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系悬挂刚度对车辆非线性稳定性、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优化一系悬挂刚度可以提高车辆的运行稳定性。通过根轨迹法对某转向架的一系纵向、横向刚度进行了优化,并以最优一系刚度方案对车辆的非线性临界速度、运行平稳性以及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动力学评价。车辆采用优化后的一系刚度参数后,具有良好的舒适度,运行高速度与曲线通过性能也满足实际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一系悬挂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是改善车辆动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文章简要分析了EMU250转向架一系悬挂结构与原理,设计了一系悬挂组对滚动与滑动加载2种试验方案,重点分析了滚动加载试验方案,研究了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一系悬挂垂向刚度呈正线性,疲劳次数对刚度影响较小,试验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研究成果对轨道车辆一系悬挂的研发和试验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段华东  陶功安 《铁道车辆》2011,49(11):6-9,47
一系悬挂主要提供一系横向、垂向及纵向刚度。文章分析了转臂定位方式采用一系螺旋弹簧偏置的转向架一系结构特征,并建立了一系横向、垂向和纵向动力学模型。同时根据受力关系、几何关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推导了一系横向、垂向和纵向总刚度的计算公式,并试验验证了各向刚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一系横向、垂向和纵向总刚度的计算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一系垂向和纵向总刚度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抗蛇行减振器串联刚度对高速动车组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抗蛇行减振器的简化模型——Maxwell模型,采用SIMPACK软件建立某高速动车组拖车模型,基于非线性稳定性和线性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不同一系纵向定位刚度和等效锥度下抗蛇行减振器串联刚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同的一系纵向定位刚度和等效锥度相匹配,抗蛇行减振器串联刚度对车辆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不同一系纵向定位刚度和等效锥度下抗蛇行减振器串联刚度有不同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5.
为计算轨道车辆转臂式定位结构各向刚度,建立了转臂式定位结构的一系垂向、横向和纵向力学模型,同时利用受力关系、几何关系以及能量守恒推导了一系横向、垂向和纵向合成刚度的计算公式,并试验验证了各向合成刚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一系垂向和纵向合成刚度的试验与计算结果相吻合,一系横向合成刚度偏差较大,但通过改进工装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精度。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ZMA120型转向架一系悬挂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系垂向力学模型;同时根据受力关系、几何关系以及能量守恒推导了一系垂向刚度的计算公式,并试验验证了一系垂向刚度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误差很小,该计算公式为研究一系垂向刚度在一系弹簧和橡胶关节之间的分配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转向架一系悬挂横向刚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及轮轨磨耗有重要影响。文章将轮对和两侧转臂轴箱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计算了转臂式轴箱转向架的一系横向定位等效刚度。得到了轮对在横向力作用下的轮对横摆、侧滚和摇头运动关系,它随轴箱定位刚度和结构尺寸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建立了2个转向架动力学仿真模型,其一系悬挂分别为转臂式轴箱结构定位和进行等效刚度计算后的简化定位结构。比较了两者的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验证了轮对滚摆运动关系和横向等效刚度计算的可信,说明运用等效刚度建模仿真可行。  相似文献   

8.
应用延续算法对车辆系统稳态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重点考察了转向架悬挂系统刚度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系悬挂刚度对轮轨相互作用有较大影响,二系悬挂刚度对轮轨相互作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沈钢  黎冠中 《铁道车辆》2002,40(3):13-16,33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对一具有非对称一系纵向刚度布置转向架的客车车辆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并设计了一种能半主动地连续调节给向刚度的方案,采用了一种能合理评价径向转向架自导向性能的方法,揭示了非对称一系纵向刚度布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直接驱动转向架一系悬挂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转向架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来对直接驱动转向架的一系悬挂进行结构选型和参数优选.分析了一系悬挂水平定位刚度与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关系,得出一系纵、横向定位刚度分别是10 MN/m和6 MN/m,并据此确定了一系悬挂应采用双圈钢弹簧+三角拉杆的结构形式.针对一系悬挂横向跨距较小的特点,着重分析车辆柔度系数s,得出一系垂向刚度取值为1.2~1.6 MN/m,最后计算了一系弹簧的详细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的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得知,一旦耦合刚度合理匹配,该转向架就会在二系悬挂系统和柔性耦合元件的协调作用下自动把前后轮对调整到径向位置,这说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有望彻底解决独立轮对的导向难题。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全面分析了耦合刚度对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找出了其影响规律,获得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耦合刚度的最佳匹配关系,为今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的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提出了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能产生类蛇行运动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2.
交叉杆式自导向转向架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交叉杆式自导向转向架在日本通勤车上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导向转向架一系悬挂水平定位刚度降为普通转向架对应刚度一半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同样水平的车辆运行稳定性.通过小半径曲线时,其轮对冲角和轮轨横向力均比普通转向架小得多.当轮轨摩擦系数增大时,其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铁4号线车轮轮缘异常磨耗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生华 《铁道车辆》2007,45(6):32-34
介绍了上海地铁4号线车轮的材料、机械性能、轮缘异常磨耗等情况,研究了轮轨系统不稳定、环行线路、车轮及轨道硬度匹配以及一系定位刚度等对车轮异常磨耗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车轮硬度、列车定期换端运营以及安装轮缘润滑装置等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车轮滚动噪声的理论预测方法,并给出了两种有效降低列车车轮滚动噪声的阻尼措施:①在轮缘和轮辐间加粘弹性层阻尼的弹性轮;②在轮辐上施加固化层的阻尼措施。采用有限元模型计算车轮的模态形状和模态质量。同时对一系列弹性层刚度不同的弹性车轮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车轮的辐射声能量受弹性层刚度的影响较大。在标准920mm车轮和860mm车轮加固化层阻尼措施会降低车轮的滚动噪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多体系系统动力学理论,在建立动力学模型时,可将车轮间的动力学矢量设计成树形结构,这种处理使车轮间仅生成动力学约束而不是运动学约束。另一种方式将车轮间的纵向耦合方式视为无质量的运动约束,即车轮在连接点处具有相同的运动,运动矢量形成闭环。目前,在建立纵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动力学模型时,都采用运动学约束来处理一侧前后车轮的耦合关系。以某COMBINO型纵向耦合独立车轮转向架为例,分别采用运动学约束和动力学约束的方法,对比曲线通过能力,以评价动力学约束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海珠有轨电车试验线车辆轮对旋修为例,介绍了独立轮转向架移动式不落轮镟修工艺原理,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转向架的特点、架车机设备的功能,以及架车工装、镟修定位夹紧工装的选型要求,给出了独立轮转向架移动式不落轮旋修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7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型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发展和7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优点.介绍了70%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几种典型型式.从转向架和车体结构方面比较其各种型式的优缺点,指出模块化是低地板轻轨车辆的发展方向.实现低地板的关键技术在于解决独立车轮转向架中的轮缘磨耗问题.给出了提高独立车轮导向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对导向产生影响的轮轨作用力;比较分析了传统轮对和独立旋转车轮的导向机理.结果表明传统轮对虽存在蛇行运动,但具有较好的导向性能;独立旋转车轮不存在蛇行运动,但其直线上自动对中性能和曲线上的导向性能不如传统轮对.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独立旋转车轮的发展及其现状,对其导向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近年来国外最新开发的低地板城轨车辆为例,介绍了独立旋转车轮在现代低地板城轨车辆上的应用,通过与采用传统轮对转向架实现低地板化设计的城轨车辆对比,论述了低地板城轨车辆的发展趋势,并对低地板城轨车辆在我国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新型有轨电车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相关的检修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因此,需要对检修工艺进行研究。针对同步电机驱动的独立轮式转向架,分析其不同于传统转向架的特征,研究转向架构架和轮对的检修工艺及维修设备,得出转向架轮轴检修间的工艺布置。与国内现有的有轨电车转向架检修工艺相比,优化了工艺布置和设备配置,解决了同步电机驱动的独立轮式转向架轮轴的检修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