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力发展我国市郊铁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翠云 《中国铁路》2002,(1):47-48,59
在分析我国市郊铁路现状及存在设备阵旧,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发展市郊铁路是现代化大城市客运公共交通和铁路自身的要求,从自身优势,客流,假日经济等方面阐述了发展市郊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未来城市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市郊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现有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功能与局限性出发,在对比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市郊铁路在大城市郊区公共交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应从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资金筹措等方面来发展市郊铁路。提出了发展我国市郊铁路的建议及设想。  相似文献   

3.
市郊铁路--一个亟待重新认识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剖析了导致我国市郊铁路比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迟缓的因素,并借鉴巴黎成功运营市郊铁路的经验,提出应转变观念,重视市郊铁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依据,结合大北京地区的发展构想,提出了重振北京市郊铁路的有利条件;分析了北京市郊铁路在北京地区的功能定位;指出了北京建设现代化市郊铁路网络应具备的技术条件,最后提出了北京市郊铁路规划建议以及近期利用北京铁路枢纽既有铁路线路富余能力,开行市郊列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铁路市郊旅客运输在中国铁路客运中占有重要地位,曾经辉煌一时。当时的市郊列车数量与市郊客流已占到旅客列车数量和铁路旅客发送量的1/4,但到90年代,铁路市郊运输开始走向低糜,时至今日,跌到了低谷。对第五次铁路大提速后的新运行图的统计表明,全路带有市郊性质的旅客列车只有47.5对,只占全路开行旅客列车1182.5对的4%。随着中国人口城市他进程的加速,以及郊区他的逆向过程的出现,中国市郊铁路势必成为解决城市客运交通的有效方法之一,应当引起关注予以复兴。现重点讨论市郊铁路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地位与作用,功能定位,中国发展市郊铁路的有利条件,中国市郊铁路发展策略及其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市郊(城市)铁路应该有一个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城市交通概况及发展我国市郊铁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我国市郊(城市)铁路需要有一个数量物质量的大提高,并阐明了市郊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及4点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北京发展市郊铁路客运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北京发展市郊铁路客运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北京铁路枢纽主要站线技术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北京近、远期发展市郊铁路的基本构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分析现有市区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利用铁路系统发展市郊铁路的意义.结合西安铁路枢纽规划的具体特征,分析了利用西安铁路枢纽内的既有铁路系统发展市郊铁路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郊铁路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以大城市通勤客流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的快捷客运轨道交通方式。但市郊铁路建设成本较高,如果能够利用既有铁路资源满足城市内部交通需求将一举两得。本文以石家庄市为例,分析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开行市郊列车的适应性和可行性,为后续城市开展和利用既有铁路承担市郊客流的研究提出借鉴。研究结论:(1)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是发展市郊铁路的主要形式之一;(2)符合条件的城市应充分考虑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市郊铁路;(3)利用既有铁路的研究重点是分析铁路的能力适应性、路由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市郊客流流向的吻合性、乘客的便捷性等;(4)对石家庄既有铁路及地方铁路进行改造升级后,开行市郊列车是可行的,可以实现"城铁双赢";(5)本研究结论可供市郊铁路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地铁与市郊铁路的有关扶持政策,提出了我国发展市郊铁路的政策建议,指出采了全方位抚是发展我国市场郊铁跌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东京都市圈市郊铁路的具体情况,包括路网规模、市场定位、技术特点、线网格局、运营方式,以及市郊铁路与东京都市圈城市化进程、产业经济、人口迁移发展的相互关系,分析市郊铁路的盈利能力,并针对我国市郊铁路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中心城区与郊区或中心城区与卫星城之间,以大城市通勤客流为主的短途旅客运输的快捷客运轨道交通方式。本文对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其线网规模、车站分布、运营特征、供电制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特点,为我国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论:(1)市郊铁路可采用国铁制式或城市轨道交通制式;(2)可利用既有铁路通道或改造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3)运营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投资建设主体;(4)市郊铁路应采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模式;(5)政府应建立对市郊铁路的补偿机制;(6)本文研究结论可供市效铁路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型市郊铁路系统加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市郊铁路运输近年来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指出市郊铁路运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市场需求增大,发展市郊铁路运输应成为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应发挥自身优势,加盟城市轨道交通文章对构建新型市郊铁路运输系统,促进市郊铁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市郊铁路技术特征研究及广深线方案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大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或郊区化进程中,为解决大规模、长距离的出行需求,产生了一种提供由中心区到郊区城镇或副中心区的市郊铁路客运交通服务,并发展成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市郊铁路产生的背景及技术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广深市郊铁路的技术特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郊铁路是世界大都市圈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对我国铁路客货运输需求、铁路与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关系以及铁路设施建设布局特征的分析,指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公交化市郊列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从发展转型、设施优化、路径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铁路更多参与城市交通服务、改扩建既有铁路设施、利用既有与新建并重、创新路地合作机制等市郊铁路发展建议,以促进市郊铁路与中心城市、都市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谈市郊铁路发展及其运营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组团式大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谈市郊铁路在大城市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市郊铁路特点及其客流分析,从运输组织、票务服务、一体化换乘等角度探讨市郊铁路的运营策略,为市郊铁路的规划及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增加通勤铁路投资;悉尼通勤铁路网;阿德莱德路网;墨尔本市郊铁路网;珀斯市郊铁路网;布里斯班市郊路网;米兰发展四通八达的地铁网;那不勒斯和布雷西亚的新地铁;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对比东京、巴黎、伦敦等典型世界城市扩展和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找到我国许多城市存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结构不合理,二者都与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规划和发展严重滞后有关。本文呼吁扭转有些城市"先城内地铁后城外市郊铁路和城际铁路"的思想,在重视市内地铁、轻轨规划建设的同时,及早规划和建设市郊铁路及城际铁路。研究结论:(1)市郊铁路除提供交通运输服务外,更重要作用是支撑城市人口、资源、产业聚集和扩散,引导和支撑城市布局、结构调整优化,与城市发展互相促进;(2)东京、巴黎、伦敦等城市市郊铁路先于地铁出现和发展,线路长度占市域铁路总长的约90%;(3)市郊应尽量通过或伸入市中心,与地铁有机衔接;(4)我国城市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滞后,市郊铁路及城际铁路更滞后;(5)我国有些城市规划单条地铁过长、地铁总量过大,而市郊铁路规划过少,轨道线网结构不合理;(6)我国城市要借鉴巴黎等世界城市特别要借鉴东京的有益经验,抓紧补齐市郊铁路及城际铁路建设的短板。  相似文献   

19.
市郊铁路作为一种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在支撑现代化都市圈发展、提高地区综合交通承载能力、保障远距离通勤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市郊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一直是北京轨道交通工作的重点。系统分析北京现状市郊铁路的运行特征,挖掘影响客流效益重要因素,分析得出线路起终点设置区位、站点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衔接关系、以发车频次为代表的轨道服务水平等主要因素;并从城市功能布局、运营服务模式、网络衔接关系等方面,借鉴国外典型城市的市郊铁路发展经验。在基于对未来北京人口就业、城市功能、空间结构等发展宏观问题的战略分析上,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郊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从市郊铁路发展路径、城市功能布局、网络融合形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北京市郊铁路规划提出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20.
市郊铁路——北京轨道交通中急需发展的运输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市郊铁路的作用及优点,介绍了国外现代化大城市的市郊铁路网状况及北京市郊铁路的状况。近年来北京的城市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市区范围扩大,城区人口逐渐减少,近郊人口猛增,城区与近郊之间的客运量激增,指出加强北京市郊铁路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北京交通拥挤状,并会促进北京市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