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区中运量轨道交通线路以服务内部游客出行为主,为更好把握景区外部的客流来源以及其与其他方式的换乘比例,研究提出基于游客出行方式链的景区中运量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方法,从出行节点识别、客源市场分析、游玩时间特征等方面逐层研判出行方式选择,并在湖南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空轨项目中进行应用,为景区中运量轨道交通客流分析和运营组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铁在城市客运走廊上承担快速、大运量的疏运功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在可达性、灵活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辅以常规公交、出租、公共自行车等其他交通方式接驳,以扩大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增强轨道交通吸引力。文章分析了南宁市轨道1号线的公交配套衔接规划思路、方法和方案,以期为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与公交配套衔接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速、大运量、准时、舒适等特点,被誉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是大都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逐步推进,城市轨道网络日趋完善,怎样方便乘客在轨道交通各线路间,以及轨道交通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成为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衔接的有效性,文章从换乘效率和换乘服务设施协调性两个维度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熵权-TOPSIS模型对换乘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对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常规公交换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综合评价上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了完善乘客的公交出行链,设计了一种基于一卡通数据的公交换乘行为分析方法。文章首先分析公交换乘行为的时间和空间影响因素,然后设计以公交出行记录为基础的公交换乘行为识别流程,通过实例推断出研究时间段内所有对象的公交换乘行为,最后以公交换乘系数为依据判断城市公交直达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公交网络优化一直是提高城市公交运行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近年来城市公交对居民出行吸引力普遍下降的问题,在满足基本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提高系统公交网络可靠度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出行时间可靠度的公交网络优化方法,并以贺州市公交路网为例,进行优化前后路网可靠度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公交网络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7.
成都轨道交通作为成都市公共交通的主要运输力量,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乘客们出行选择的首要公共交通工具。数据显示,成都市每天约有80%以上的出行者需乘坐地铁1、2号线,天府广场站则成为了换乘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本文分析天府广场站目前"一岛两侧式"换乘模式的诸多弊端,结合改变通道设施方向(如自动楼梯、步梯)等提出解决了高峰期与平峰期换乘客流的冲突点、交叉点的方案,并提出"潮汐通道"策略和客流控制策略,为乘客提供最便捷的换乘条件,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8.
从工程应用角度深入探索城市中运量公交系统运行效果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上海71路中运量公交线路获取的真实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应用,为中运量公交运行效果提供了更全面的评估角度和优化建议,证明了中运量公交运营监控系统应用功能的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进地面公交调度和信息服务、出租车综合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换乘信息服务和交通枢纽综合信息服务等,能够帮助出行者选择更好的出行方式,由“盲目”出行转变成“有序”和“可靠”出行。近年来,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智能交通的建设,并将它作为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城市公交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提高其对交通方案评价的可靠性,分析了CUBE软件PT模块的运行机理,考虑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的大规模使用和城市交通模型PT模块中未包含公共自行车出行方式的不足,在原有的PT模块基础上增加了公共自行车接驳和换乘模式,提出了一种包含公交、公共自行车、步行共三种出行方式的改进的公交预测模式。以西安市高新区BRT线路规划为例,对改进的公交预测模式进行了应用。改进前后的预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公共自行车模块后,3条BRT线路连接小区的数量分别增加11个、12个、18个,与常规公交的换乘量分别增加7.5%、8.1%、9.3%,全天客运量分别增加9.2%、10.2%、13.6%,准确反应了公共自行车在改善公交接驳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对乘客而言,一个高效的轨道交通线网既可以使出行方向的选择最大化,也可以使出行中换乘的数量最小化。因此要优先考虑轨道交通线网的目标连接性,其原则是每两条轨道交通线路至少有一个连接点。""香港采用的铁路与物业综合发展模式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就是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打造出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耀华路站工程设计实践,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确定了换乘车站共享供电资源的配置;结合低压供配电系统设置的基本原则,对换乘车站动力照明配电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和资源共享;分析了换乘车站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为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资源共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发展、市域范围的扩大,轨道交通骨干线路需要不断延伸以服务郊区新城、新市镇及大型动迁基地,但是线路末端客流小,简单的延伸将影响运营效率的发挥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选择中、小运量系统承担外围接驳型线路运营任务,既能改善项目的经济效益,又能扩大骨干网络的服务范围。经研究,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三期工程确定选用胶轮路轨APM系统,并与8号线既有线路接驳换乘,在丰富轨道交通层次结构、探索市郊城镇集运接驳系统的建设模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0月9日,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在铁路北站联合管理办公室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交运集团(青岛)正式开通运营首条与火车无缝衔接的定制公交线路,即黄岛汽车总站至青岛铁路北站的定制公交线路,成为青岛首条“跨海定制公交”。定制公交试运行一周以来,深受广大乘客的欢迎,已发送旅客千余人次,成为广大旅客公铁换乘的主要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的作用,论文从支撑城市发展和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两个方面总结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地方政府在土地控制、综合轨道交通、换乘衔接、扶持政策等方面为轨道交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增加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交通拥堵等负外部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举措。本文同时考虑了集聚经济和交通拥挤两种外部性,构建并求解了一个两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分三种情况探究了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和道路容量的优化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能够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和社会福利,使城市结构更加紧凑。但是,随着集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者应逐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以降低公交拥挤成本,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还应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避免由于个体效用下降而导致人口流出。  相似文献   

17.
轨道交通快线作为衔接国铁干线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方式,对于实现大都市区"三铁融合",形成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将国铁干线与轨道交通快线有效衔接,有效解决了周边城区享受国铁干线运输需求。本文在分析了线路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对比换乘模式、贯通运营模式的适用条件,并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快线与渝利铁路的实例分析,得到与实际线网相匹配的衔接模式,拟为工程实施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定制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其可预约、无换乘、高品质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由职住分离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改善行人出行体验。为促进定制公交研究的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城市定制公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定制公交与不同公共交通模式以及不同辅助公交模式进行对比,明确了定制公交的特点和定位。重点对定制公交潜在客流识别与选址、线网规划、运营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针对我国定制公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合理引导深圳公交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有必要根据深圳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企业的合理收益、市民承受能力和方便换乘,理顺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车的票价结构,建立比价合理、层次分明的深圳公交票价体系。一、深圳市公交票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柳梧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内旅客换乘衔接效率,文章分析了柳梧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换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优化方案,改善了交通枢纽换乘秩序,提高了交通枢纽换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