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从2004年开始接触汽车行业,转眼间已经快10年了,人生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回想起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人生的经历,不由得感慨万千,思绪一下子将自己拉回到了过去……兴趣吸引我学修车记得我刚刚毕业的时候,不知道做什么好,那个时候对车挺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2.
袁娜 《摩托车》2005,(10):23-23
对摩托车,我别有一番很深刻的感情,我还记得我家的第一辆摩托车,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上小学的时候,那阵儿我们当地人都管它叫“电驴子”。我模糊地记得那是一头橙色的“驴子”,发动起来声音很大,那时,我们这些小伙伴都争着往上爬……呵呵,想起那“轰轰”的声音,我仿佛又回到了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车时代》2013,(11):5-5
光棍节到底是什么? 我记得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双11光棍节的说法了,很形象,只是那个时候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传播的力度并不广泛,不像现在这样,大街上随便问一个人,都知道光棍节是什么意思。而且那个时候,光棍和购物也搭不上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虔  王伟 《车时代》2010,(7):82-87
外观锋利棱线 还记得当初试驾进口大众CC时,在封闭的环路上,有时很慢,有时车速60公里/小时左右,行驶了大约1个小时,被追上来3次问这车什么名字,是不是卖的,在左右“护驾”的时候更不知道有多少次。要说CC美不美,我遇到的事最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5.
《轿车情报》2005,(10):160
不知道“汽车专业媒体”这个好听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反正这几年中打着专业的旗号在书报亭里叫卖的媒体大有泛滥成灾的趋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大大小小的媒介活动开始多了起来.反正3年前我进入杂志社的时候传真机里冒出来的邀请函可没现在这么多;更不知道什么日寸候同事们、同行们开始被制造商给惯坏了,反正有人在自己杂志“编者的话”里写了:奢华的试车活动回来总不好意思在杂志里谈一些负面感受.于是只敢和自己家里的猫讲(详见9月12日出版的《汽车与配件》产业经济报道专题)……  相似文献   

6.
庄严 《商用汽车》2006,(11):100-101
早已记不得第一次看见TOTAL标志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在达喀尔拉力赛的卡车身上,硕大的5个字母格外显眼,不过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没有太在意,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赞助商而已。随着对国内外汽车运动的了解,所见TOTAL出现的次数愈  相似文献   

7.
徐首丽  刘杰 《轿车情报》2003,(12):48-5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提到SUV必与越野联系在一起。第一次驾驶翼虎,就是在烂泥,土坡和烂石路上颠来颠去,原本帅气漂亮的车身,被泥水搞得面目全非。福特汽车公司(中国)营销副总裁钟德仁先生,在我走下汽车后就问我驾驶的感觉,我坦率地告诉他,翼虎的悬架偏软,轮胎也不适合跑这样的路况。他深思了一会儿说:“我们会另外安排时间,你可以多开开这款车,想念你对翼虎会有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旅伴     
<正>我应该是国内较早一批在摩旅时带着宠物狗的人了,从进入新千年开始至今,已经有近15年人狗同旅的历史了。第一只跟我出远门的小狗叫"妞妞",它是我在"流浪"中捡到的流浪狗,我带着它两次翻越秦岭、大巴山;溜达黄河风陵渡、长江三峡,登上神农架、爬上桐柏山……数年间风雨同路、浪迹天涯,一人、一狗情如"父女"。在"妞妞"因病去世之后,因为受不了对它的思念,我又骑上当年骑的车,重新走了一遍当年一路相伴的秦巴山区和长江三峡,路上数次泪流满面—在川北光雾山顶、在三峡夔门……  相似文献   

9.
AM什么时候开始看汽车杂志? 郭凌大学时候,大概2001年吧,不过没有系统地买过。 AM当时被它的什么吸引? 郭凌好像有介绍F1我就买了。  相似文献   

10.
少校  赵迪 《车时代》2007,(3):92-101
不记得上一次给自己带来超级兴奋的试车是什么时候了,但清楚地记得当时试驾的车子是斯巴鲁的九代翼豹WRX。而就在我们开着斯巴鲁07款力狮3.0R徜徉于赛道和公路之间时,那种久违的超级兴奋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赵迪  索克 《车时代》2006,(8):66-69
已经记不太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跑在路上的蒙迪欧越来越多,而在很多人的眼中,它的拥有总能和“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这类词语扯上关系。的确,在一部分人的心中,它几乎成了新好男人的代名词……[编按]  相似文献   

12.
高亮 《摩托车》2009,(10):80-82
经历了“天南地北”的万里骑行活动,隆鑫“赛道”125骄傲地回到我面前。这个时候的它,看起来更加威猛、坚韧,仿佛在像我诉说着什么……在隆鑫“赛道”125经历了严酷的骑行测试之后,编SIR们都迫不及待地骑上它想要感受一下万里征途后的改变。但感受归感受,这并不能客观地说明什么,真相需要用事实去证明。编SIR们一行人走进了车间,开始对“赛道”125进行例行检查。  相似文献   

13.
我爱侧滑门     
张伟平 《汽车知识》2012,(11):58-61
起初,我对这款大众的"套娃"产品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当那扇电动侧滑门向我敞开的时候,我被它彻底征服了,无可抗拒……在文章开始之前,首先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这并不是一辆途安!在与新夏朗接触的几天中,身边的亲朋甚至路人很多都在纠结这个问题。不过这事也算事出有因,第一代夏朗于2004年进口国内,但过高的售价和不明确的产品定位使其销量颇受影响,所以要想在大街上寻到它的踪影,确实不太容易。我不想浪费太多笔墨对新夏朗的外观进行介绍,即便未能见到实车或者图片的情况下,想必你也能猜出它大概的样子了,毫无悬念。大众  相似文献   

14.
作一为凤凰卫视的节目主持人,到国外采访过多少次.许戈辉也许一下说不清.不过那次在美国闯红灯过马路的场景她却依然历历在目:“那次做什么节目不记得了,反正是一边过马路一边思考问题,走了一半的时候,我猛然发觉路口两边所有的车都停下来,只有一辆车冲我鸣笛。  相似文献   

15.
车之梦     
记得自己刚上学的时候,家里并不宽裕,但爸爸还是拿出了仅有的一点积蓄,买回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便坐在"雪花"点点的屏幕前,虽然看不懂什么,仍然兴致勃勃。偶然一次,我看到了电视里数辆无顶、只容一人乘坐的车在飞驰,好奇心特强的我便迫不及待地问周围的大人们,  相似文献   

16.
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身边的大踏板开始多了起来。想想也不意外,这些"大羊"具备更大的储物空间、更舒适的骑乘感受,而且同样驾驶轻松……虽然"大羊"们个个看起来都那么经济实惠,可是希望凸显个性的骑手们总感觉它们身上少了点什么,要是能兼顾强大的性能与运动化的配置,似乎就完美许多。2018年,一款堪称世界上最"运动"的大踏板经典车型——雅马哈TMAX 530 DX正式  相似文献   

17.
王赟 《摩托车》2004,(9):22-23
某日,我去书店买摄影杂志,无意间看到了《摩托车》,顿时脑中一个闪念:对呀,汽车买不起,咱可以买摩托车呀。摩托车机动灵活,有些车去不了的地方摩托车也可以去成,且摩托车维护、停放都十分简单方便,嘿!这念头一旦产生,就一发而不可收。我拿着新买的《摩托车》杂志兴冲冲地回家,我迅速地投入到了购车的行动当中。对摄影我是内行,但对摩托车我却是个十足的外行了,我从一个爱好摩托车的朋友那里借来了他所有的《摩托车》杂志,开始细细地研究,看不明白就打电话问朋友,并且把逛街去摄影器材店的习惯改为去摩托车行看车,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摩托车上还有这么多门道,有其自己的全国车迷俱乐部,有其独特的摩托车文化,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化油器的浮子,什么是怠速,什么是气门间隙……  相似文献   

18.
想念你的好     
《汽车杂志》2014,(1):294-294
因为假期太无聊,便整理了一下杂志,也顺便梳理了这些年对AM的感情。还记得第一次买AM是2010年的10月刊,印象深刻是因为它被我高大威猛的政治老师无情没收并未予归还。也是从这一期开始我知道了AM。近年来收藏的AM有的比较新,有的已经泛黄。究其原因是高一、高二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AM也翻得比较勤,基本每篇文章都仔细地读,现在那些字眼仍旧在脑海里转悠。到了高三,时间被各种考试、补课、练习占据,AM就被晾在了一边,所以后期的书也就比较新,有的甚至只浏览了自己感兴趣的小部分。  相似文献   

19.
黄峥  李潇姝 《车时代》2009,(2):244-245
Soul的中文意思是:灵歌,灵魂。我一直为起亚公司给这款小车起名SOUL而迷惑不解,它既不是起亚的旗舰产品也不是起亚的重点车型;但是当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它的时候,我什么都明白了。  相似文献   

2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我写下这段文字时脑海里一直紫绕的词句。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在这并漫不长的人生路上,《汽车之友》陪伴我26年有余,我依然记得在报刊亭捧着人生第一本《汽车之友》是什么情形——如同煸情故事的开始,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