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实车底盘异响问题,运用零件核查和拆解方法确定异响发生在副车架与右下摆臂连接处,采用系统图分析造成异响的影响因素,并明确副车架槽口尺寸超差为产生异响的要因。通过关联图,进一步分析确定冲压成形镶块定位销缺失、整形镶块磨损及出厂检查不合理等为主要末端因素。通过改善冲压模具镶块、焊接模具定位及优化检查方法等手段,能有效改善前副车架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2.
某车型的转向系统存在异响,采集产生异响的路面的道路载荷谱,并在5通道转向系统试验台进行台架测试,将试验结果与正常样件的振动加速度限值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转向异响主要由蜗轮蜗杆异常配合造成,为后续部件优化改进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台架试验,对比分析转向系统的振动加速度,可以有效解决异响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某款混动车型搭载1.5L增程式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发现该混动车型在怠速充电工况下产生有节奏的"咕噜音"异响.通过对异响源进行特征频率和传递路径测试分析,确定了"咕噜音"异响来自于进气系统,为歧管前端驻波共振引起的气流敲击异响,其特征频率为"300-500Hz".通过对进气系统的噪声频率分析优化,针对异响特征频率设计...  相似文献   

4.
异响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影响汽车感知质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发动机异响又是整车异响的主要来源之一。发动机异响问题不仅影响整车品质,还可能是发动机存在可靠性风险的表现,需要即发现即解决。针对某小型汽油机出现的运动系统异响问题进行了系统解析,通过异响频率分析以及失效样件对比分析,确定异响来源为活塞销与连杆小头衬套之间出现异常磨损,以至于配合间隙过大,进而在活塞换向过程,产生敲击异响。通过完善衬套与连杆的压装工艺,提高衬套贴合率,解决了异常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针对玻璃升降过程中由内水切造成的异响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内水切异响类型和相关设计要点。结合物理模型和振动微分方程分析其异响机理,总结出异响控制的3种方式。最后运用DFSS方法识别异响机会,根据客户要求定义工程指标,通过优化自身变量确定控制因子和噪音因子,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水切拔出力,分析其信噪比找到消除异响的稳健设计方案,并通过实车验证其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6.
某车型在进行结构耐久过程中出现了异响问题,经试验人员检测,该异响是轮毂轴承处产生,本文通过对轴承的设计原理,异响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对标了轮毂轴承在整车、零件上的装配保证能力,最终将该异响根本原因锁定在整车拧紧力矩问题上,经设计改善,车辆的整个耐久路试未有轮毂轴承异响问题发生,问题得到解决.为后续轴承异响问题...  相似文献   

7.
汽车玻璃胶作为玻璃和车身的粘结密封材料,当前主要采用单组份湿固化聚氨酯玻璃胶。单组份聚氨酯胶具有吸水固化特性,其对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冬天固化速度缓慢容易造成玻璃下滑、动态测试玻璃异响等严重问题。着重对后窗玻璃下滑以及在动态测试中后窗异响问题,提出了PU(Polyurethane,聚氨酯)胶的固化性能优化、结构优化和工艺优化等方法。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和工艺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后窗玻璃下滑问题的出现和异响抱怨率。  相似文献   

8.
在某车型横向稳定杆安装位置的初始设计时,由于考虑不周而导致车辆行驶于扭曲路面时出现异响。本文主要通过查找问题、检测零件及对横向稳定杆安装位置设计的分析与试验,确定了横向稳定杆的安装位置初始设计缺陷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转向过程中驾驶室内时钟弹簧异响是一个在市面很多车型普遍存在且多发的问题,而问题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单一零件的设计失误,更是一个系统的问题,仅仅通过系统内零件各自的设计优化,很难从根本上避免异响的发生。本文从系统内各零件匹配设计入手,选取了对时钟弹簧异响影响最大的3个零件间的匹配设计方向,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及建议,通过对近年各车型的生产、售后问题持续跟踪,来验证各匹配方案的优缺点,并证明推荐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摩托车减震器撞击异响可分为因零件松动、零件破损或变形、零件弯曲和液压性能不良等类型。结合异响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某车型前轴过减速坎冲击异响问题,提升车辆冲击舒适性,利用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排查出异响原因,为后续车型开发提供经验指导。首先,通过实车主观评价,确认异响的潜在原因。其次,通过实物改制进行主观评价、客观测量,确定发动机悬置刚度小是该车型前轴过减速坎冲击异响、舒适性差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悬置实物优化,过减速坎冲击异响问题得到优化,提升了该车型的前轴冲击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载货汽车传动系统异响现象进行分析,确定该现象为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造成的。采用常用措施进行故障排除未彻底解决问题。从理论计算出发,利用AMESim软件模拟分析引起传动系统扭转共振的因素,确定改进方向;优化离合器扭转减振器刚度特性。通过实车验证证明该优化措施有效,异响现象消失,传动系统扭转共振问题消除。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玻璃升降器异响问题,通过改进滚轮、电机等零部件的材料和结构从而改善齿板的生产制造工艺、优化零件涂抹油脂、尺寸检测等过程管控方法达到改善零件的质量表现、降低售后客户抱怨的目的。由多方组成的问题解决团队从车门系统着手分析,集成各种优势资源,改善了玻璃升降器异响问题,为后续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减振器低温异响问题,本文通过整车测试和台架测试识别异响发生源,定位异响发生的工况。根据减振器内部阀系的工作原理,聚焦异响发生的条件,进而从优化减振器阀系设置的角度,找到一种有效抑制减振器换向异响的措施。经过装车主观评价,该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汽车后桥异响噪声是汽车常见噪声之一,影响乘客的乘坐舒适性。文章通过测试某汽车的啸叫噪声,将测量数据中的某一阶次噪声与总噪声的频率曲线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后桥异响产生的原因。最终查明该异响噪声源由主减速器齿轮啮合噪声产生。为运用NVH测试方法查找汽车后桥噪声源,优化汽车NVH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零件设计会给车身钣金零件带来较好的刚度,在满足零件使用功能的同时给客户带来较好的驾驶体验。备胎盆作为车身的主要零件,在承载备胎的同时,在总装安装内饰的过程中还要承受工人的踩踏。如备胎盆刚度不足,将在工人踩踏时产生失稳变形或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产生异响。文章通过实验与CAE对标确立了分析方法,通过竞品分析确定了屈曲极限力值。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备胎盆屈曲问题,并对后续项目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后桥主减速器工作原理,分析了主减异响的失效模式及产生机理,确定了异响产生的主要变差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后桥异响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后桥主减速器工作原理,分析了主减异响的失效模式及产生机理,确定了异响产生的主要变差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后桥异响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车型的车门存在的关门异响问题,建立了玻璃-密封系统的准静态动力学模型,分析玻璃在关门过程产生惯性力作用下玻璃晃动的产生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并对影响玻璃-密封系统中玻璃晃动产生异响的结构参数和变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玻璃-密封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优化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解决某SUV车型液压悬置解耦膜异响为例,详细论述了整个异响分析过程及方法。采用专业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设备测试,试验与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工程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参考。过程主要涉及异响源头诊断确认、异响原因理论分析、异响解决方案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