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2016年国际船舶市场危机程度进一步加深,甚至演变成几十年不遇的极端行情,成交量创20年来最低水平。尽管目前航运市场呈现出某种触底迹象,但市场复苏并传导至新造船市场尚需时日,预计2017年国际船舶市场环境仍将十分恶劣,"保生存"已经成为全球主要造船企业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海运市场、船舶需求量、船舶更新量、拆船量以及造船能力等方面,分析了1995~2005年间国际船舶市场的形势。鉴于世界造船能力过剩,且过剩扩大化趋势已成定局,如果供求关系不加以调整,则2000年或以后的国际船舶市场将可能趋于萧条。  相似文献   

3.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造船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造船市场的走势,分析了前几年国际造船市场发展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世界各国造船能力大幅度提高,主要造船国降低船价参与竞争引起。文中还介绍了我国的造船业情况,通过国内外对比,总结经验,在即将到来的船舶市场回升,竞争激烈情况下,有助于国内造船企业扬长避短,发挥群体优势,进一步开拓国际造船市场。  相似文献   

5.
预计2015-2016年期间全球航运市场运力新增供给和新增需求基本相当,当前过剩运力局面不会得到有效改善。国际船舶市场经历2013年成交量高位反弹和新造船价格企稳回升之后,2014年行情再度出现下滑。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造船市场仍将延续上一年下行态势,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新船价格下降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总体形势难言乐观。2014年国际船舶市场发展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包张静  朱汝敬 《船艇》2007,(2B):18-25
2006年国际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迎来双重兴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新船价格指数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持续多年的造船高峰期后,调头下行将成为2007年国际造船市场的主旋律;但是,从主要船型市场需求来看,2007年市场行情仍旧存在较大机会。  相似文献   

7.
王家俊 《船艇》1992,(1):27-29
一、前言国际上普遍预测,到九十年代前半期世界造船将有较大的复苏,我国船舶出口也将有大幅度增加。十年的改革开发,我厂建造的船舶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为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船舶,我厂不论是造船能力还是建造水平,在国内外都赢得  相似文献   

8.
刘潇 《中国船检》2011,(11):97-99
从1990年正式开业,到1996年以中国船舶涂料市场销售第一的业绩奠定中国船舶涂料领头羊地位至今,上海国际油漆有限公司已经悄然扎根中国船舶市场20多年。在与中国造船企业携手经历了国内造船业大浪淘沙的洗礼后,国际油漆现在更确信,将可持  相似文献   

9.
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中国船舶工业从此迈出了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进入新世纪,世界船舶市场迎来难得的市场高潮。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指出:“中国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这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的3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国交量高位反弹和新造船价格企稳回升之后,2014年行情再度出现下滑。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造船市场仍将延续上一年下行态势,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新船价格下降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总体形势难言乐观。2014年船舶市场总体情况从新船订单成交走势看,2014年国际船舶市场高开低走,下滑态势十分明显。据统计,2014年全球共成交新船1688艘、10620.6万载  相似文献   

11.
国际船舶市场经历2013年成交量高位反弹和新造船价格企稳回升之后,2014年行情再度出现下滑.当前,国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预计2015年造船市场仍将延续上一年下行态势,成交量可能进一步萎缩,新船价格下降压力也将进一步增大,总体形势难言乐观.  相似文献   

12.
我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多年前,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提出了我国“船舶工业要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指示,我国船舶工业积极参与国际造船市场,出口造船总量不断攀升,1996年以来,我国造船产量连续6年居世界第三,2001年造船完工近400万载重吨,约占世界造船总载重吨近10%。 2002年5月,朱镕基总理在给船舶出口创汇的有关批示中指出,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就吨位而言),从而为我国船舶工业提出了国家级发展战略要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船舶比常规散货船、油船价格高出2~5倍,已成为世界船舶市场发展的热点。在九十年代国际船舶市场看好,年造船产量达3000~3900万载重吨,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但由于日本,韩国将继续争霸世界造船第一、二位,再加上德国、俄罗斯、美国军转以进入世界船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世界航运市场、国际国内10万吨级船舶市场分析,阐述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船舶市场占有份额和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据《国际船舶网》统计,2012年8月全球新造船市场接单约124艘,选择权订单31艘。  相似文献   

16.
《广东造船》2012,(1):32-33
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2012第五届广州国际海事展2011,对中国船舶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与全球造船市场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造船业这一年在造船完工量、年末手持船舶订单两项指标均呈现出高歌猛进的态势。与蓬勃发展的船舶工业相对应,伴随着中国  相似文献   

17.
2006年世界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相反,国际船舶市场逆势走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新船价格指数也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多年的造船兴旺期后,利空因素不断聚集,2007年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理性回归将成为市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世界造船市场并没有出现人们普遍预期的回落行情,相反,国际船舶市场逆势走强,三大造船指标均创出历史最高纪录,新船价格指数也重回历史最高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性高峰年。从未来发展态势来看,在经历多年的造船兴旺期后,利空因素不断聚集,2007年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理性回归将成为市场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也在稳步增长,国际海运业持续兴旺,中国造船人抓住船舶市场百年一遇的需求旺盛的机会,大力发展船舶工业。2006年造船产量达到了1 587.1万载重吨,是2000年的4倍;2006年手持船舶订单达到了6 872万载重吨,比2000年增长了5.5倍。2007年中国造船产量仍继续大幅度上升,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755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3%,新承接船舶订单4 26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5%,手持订单达亿万载重吨。按英国克拉松研究公司对世界造船总量的统计数据,中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0.
崔燕 《中国船检》2012,(7):56-59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全球新船成交量同比下降55%,新船价格跌落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造船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国际规则不断推陈出新,使船舶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市场更加青睐以节能、绿色环保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类船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那么韩国、日本、欧洲等先进造船国家在政策和技术研发领域有哪些新的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