴地看到自主品牌不仅在本身造型。而且在动力配置、新能源开发,以及车联网技术应用有了巨大进步。上海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吉利控股集团、长城汽车、华晨汽车、江淮汽车等国内乘用车厂首次展出了一批新车型。这些车型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应该承认我国的汽车设计和研发在近几年有了不少的进步.诞生了许多自主品牌车型,并成功地进入了海外市场。目前正在为开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作先期准备。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承认目前我国汽车设计研发主要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种是各种合资企业其新车型基本谈不上什么设计研发方面的需求。说得好听一点,就是“适应性开发”,说得难听一些,就是“图纸国产化”.以便发到配套厂仿造。有的干脆全部照搬.连零部件厂都搬来国内:另一种情况是当前“风起云涌自主研发”的民族品牌汽车。这种“自主研发”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把一些引进车型外型局部改变,发动机采用国产,其它基础零部件采用测绘仿造:第二阶段,委托国外设计研发机构,车身造型是全新的。说起来是合作开发,但实际情况是参与程度不可能很深。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自主品牌轿车更富吸引力实际上正拷问着每个自主汽车制造商。北京车展上出现了这样一个趋势,就是众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将推广点集中在汽车产品的数字开发上,希望通过充满科技感的表达方式来改变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旧有概念。  相似文献   

5.
《时代汽车》2011,(8):108-108
汽车在诞生之初,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是通过汽车大赛来定义品牌的技术和品质。中国应该有一个汽车耐力和速度结合的赛事…激发各厂家在技术创新和品质保证的投入,并能展示自主品牌的技术实力。开始只有自主品牌参加,待水平提高后让合资们进来,然后让他们趴着出去。(董海洋)  相似文献   

6.
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具备一批强势自主品牌是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现状、发展前景,提出一系列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申城 《世界汽车》2005,(8):74-76
作为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开创者.一汽解放品牌承担着巨大的象征意义和表率作用。面对我国卡车市场纷繁复杂的发展格局和众多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部分业内人士也对解放自主品牌的未来表示出担心与忧虑。让人欣慰的是,解放品牌并没有在空前严峻的市场格局中止步不前,在经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中.“解放”不负国人的希望,续写着自己的神奇:跻身于国际三大商用车品牌之列.成为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2004年以销售19.8万辆的业绩位于国内同行业首位;  相似文献   

8.
《时代汽车》2008,(10):62-62
据新浪网9月12日消息.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即将插上翅膀,其乘用车公司的临港工厂即将于本月17日正式启用,届时.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自主品牌荣威550将在这里驶下生产线。该工厂可达15万辆的年生产能力也使上海汽车为自主品牌的飞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业内认为.上海汽车乘用车公司产能扩张是必然的选择。据了解.早在整车厂之前,  相似文献   

9.
广文 《汽车导购》2005,(8):84-85
众所周知,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了残酷的市场寒流,轿车首当其冲,SUV也未能幸免,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不少民族品牌产销量下降。于是有人认为,自主品牌不会成气候,理由是这些厂商研发能力有限,缺乏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于是,长城、奇瑞、吉利等一批国产新车就显得更加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4,(12)
车展期间,玲珑轮胎杯“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结果揭晓,本届评选活动入围车型条件为由中国自主品牌厂家生产、品牌完全归中方所有,在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10月30日期间上市的轿车、SUV、MPV等乘用车产品。作为唯一以中国汽车为主角、专门为中国汽车而生的“爱我中国车”年度车型评选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坚持专业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坚持企业免费选送车型参与评奖、用实力说话的原则,不仅见证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每一次进步,也向公众展示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最佳阵容,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的重要推广平台。  相似文献   

11.
刘鑫 《商用汽车》2006,(7):62-63
自主品牌是汽车制造企业的灵魂,更是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不可否认,在汽车工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下,中国汽车企业只有不断创建和发展自主品牌,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肩负起振兴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2.
雅坤 《世界汽车》2009,(10):44-47
诞生于1919年的宾利汽车到今年正好迎来了90周年纪念,历经几十载车坛磨练.宾利汽车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它那骨子里的贵族血统。原来独立运营的宾利汽车曾被劳斯莱斯收购,后来劳斯莱斯又归属德国宝马集团,从2003年开始,宾利品牌归德国大众汽车所有,原来与劳斯莱斯的亲密无间变为现在的各为其主。市场的竞争是促使品牌发展的催化剂,宾利汽车没有因为股东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血统。2009年8月.为了进一步增强品牌竞争力.宾利推出了一款全新轿车——Mulsanne。  相似文献   

13.
每周新闻     
转眼本刊已出版第52期。时近2006年年末,我国入世已经五年了,在此之前,空喊“狼来了”也不止五年,真的“狼来了”反而没有了入世的感觉。五年过去了,中国汽车工业不但没有被“狼”吃掉,反而诞生了一大批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蚕食合资企业产品市  相似文献   

14.
吴迎秋  崔兆斐 《车时代》2010,(10):18-18
说到底,争议反映出来的是对自主品牌汽车的认识问题。这几年,奇瑞、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企业发展很快:试验技术中心,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长城不断扩展海外市场….这些事实都已经证明,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开始成为无法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15.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定打开一扇窗。近年来,海外市场为受困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打开了一扇扇门窗,但如今,又一扇窗正在消失:俄罗斯有关部门日前正式停止批准国外汽车企业在俄设组装厂,多家自主厂商的建厂批文将无望获批,更多正在期待进入俄罗斯的自主厂商也将重寻他途。下一扇门在哪儿?这已成为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对的根本性前途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关总署汽车整车企业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5月乘用车出口202,236辆,其中,自主品牌出口168,856辆,合资品牌出口33,380辆。当前,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的挤压下,国内外市场腹背受敌的格局已经形成,出口竞争态势更加严峻。如何在这样的处境中保持快速发展,实现突破,是自主品牌将要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张瑞  徐明 《汽车与配件》2006,(28):30-33
江铃的陆风为中国汽车进军欧洲市场吹响了号角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开始了进军欧洲市场的艰难破冰之旅。华晨中华,上汽、长城、奇瑞等一大批中国自主品牌汽  相似文献   

18.
市场     
《车时代》2011,(12):232-233
最近,压力好大! 近来,自主品牌着实有些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8月汽车销售情况,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汽车依然陷入泥沼,未能走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的阴霾。8月,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2.86%,而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3.96%。对此,  相似文献   

19.
<正>8月2日对于中国的汽车工业来说,也许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民营企业吉利通过交割资产,终于完成了对于世界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收购的所有法定程序。至此,中国汽车史上规模最大的海外并购案尘埃落定,首家中国汽车跨国公司就此诞生。有着13年历史的吉利在等待数年之后,终于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改变者,彻底成为了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的新主人。  相似文献   

20.
一通  刘杰 《轿车情报》2005,(6):60-64
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众多国内自主品牌新车的集体出展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民族品牌汽车振兴的前景。在激动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自主品牌新车到底怎么样?能否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期望?能否使自主品牌汽车扬眉吐气?我们的试车小组在车展之后即测试了——华普亲兄弟2005款飙风和海迅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