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空作业车油缸活塞杆材质选用的是调质处理后的45钢。在使用中发现有些普通调质处理的45钢在油缸活塞杆基体中存在网状铁素体,影响其强度和冲击韧性,易造成活塞杆断裂。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温奥氏体化和油淬的45钢油缸活塞杆热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该工艺可抑制回火索氏体基体中出现的网状铁素体,有效提高材料强度和冲击韧性,可以完全满足高空作业车油缸活塞杆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梁段制造过程中出现焊缝冲击韧性达到不母材标准要求现象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提出了提高工地焊缝0℃冲击韧性的4项措施,最后从设计,焊接材料,焊接工艺参数,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役某车辆拖车钩存在强韧性不足导致拖车钩牵引拉脱的问题,通过优化拖车钩结构和材料两方面增加拖车钩自身及连接部位的强韧性。采用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对拖车钩施加不同工况载荷进行模拟验证,对载荷卸载后的拖车钩残余变形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拖车钩较原状态的残余变形量降低,拖车钩的屈服强度有所提升,采用热处理方式可提升拖车钩用40CrMo钢材料的冲击韧性。研究了淬火后回火保温时间对40CrMo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为790℃淬火+560℃回火,材料的冲击韧性随着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提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选材与热加工工艺不当造成冷冲头早期失效这一问题,通过分析高速钢碳化物形貌对冷冲头组织性能的影响及进行对比试验,确定了钢材直径≤40mm的M2高速钢为制作冷冲头的材料和M/B复相等温淬火一多次高温回火-Re-S-C-N-B-O五元共渗的冷冲头处理新工艺。结合试验对新工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热处理比较,此工艺处理的冷冲头可满足单位挤压力2500 ̄3000MPa的高负荷使用条件,使用寿命提高5 ̄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螺栓延迟开裂组织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迟开裂是高强度螺栓等汽车零件重要失效形式之一,具有广泛性和多发性,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延迟开裂的发生,在工程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技术指导性。通过对不同材料、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应力下高强度螺栓延迟开裂的敏感性试验,得出马氏体及其回火组织有较强敏感性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晶界滑移和低温蠕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轻量化后的少片簧在可靠性试验过程中存在早期疲劳断裂的现象,通过分析轻量化少片簧故障件,确认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是少片簧相比多片簧工艺上增加了中频感应加热和轧制工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不受控制,弹簧钢表面存在全脱碳层,导致弹簧断裂。热处理试验结果显示,使用50CrVA,可确保保温时间控制在9min以内,弹簧钢具有良好的脱碳层深度,且脱碳层深度随着轧制中频感应加热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而加深。根据以上结论,将弹簧材料由60Si_2Mn调整为50CrVA,增加中频感应加热温控装置,提高工艺命中率。通过对改进前后的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台架和路试疲劳寿命都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7.
对发动机排气歧管垫片装配开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垫片断口的电镜观察分析表明,其断口为沿晶断口并且晶界上有许多颗粒状碳化物存在,具有第一类回火脆性的特征,通过进一步的工艺试验,回火脆性试验和断口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此垫片在原回火温度330℃时产生了第一类回火脆性,该垫片的开裂正是这种火脆性所致,而回火温度在380℃时第一类回火脆性得以消除,由此,针对原因而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将热处理的回火温度调整为360-380℃,解决了该 垫片装配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汽车中轴的使用性能(抗耐磨、高硬度和较好的冲击韧性),对17—4PH不锈钢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合理控制化学成分及调整热处理工艺,对该钢进行热处理工艺制度的优化试验,并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显微组织以及X射线分析试验。分析试验数据,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摸索出在1050℃固熔+520℃时效处理后。硬度与耐磨性最高,冲击韧性较好,满足了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回火温度对截齿钎焊接头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采煤机用截齿钎焊接头的抗剪强度,研究了钎焊后回火温度对钎缝显微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钎焊接头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剪切强度因回火温度不同而产生判别;回火温度在400℃左右时抗剪强度有低谷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55CrMnA钢的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淬透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等,进行了变截面轧制、热处理及喷丸强化工艺试验来制定优化工艺参数,并对试制的少片簧进行了台架疲劳试验、装车道路试验及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55CrMnA钢工艺优化后的少片簧具有高的可靠性,同时显著降低少片簧的材料成本,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少片变截面板簧的喷丸工艺,认为原喷丸工艺的预应力较小,不能充分发挥预应力喷丸的强化作用。通过提高喷丸时的预应力,使该簧的喷丸强化效果及疲劳寿命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奥拓轿车大修过程中,在装配减振器时,螺钉被扭断。本文对断裂螺钉进行了试验分析,包括化学成分、硬度、金相、断口分析。结果表明,螺钉断裂是由于硬度低于设计要求所致,建议生产厂家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回火温度控制的500℃左右,在安装减振器螺钉时,建议采用数字式力矩拔手,通过试验选择适当的力矩值,以防拧紧时应力过大。  相似文献   

13.
某汽车出现多起后减振器断裂的事故。通过失效分析可知,焊接不当导致飞溅、熔深不足是减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失效的主要原因。而现场模拟试验进一步说明了熔合金属溢出及熔合不足等焊接缺欠明显影响到后减振器的使用性能,且其试验件的断裂形式与使用中失效的2件后减振器的失效形式基本一致。通过控制减振器的凸焊工艺参数,避免了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38SiMnVB钢在超高强度下具有较高的塑韧性,研究了其马氏体组织在回火转变过程中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通过研究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探讨钢的强韧化机制,为制定最佳的弹簧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8SiMnVB钢的马氏体回火组织结构变化与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有关,对钢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获得高强度、高塑韧性,使钢得到强化与韧化,最终确定了优化后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冲焊桥壳失效的问题,对不同种类冲焊桥壳疲劳试验产生的各种断裂形式进行了分析,找出其失效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和工艺,避免了冲焊桥壳出现裂纹或延缓裂纹产生,提高了桥壳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6.
对35CrMo钢进行了多种工艺试验,找出了较理想的提高强韧性的复合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使35CrMo钢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淬火钢回火理论方程对27MCJV齿轮钢在不同温度经1h回火后的回火硬度、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预测和验证,在27MCJV齿轮钢回火特性数值解析基础上对回火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和选择。结果表明,27MCJV齿轮钢具有良好的短时回火工艺特性,在540~580℃经20~30min短时回火后完全可达到现行标准中的力学性能要求。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热处理情况相符,可用于指导相应钢种回火工艺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对摩托车后平叉轴断裂件进行了CTi失效分析发现,后平叉轴螺纹断裂处材质、硬度、抗拉强度、夹杂物均合格,基体显微组织回火索氏体正常,表面脱碳深度也符合要求,但螺牙底部有折叠裂纹,不符合GB/T 5779.3-2000标准中对螺牙缺陷的要求,后经正交试验分析,改进了螺纹滚压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提高硅锰钼系铸造贝氏体钢冲击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提高Si-Mn-Mo系铸造高强度贝氏体钢冲击韧性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冲击试验及显微组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珠光体化处理可以控制铸造粗晶组织遗传问题,加V、Ti合金元素可以进一步细化晶粒,从而均有助于提高铸造贝氏体钢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20.
以某公司6×2牵引车后板簧的设计开发为平台,从主副簧刚度选择、少片簧截面的理论分析、匹配计算、模拟应力分析和台架试验等方面,阐述了主副结构少片钢板弹簧的设计过程。理论刚度值与台架试验误差值仅为1%,符合工程需要;钢板弹簧应力分布趋势与理论计算曲线相符,MATLAB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副簧根部应力较大,在理论要求范围之内;经过台架疲劳寿命试验和用户市场验证,主副结构的4+3少片簧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采用主副簧结构的少片钢板弹簧,降低了整车重量和成本,可靠性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