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铖 《交通标准化》2012,(19):29-30
选取平整度、车辙、抗滑能力、路面破损作为控制指标,采用灰色聚类法对养护路段进行分类,以达到科学决策的目的,可为类似公路的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对铸造Al-Si合金表面气相沉积TiN薄膜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有TiN薄膜的铸造Al-Si合金具有比未镀膜铸造Al-Si合金更优异的耐磨性。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未镀膜试样表面由于发生磨粒磨损,在磨损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微观切削现象;TiN涂层表面以粘着磨损为主,其磨痕存在剥落,并且随着磨损时间的延长,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转为磨粒磨损,未镀膜试样的磨痕宽度几乎是TiN磨痕的2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镀Ni、电沉积Fe-Cr合金工艺在聚氯酯泡沫表面电沉积Fe-Cr合金,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各工艺参数(温度、pH、电流密度)对镀层厚度、沉积速率以及铬含量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分光仪(EDS)对镀层横截面、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观察与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CrC13·6H2O浓度为140 ~220 g/L、pH为2.4、温度为20℃及电流密度为15 A/dm2的条件下,电镀30 min能够获得表面光亮平整的厚度为9.88~14.03μm的Fe-Cr合金镀层,镀层中的Cr含量为26.42%~56.18%.  相似文献   

4.
通过快淬态Ag32Zn68条带在0.2M硫酸溶液中0.45V (SCE)去合金化制备出纳米多孔银.向硫酸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能够很好地抑制纳米多孔银孔道和孔带的粗化.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细化机理为,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吸附在合金表面,降低银原子的表面扩散,从而细化多孔银的孔尺寸达到纳米级别.  相似文献   

5.
采用激光表面改性处理球墨铸铁凸轮轴,达到以铸代锻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危岩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病害之一,危岩变形监测预测是危岩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将灰色预测理论应用于危岩变形监测,建立了危岩变形灰色预测模型及残差修正灰色预测模型。以重庆南川甑子危岩为例,以实测危岩累计位移值为原始数据,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残差修正预测模型。经精度检验,小误差频率P=1,后验差比值C=0.160243,模型精度等级达到较高水平,比常规危岩预测方法更具有可靠度。  相似文献   

7.
危岩变形的灰色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岩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病害之一,危岩变形监测预测是危岩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将灰色预测理论应用于危岩变形监测,建立了危岩变形灰色预测模型及残差修正灰色预测模型。以重庆南川甑子危岩为例,以实测危岩累计位移值为原始数据,建立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及残差修正预测模型。经精度检验,小误差频率P=1,后验差比值C=0.160243,模型精度等级达到较高水平,比常规危岩预测方法更具有可靠度。  相似文献   

8.
以灰色GM(1,1)模型为基础,结合马尔科夫链模型建立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GM(1,1),对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并利用乌鲁木齐市交通事故的历史数据对2014~2016年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利用灰色马尔科夫链GM(1,1)模型时,平均相对误差从单一GM(1,1)模型的4.32%降到1.67%,误差减少2.65%,预测结果更加可靠,能够为乌鲁木齐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灰色理论及其组合模型在交通运量预测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钟霞  吴中  王丽 《交通标准化》2004,(12):35-38
在灰色预测理论与方法中,由于利用累加生成手段和微分方程描述的灰色模型,在一定预测时段内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为将误差降到最小,本文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利用拉格朗日乘数,确定出灰色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最优组合权数,结果表明其组合模型比灰色模型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单独使用时有更高精度,故对交通运量预测工作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同时为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布置警力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无偏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客流预测。分析灰色GM(1,1)模型和无偏灰色GM(1,1)模型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马尔科夫模型。以郑州地铁1~#线2017-02-03—02-18每日客流量为基础,分别利用无偏灰色GM(1,1)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计算客流量,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对比。结果表明:马尔科夫模型较无偏灰色模型对客流量的预测精度提高54%。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3d的客流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