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部交通科技》2012,(10):I0003-I0004
“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与处置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通过验收 10月12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一期项目“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与处置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于2008年由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共包含七个课题,以集成创新为手段,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旨在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减少交通事故伤亡,初步构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4):28-31
以控制道路交通事故为核心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需要包括专门机关在内的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工作,也需要全体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它既需要道路交通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又需要真抓实干,切实把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它既有从宏观上进行预防的问题,也有从微观上进行控制的问题.宏观预防办法中有微观控制的成份,微观控制办法中也有宏观预防的因素.就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控制问题作一宏观预防与微观控制的划分,并作些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人物名片:方守恩——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分中心主任,兼任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总体专家组组长,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全国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专家组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分会理事、城市道路与交通技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每起道路交通事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重大的伤害和损失,而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分析判断道路交通系统中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以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机动车驾车人发生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驾车人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驾车人只要做到以下四点,就可以确保安全驾驶车辆。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交通运输活动日益频繁,人流、货物出行更为便捷。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持续恶化,交通事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我国连续数年成为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何创造良好交通环境,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国近一段时期内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现有的研究表明,编制、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是较为有效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发生机理是认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交通事故预防和改善交通安全的基础。文章以道路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成过程,将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分为驾驶行为差错类事故发生机理、外部因素突变类事故发生机理、综合性事故发生机理三类,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图,同时结合国道109线兰州八盘村路段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发展,机动车迅速增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02年,全国共发生773137起事故,造成109381人死亡、56207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2003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全科学中事故致因和风险管理理论互相独立,安全工作中对于事故、事故原因、危险、风险、危险源、风险源、隐患的含义和关系认识不一致的问题,本文将双重预防机制的理念运用到道路交通安全领域。通过词义解析和相关标准的分析,归纳上述概念的内涵,辨析隐患的本质,提出基于安全约束的事故致因模型来阐述道路交通事故双重预防机理。结果表明:危险是客观状态,风险是主观评价,隐患的定义为安全约束的失效,隐患的本质为系统所产生的意外的、不合人意的涌现;风险管理本质上是假设事故发生的情形并设计安全约束,隐患排查是对风险管理的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双重预防机理可以将事故致因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因素探索,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即人的因素,提出了安全行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通安全现状及国内外交通预警发展现状的分析,阐明建立交通事故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分析了基于人、车、路、环境四要素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根据交通事故预警系统设计原则和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采用相关理论,选用合适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建立了交通事故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驾驶员预警子系统、车辆防撞预警子系统、车辆状况预警子系统、道路安全预警子系统和交通气象预警子系统。  相似文献   

12.
Since 1995, four presidents have granted six traffic violation pardons in Korea, and 24.6 million individuals have been the beneficiaries of these pard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how costly traffic violation pardons are by finding out the effects of traffic violation pardons on traffic accidents, and then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costs caused by traffic violation pardons. Traffic violation pardons have the effect of raising traffic accidents by 4.3% and 3.6% per year and the economic costs of traffic accidents by 4.2% and 3.5% per year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after the pardons are granted.  相似文献   

13.
弯道诱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安全关乎我们的切身利益,其诱发因素颇多,而弯道是交通安全事故高发地。文章从汽车行驶特性、不良视距、会车超车等方面入手,分析弯道诱因与交通安全事故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基于GPS、GIS信息系统工程的智能交通预警思路,为交通安全控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西部多条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情况,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典型安全事故及原因,提出了基于车速限制、车道限制、照明控制与交通安全设施的安全对策,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相比于一般交通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及其影响机理会有所差异,本文旨在研究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收集2014至2018年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从驾驶员行为、车辆状况、道路线形和时空分布方面对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关联规则技术深入挖掘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因素的影响机理。从人、车、道路和环境四个方面,重点讨论了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两因素和三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公路在我国的交通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对我国的经济贡献巨大。近年来,公路的损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公路的损毁导致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本文对公路设计中的缺陷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定可行的解决措施。这些解决措施对公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因施工误差、运营中的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现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线不合规范要求的情况,提出了利用机载LIDAR技术,在不干扰交通的情况下获取现有高速公路的三维数据,并通过平纵拟合设计实现对现有高速公路的路线指标评价,以发现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当前山区公路长坡路段普遍存在多发事故的现状,以国内数条山区公路为实例,通过勘察、调研以及对重大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及案例研究,发掘山区长坡路段安全隐患中的若干关键问题,探求其中的要点和规律,提出一系列提高长坡路段安全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s contributes to CO2 emissions. Generally, more efficient and prompt responses to accidents lead to reduced traffic congestion as well as CO2 emissions. Here we assess the CO2 emissions impacts of freeway accidents, applies an existing model to capture spatio-temporally congested regions caused by freeway accidents. A case study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2 emissions impacts of 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model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