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非径向调整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立车轮走行部的发展源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 改善走行部的导向性能,要求开发有别于传统轮对式转向架的新型走行部及车辆;二是低地板车辆的发展要求,让出车轴位置针板高度。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形式多样。重点分析了一种非径向调整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并指出了这种走行部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调节独立车轮走行部具有依靠重力刚度使车轮回复到径向位置的能力。建立自调节独立车轮走行部的运动方程,并采用踏面斜率的泰勒级数对重力复原力的表达式进行简化。自调节独立车轮轮副的摇头运动类似于单摆,其频率取决于接触点的踏面锥度。为衰减轮副的摇头运动,需设置一附加阻尼,阻尼比要达到0.5。提高自调节独立车轮的复位能力,需要车轮踏面具有较高的锥度,使用接触角踏面反推法设计了适合于自调节车轮走行部的踏面,建立相应的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自调节车轮走行部具有理想的通过曲线性能。  相似文献   

3.
独立车轮走行部的发展源于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为了改善走行部的导向性能,要求开发完全有别于传统轮对转向架走行部的新型走行部及车辆;一是低地板车辆的发展要求取消车轴,让出位置降低地板高度。独立车轮走行部的结构五花八门,不过仍有一定的分类规律,本文针对一种具体的城市有轨电车,介绍其结构特点,探讨独立车轮走行部的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4.
车轮作为车辆关键走行部件和易磨损部件之一,其磨损量直接关系到车轮的使用寿命。为准确获得车轮踏面随走行距离磨损量变化情况,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车轮踏面磨损量灰色预测模型,在少量车轮踏面磨损数据的基础上,研究车轮随走行距离踏面磨损量的灰色预测方法。实例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车轮踏面磨损量的预测中是可行有效的。为车轮在实际行驶过程中踏面磨损的准确预测及使用寿命的判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康机务段新HXD1型机车走行部异常振动问题,从走行部故障诊断系统、车轮镟修情况、车轮不圆度检测和镟修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优化机车黏着控制、车轮镟修工艺及设备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措施,有效解决了机车走行部异常振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铁路车辆的走行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影响车辆走行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铁路线路问题,二是车辆本身问题,三是人为因素,应用Nadal公式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车辆走行安全问题,车轮爬上、滑上或跳上钢轨脱线的根本原因是作用在车轮上的侧向力超过安全限度,这个限度用容许的脱轨系数表示。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侧向力与线路、车辆振动、车辆速度、调速设备等方面的关系,并提出了轮荷重、车轮的轮缘角、避开距离、摩擦系数等技术参数对车辆走行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车轮踏面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走行部的关键部件,影响整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提高车轮踏面镟修的经济性,文章分析车轮踏面镟修量的影响因素,结合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和轨旁检测系统数据的特征,建立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分析的踏面经济型镟修模型.根据模糊隶属度确定的各类指标及专家意见,确定车轮踏面故障类型、故障程度及故障发展趋势,综...  相似文献   

8.
机车轮缘非正常偏磨给机车走行部留下重大安全隐患,也减少轮对使用寿命。通过对HXD1型电力机车车轮轮缘偏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调整HXD1型机车转向架一系弹簧调整垫厚度的措施,通过调整机车轮重的分配,消除走行部各部件组装产生的偏差,提升机车运行质量,为大秦线列车正常运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1前言 随着铁路快速发展和提速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高,对机车走行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到机车运行的安全。机车走行部无小事,只有客观认识车轮运行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准确把握车轮使用条件的变化趋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走行部安全的防范,才能更好的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独立旋转车轮走行装置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一种复原装置,该复原装置既能保证车辆限界方面的要求,又能保证走行装置的抗脱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