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Q1今年以来航运市场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挪威船王John Fredriksen正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订造项目,同时国内也有部分航运企业大手笔投资造新船。您认为这种逆势购船是非理性的投机行为,还是未雨绸缪?张广钦今年以来,船舶市场迎来了不少的订单,我国造船企业今年1至4月共承接了新造船订单1157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新订单中散货船不少。由于航运界供大于求的大格局并没有改  相似文献   

2.
抄底造船?     
今年以来BDI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原本赢利的集装箱业务也开始步入下滑轨道,不少航运企业亏损严重,生存压力骤增。但在"需求疲软、运力过剩、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市场上却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以至于造船市场出现逆市回暖。但在有关专家看来,短暂反弹不意味着船市好转,市场有可能反复,大部分船东只是结构调整性订船,船价大幅上涨的条件不存在,并且当前船价属于恢复性增长,整体仍处于历史底部。那么现在是造船的最好时机吗?本期航运圆桌请来业界相关代表进行探讨研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BDI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原本赢利的集装箱业务也开始步入下滑轨道,不少航运企业亏损严重,生存压力骤增。但在“需求疲软、运力过剩、成本增加”的背景下,市场上却出现了一波抄底造船行情,以至于造船市场出现逆市回暖。但在有关专家看来,短暂反弹不意味着船市好转,市场有可能反复,大部分船东只是结构调整性订船,船价大幅上涨的条件不存在,并且当前船价属于恢复性增长,整体仍处于历史底部。那么现在是造船的最好时机吗?本期航运圆桌请来业界相关代表进行探讨研判,以期倡导协调产业链各相关方利益,尽早步出运力过剩的泥沼。而要真正实现行业的复苏,则有待所有航运市场主体的共识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李赪 《中国船检》2010,(6):38-40,108
回顾世界新造船市场投资,可以看出世界航运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它不仅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还与地缘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近来市场不断传出一些船东开始订造新船的消息。那么,这究竟是压低船价的烟雾弹,还是意味着船市抄底时机已经成熟呢?  相似文献   

5.
殷毅 《中国船检》2013,(7):24-26
今年以来,一些实力雄厚的船东和嗅觉敏锐的投资基金开始趁船价触底反弹之际抄底造船。据相关资料,挪威船王JohnFredriksen正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新造船订造项目,通过旗下一家公司已签署了38艘总计15亿美元的新造船合同;同时国内部分航企也大手笔投资造新船,如中海集运、中海发展、山东海运等都有所动作。针对造船市场的这种"小阳春"现象,业界反响强烈、众说纷纭。那么,船东出于何  相似文献   

6.
2019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新船订单"量缩价稳",主要原因有:前两年新船成交量较高,市场需求已经较大程度释放;美国贸易凌霸威胁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并影响船东投资信心;航运市场运费走低,部分船型投资收益下滑;骨干船厂仍有订单储备,上半年接单紧迫性不高。此外,租赁公司大规模订造也是上半年新造船市场的重要特点。预测主力船型市场前景将呈分化趋势:散货船需求下滑趋势仍将持续,油船市场活跃度有望转化为订单,集装箱船船东投资观望心态浓厚,气体船仍有较大规模的新增船舶需求。最后提出,中国船企亟须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要更多思考如何打破液货船及特种船竞争力提升面临的瓶颈,抓住新船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李赪 《中国船检》2013,(5):46-48
近来我们观察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据克拉克松数据显示,2013年前3个月,新船成交量(以载重吨计)反弹了65%,但新船投资额却下降了40%。从造船市场上看,船东下单数量和投资额出现了背离现象,船价跌至极低,船东抄底数量逐渐增多。难道新造船市场真抵达最佳抄底的阶段了吗?  相似文献   

8.
刘淮 《船艇》1998,(10):29-31
不久前,英国劳氏海事信息服务公司公布了对1997年世界造船及航运市场的调查报告,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航运市场供需乎衡; ·船东订船踊跃,订单量创25年以来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9.
蔡敬伟 《世界海运》2022,(2):14-18,22
2021年,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持续繁荣,新船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主要集装箱船船东盈利再创新高,中国船厂独占集装箱船新船订单半壁市场,主流集装箱船船东积极投资订造新船.从短期趋势来看,全球集装箱船造船市场前景仍将乐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造船市场新船订单需求长时间萎缩、新船价格全面回落以及航运市场长时期低迷,加上撤单对于船东成本太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段时间来,船东与船厂之间围绕一个更低的建造价格、推迟新船交付时间、推迟付款时间或改变支付方式以及修改船型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谈判,试图重新签订新船合同.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国际造船市场形势看,船东订船积极性还是很高。预期下半年世界新船订单还会踊跃成交,全年订单总量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去年水平;考虑到市场需求强劲、船位紧缺、造船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2.
2021年上半年,全球集装箱船航运市场持续繁荣,新造船市场十分活跃,主要集装箱船船东盈利大幅增长,中国船企新船接单占比超过五成,塞斯班、长荣海运等船东积极投放新船订单。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全球集装箱船造船市场火爆行情仍将延续,但长期风险也在悄然集聚。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17,(3):8-14
2016年全球造船市场形势延续低位运行。年内全球新船价格、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船东订单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希腊等主要航运大国,船型以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为主。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中日韩三国错位竞争格局,年内韩国和日本造船业在主流船型领域与中国造船业展开激烈竞争。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2017年全球造船市场整体需求仍然不足,主要造船企业寄希望于研发绿色、智能船型吸引或牵引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新造船市场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上半年世界造船市场,在延续2003年和2004年呈现的空前兴旺态势,新船订造十分活跃,下半年则随着航运市场出现疲软迹象,船东对订购新船表现出观望态度,放缓了订购新船的速度,造船市场从高峰回落。从2005年7月份起新船成交量大幅下降,比2004年同期下降了30%。与此同时,新船成交价也出现下跌,平均跌幅近1O%,克拉克森船价指数从6月初的169点历史最高水平逐渐下跌至160点上下。因此,许多专业研究机构纷纷预测:2006年造船市场面对航运景气度下降、美元走强、利率升高、油价居高不下等诸多市场不利因素,2006年的造船市场会继续调整。然而事实上,今年以来国际造船.市场的实际表现却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5.
金融海啸对航运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对新造船市场的冲击,大量资金从新造船市场撤走,越来越多船东、船厂在新造船业的融资方面遭遇困难,而且由于船价剧烈下跌,引发造船撤单潮.同时,由于造船市场和航运市场急剧衰退,修船市场也不可避免地蒙受打击.  相似文献   

16.
1.新造船 34周 市场依然平静。投机船主要集中在VLCC上,有传言将会有更多的定单。日本SASEBO船厂宜称其将进入建造VLCC的市场。 'GRIEG SHIPPING'在日本三井订造了3艘4万吨OPEN HATCH散货船,99年底到2000年初交船,船价约4200万美元。新加坡船东有望下类似的定单。 意大利船东正在谈判在韩国DAE-DONG船厂建造2 2艘3万5千吨特涂成品油轮,标准设计,船价约2800万美  相似文献   

17.
2010年第24届德国汉堡海事展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氛围,市场几乎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调查发现,航运市场似乎正在从衰退阴影中逐渐走出,进入复苏期。设备制造商开始收到真实需求的订单。新船订单数据也反映了这一情况,虽然数量还不多,但正在逐渐增长。从两年前的造船高峰结束之后,新船订单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过去的极度繁荣,但船东重新关注新船市场反映出他们的信心恢复。  相似文献   

18.
<正>2022年,航运业总体延续复苏行情,受多重因素影响,新造船市场成交量有所收缩;2023年,航运市场部分船东仍有运力升级和扩张需求,新船订单需求也出现明显分化。2022年回顾:国际造船市场延续复苏行情2022年,全球经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逐步显现,加之俄乌冲突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造船市场表现略显低迷;但航运市场表现延续之前一年态势,特别是2022年上半年,集装箱船市场异常强劲,散货船市场也普遍坚挺。  相似文献   

19.
《机电设备》2012,(6):55
面对市场低迷,集装箱船船东纷纷打消订造新船计划,即使目前船舶造价低廉,大部分船东也提不起下单热情。克拉克森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目前,2012年新造集装箱船订单总额只有45亿美元,而在2011年市场信心短暂恢复时,这一数字高达270亿美元。造船订单下滑反映了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对航运市场的巨大冲击,最近几周,运价已经大幅走低。  相似文献   

20.
刘巽良 《珠江水运》2012,(16):49-49
中国新造船价格一路下滑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跌幅收窄,成交稀疏,船东和船厂正在进行着一场抄底和探底的博弈,中国船厂如何在这种变化中战胜日韩船厂争得自己的份额,但又不至于蚀本接单?这需要中国的船厂摸透船东的心理,既不要对日韩船厂的割价竞争视而不见,也不要以为船东可以永远HOLD得住。在选择买家(船东)和船型方面则要看准有潜力的船东、适合未来市场需求的船型;反之,船厂就有可能为船东陪葬。尤其是面对航运市场吨位过剩日趋严重,有人呼吁船东停止造船,更有人质问船东为什么明知吨位过剩还要继续盲目造船?有人要求OECD取消造船补贴。但笔者认为,此时还有现金下单的买家非富则贵,此时下单的船型也将是明日之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