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国家把“7.11”定为我国“航海日”,而又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在此日子里,我们特发表交通部原部长彭德清同志关于海洋文化之作,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在上世纪80~90年代,彭德清同志曾主持了全国的航海史、水运史和港口史的编撰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推动海洋文化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此,我们对彭德清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2.
3.
刘少才 《航海》1999,(6):33-33
当我在大都市的影剧院欣赏一部新影片,或全家在电视机前看电影频道中的一部老影片,便会常常想起在浮动的国土上每一次看电影时的情景。 1976年12月,我第一次到湛江锚地上船。第二天是星期六,政委在餐厅的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上:晚饭后放电影。电影的名字他没写,我就小声问身边埋头吃饭的二副,他神秘兮兮地说:“都是出口转内销的。”我不明就里,又不便多问,生怕别人笑我是新上船的,嘛也不懂。晚饭过后,水手们帮服务员打扫完餐厅,不少船员连房间都不回了,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五十几名船员除当班外都来到餐厅,就象过节一样有说有笑。电机员把柜子打开,有几个勤快的水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航海类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框架的研究,就航海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在航海类高等院校海上专业开设航海史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顿贺 《船海工程》2004,(4):35-36
探讨船史研究及古船复原中常常遇到的“料”的含意,分析研究明代“料”作为尺度、容积、体积等计量单位时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6.
《机电设备》2006,23(5):11-12
上帝有时候真的很偏爱如皋,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曾经涌现过那么多名人和故事的地方,在默默地沉寂了多少年以后,又突然苏醒过来,在中国造船史上几乎从没有留下过踪影的古老城市,千年的积淀似乎刹那间爆发出难以阻挡的气势,并且注定将引起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注目。  相似文献   

7.
王致诚 《航海》2008,(3):37-38
在世界航海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神秘海难,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踪谜案。其中,“瓦拉塔赫”号、“明亨”号与“杰尼”号的海事事故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  相似文献   

8.
9.
在十五世纪末叶和十六世纪初期,从西欧开始了一系列的远洋航行,为众所周知的最初两件大事就是:一、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了现在古巴和海地等处;二、1498年达·伽马在绕过好望角之后,越过印度洋,到达了现在印度南部的科泽科德(Kozhikode,旧作Calicut,中国古籍作古里)。欧  相似文献   

10.
辉煌的航运史 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巍山和大理之间,纵贯滇西南,是云南省的五大水系之一,也是我国通往越南最大的河流。红河全长约1200千米,云南省境内692千米,流域面积39842平方千米,从云南的边境县——河口至越南海防港508千米,年总流量为1500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1.
任仟 《珠江水运》2023,(9):59-61
水运是人类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我国先民已能制造并使用独木舟。1949年10月后,水运业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迄今已七十余年。通过对现当代水运史研究的回顾,有助于深化对行业史和区域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洪秀全为首的农民军自金田起义后,更名为太平军。他们不断与清军作战,转战长江南北,并设立“水路军”,分别在陆上和水中与清军展丌了作战。虽然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水军”从兴起到结束的十余年时间却在太平天困的战斗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蔡焕嘉 《集装箱化》1993,(3):18-18,29
1993年1月1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所辖的广州、上海和天津三家远洋公司的自有箱和租箱由中远总公司航运部箱管中心集中控制、统一调度,由各家远洋公司共同使用。这是中国航运史上的一次大改革。  相似文献   

14.
贺文彬 《水运管理》1995,(9):14-17,13
试论我国历朝的经济政策与古港口的兴衰贺文彬从我国港口发展历史的纵剖面来看,自然经济的桎梏和商品经济的促进,是社会经济直接作用于港口的最基本动力。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交换,伴之而来的也就有了商品的位移。而港口作为这种位移的特殊场所,在自然经济这一大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治、外交、经济、外贸、文化、宗教、军事、航海、天文、地理、民俗、建筑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业绩,同时作者从郑和是地理大发现的先导;是印度洋的首批探险者;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最后实现,拥有郑和的一份功劳;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航海活动;郑和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五个方面,首次系统地论证了郑和在世界航海史上拥有的杰出地位.  相似文献   

16.
透过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早期的国际物流业应该是由此发端和发展的,国际物流之源应在中国,至少中国的国际物流业古已有之。  相似文献   

17.
记忆     
《中国远洋航务》2014,(11):100-103
今年6月,由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航海人传记《心住南海》甫一面世,即受到社会关注,航海界人士更是反响热烈。为使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南海历史及航海史,我刊特邀请曾供职于中远、现旅居美国的卓日华女士翻译了该书第一章节内容,从本期开始连载,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东南沿海举足轻重的国际性大港,宁波港相关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21世纪以来,随着宁波港与舟山港一体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以及大量新的研究材料的发现、新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宁波港的研究愈受重视,学术界提出了更多新的观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21世纪以来,涉及宁波港的研究主要由古代港口研究、近代(1844年开埠后至1949年)港口研究、港口专题问题研究三部分组成,其成果形式包括著作和论文,研究方法涉及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地理科学、统计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9.
自18世纪60年代"中国人发现美洲说"问世以来,便成为中国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谜题,围绕这个谜题,至少有两个著名的假说:一个是"3000年前殷人航渡美洲"说,  相似文献   

20.
王庆普 《世界海运》2010,33(7):38-39
每当谈到中外航海史的研究,就自然想到两位泰斗级的人物——魏启宇和孙光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