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汽车由于环保和经济的要求,发动机采用了高压缩比和稀薄混合汽燃烧技术,所以对点火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足够能量的火花和正确的点火时间是保证发动机良好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检测点火系统故障的有效手段,就是使用示波器分析点火波形。点火波形分析分为次级点火波形分析和初级点火波形分析,最常用的是次级点火波形分析。观察次级点火波形,使维修人员能从细微处分析车辆的运行状况,确定点火系统本身,发动机机械部分和燃油系统是否有故障,从而确定修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丰田佳美2.0L轿车装备的3S—FE型发动机采用微机点火系统。微机点火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各种负荷情况控制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加速性能、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等都达到理想状态,而且点火性能一直恒定不变。点火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要排除故障,必须对微机点火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徐专政 《摩托车》2013,(4):89-90
应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广大会员的强烈要求,泰昌摩托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经过长时间的摩配市场调研,与大型企业联合进行了长期的科学实验和技术改进,最新推出了工艺精良,电路设计考究,适合绝大多数国内摩托车维修行业从业者使用的新型摩托车一体化高能直流电子点火器——多能勇士。现就这款一体化高能直流电子点火器的特点向大家进行简要说明。从以上基本技术参数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重要信息,多能勇士具有良好的启动性能,发动机只需达到150r/min,点火系统就能够连续产生强烈的高压点火电火花,使发动机启动着火。发动机的点火提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采用“无触点直流点火系统”的摩托车越来越多。特别是“晶体管电感放电式点火系统”,具有点火能量大、点火提前角控制精确、混合气燃烧完全、发动机热效率高、动力性强的特点。然而,由于使用、保养不当,采用“无触点直流点火系统”的摩托车,有时会出现“因紧急熄火开关内部接触不良,使高压电火花强度不够,导致发动机不易启动甚至不能启动”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故障,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通过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流的电压,即可发现“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的输入电压低”、在蓄电池正极与点火线圈初级线圈之间有不应有的电阻值。  相似文献   

5.
宝来1.8T轿车采用直接点火系统,其点火线圈和输出放大器组装成1个部件,每缸1个点火线圈,安装在各缸火花塞上方,点火系统的电路如图1所示。该点火系统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能量传导损失及漏电损失极小,没有机械磨损,而且各缸的点火线圈和火花塞装配在一起,外部用金属包裹,大大地减少了电磁干扰,使发动机点火更加安全可靠,可以保障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正常工作。发动机工作时,ECU按各缸工作顺序向点火控制模块发出点火信号,点火控制模块内相应的晶体管截止,使对应气缸点火线圈一次侧线圈电路断开,在二次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已被压缩的混合气。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测试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JQ系列发动机点火系统测试中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分析了各种主要的数据处理技术应用于点火系统实时测试时的优缺点及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COP独立点火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中高档汽车发动机上(如奥迪A6、马自达等)。作为一种新型点火控制形式,它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点火能量和燃烧时间,在结构上,取消了分电器和高压线,各缸的点火线圈和输出放大器集成在一个部件上,每缸分配一个点火线圈。虽然这样的结构相对传统分电器式点火系统较为简单,但是在诊断方面却更为复杂了。对于间歇性点火,不仅检修内容繁琐,而且所需时间较多。COP点火系统快速探测器的出现,给维修人员带来了很多方便,在检修的时候,只要在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或者起动发动机的瞬间将工具放置到点火线圈附近,通过红绿二极管的状态,即可判断出点火线圈的好坏和点火性能,大大缩小故障范围,为诊断COP点火线圈的故障提供了一种非常快捷的诊断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都是通过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从而实现其正常运转。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运行直接影响到发动机工作性能,如果发生故障必然会对汽车正常运行产生危害。对此,以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汽车点火系统构造,总结了几种常见故障问题,然后结合某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故障检测效率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某汽车点火系统诊断与维修水平,同时也为同类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问题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设计出基于爆震控制的煤层气发动机无分电器独立点火系统,该系统以爆震信号为实时反馈,采用开环和闭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精确地控制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性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对汽油发动机电控点火系统的分析与探讨,该系统对发动机的空燃比和点火时间能够进行准确的控制。点火系统采用微机控制可以具体分析发动机运行中的各参数,并进行综合处理,使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达到最优值,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要求,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使发动机在最优的状态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单片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实现对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精确曲线控制,从而使发动机工作在最理想状态,并用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所测速度和里程。改变了传统点火方式中点火时间不能随转速进行曲线控制,不能得到最佳点火点、不能使发动机在任何转速情况下都能发挥良好表现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点火线圈将车用蓄电池中的直流低电压转换成高电压,并提供给发动机使气缸点火。在摩托车电气电路中,点火系统的点火线圈故障率较高,容易产生点火线圈内部短路、绕组问相互击穿、高低压线圈间断路等故障。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摩托车上,传统的点火装置一般采用分电器点火。由于点火时间须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点火提前,有的在分电器上设置了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有的设计了真空点火提前装置,来满足发动机点火提前的需要,以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位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晶体管点火被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上。由于晶体管点火具有无触点、火花强、故障率低等优点,因此在汽、摩上被广泛推广使用。在晶体管点火系统中,没有像  相似文献   

14.
磁电机无触点电容放电点火系统(CDI)发生性能故障(见图1),发动机就会熄火或不能起动着火。维修点火系统时,需对点火系统中的充电绕组、触发绕组、电子点火器、点火线圈、点火开关等零部件进行检测,确认其技术状态良好与否,以便分析、判断、确认故障疑点。  相似文献   

15.
简要论述了用分电器控制点火提前角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微机控制的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组成和控制原理。重点分析了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对改善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汽油机点火系统电子控制的核心问题是点火提前角电子控制,即点火正时。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增加点火提前角,即提前点火,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是会增加HC、CO和NOx排放,并可能造成爆震。所以,现代电子控制发动机都对点火正时实行电子控制。而且,越来越多的汽车发动机开始采用无分电器点火系统。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LJ276QA发动机直接点火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慧玲  吴元杰 《汽车电器》1998,(4):10-12,15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产LJ276QA发动机点火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采用直接点火系统(DIS)的点火方案,建立了直接点火系统次级电压特性的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该发动机直接点火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系统主要参数。本文的设计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其它汽油发动机直接点火系统的设计,也可作为电喷系统点火问题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天然气发动机稀燃难于着火稳定运行的实际问题.在作者前期对稀燃快燃发动机能量叠加点火系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气发动机运行工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技术平台的天然气发动机稀燃快燃点火控制系统,分析了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天然气发动机稀燃点火控制的可行性,开发了天然气发动机点火控制电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天然气发动机稀燃点火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电路设计及其控制程序设计。最后,利用Keil软件技术开发平台,对控制程序进行了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天然气稀燃快燃发动机点火系统控制原理正确,点火控制方法有效,所研发的天然气发动机稀燃点火控制电路与控制程序.能够满足天然气稀燃快燃发动机对点火控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韩英 《汽车技术》2000,(11):39-40
富康轿车TU32/K型发动机采用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该系统将点火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点火信号传输到点火器进行放大、整形,以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断,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介绍了点火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点火器的结构原理与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一台6105Q柴油机改造为点燃式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对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过程中配用了不同形式的天然气供气系统及点火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供气方式及点火系统的不同对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大影响。该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电控多点燃气喷射技术及电控点火技术时,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排放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