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磊 《路基工程》2011,(4):120-122
通过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K34+350~K37+700工程实例,介绍了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机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原理、设计要点、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检测、试验与应用。实践证明: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的各项技术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能在高速铁路高填方软土地基加固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昆明铁路枢纽工程路基泥炭土地基,选择两种胶凝剂(水泥,水泥加粉煤灰)、五种配合比,在室内测试了不同配合比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现场四种配合比的成桩工艺试验、取芯试样强度试验和荷载板试验,测试了单桩承载力、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验证了水泥砂浆多向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泥炭土地基的可靠性。此外,结合荷载试验测得了桩顶土压力和桩间土土压力,对水泥砂浆多向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吴小娟 《路基工程》2014,(6):168-171
以萧甬铁路绍兴东站及货场迁建工程,采用薄壁筒桩对铁路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为例,介绍了筒桩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并对已施工的薄壁筒桩路基进行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薄壁筒桩能有效地控制铁路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4.
旋喷桩在神木北站机务整备检查坑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铁-院西安分院岩土队在神塑铁路神木北站机务段整备场检查坑地基加固中采用旋喷桩的施工设备、工艺、设计要求、成桩试验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等,说明旋喷桩法在西北干燥砂土的地基加固中是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兰新第二双线铁路湿陷性黄土路段地基处理施工,对采用水泥土挤密桩和CFG桩结合进行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的处理原则和加固机理进行说明,并从施工角度提出水泥土挤密桩和CFG桩地基处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处理效果检验进行阐述,得出的结论对湿陷性黄土地段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分析了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动力加固法、粉媒灰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结合施工经验,阐述了道路工程实际施工中如何选择相应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和工艺及注意事项,以提高道路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相似文献   

7.
深长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甬台温铁路DK4+090~+644段路基为浸水及软土地基路堤,长554 m,设计采用深长,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处理,最大加固深度达42 m,加固效果良好,满足客运专线路基的沉降要求.文中结合该段路基的施工情况,介绍深长高压旋喷桩的喷浆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及控制等.  相似文献   

8.
湿陷性黄土地基会造成铁路路基大幅沉降,甚至严重影响路基的安全和使用,必须采取可靠的地基处理措施。结合大西铁路客运专线DK551+230~+850段路基施工,介绍柱锤冲扩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用的施工工艺、注意事项及处理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应用柱锤冲扩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效果很好,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速铁路硅藻土地基处理挤土桩与非挤土桩桩型的适应性及加固效果,依托新建杭绍台铁路硅藻土路基试验段,通过螺杆桩、CFG、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试验、桩基小应变测试试验、正常及浸水单桩静载荷试验,分析了非挤土桩与挤土桩的成桩过程、桩身质量完整性及加固效果;通过不同桩型的正常及浸水单桩复合地基激振试验,分析了非挤土桩与挤土桩的动响应特性及长期稳定性。通过上述试验,获得了硅藻土桩身侧摩阻力参数,浸水对硅藻土地基加固效果影响较小;验证了非挤土桩工法的适用性,由于挤土桩施工易造成硅藻土结构丧失且不能实现挤土效应,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值,且施工工效低不适用硅藻土地基处理,优选钻孔灌注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结合唐曹高速连接线工程桥头软基处理实例,介绍CFG桩施工加固原理及施工方法,指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静载试验和低应变动力检测表明,CFG桩复合地基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适用于桥头软基处理。  相似文献   

11.
分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特点、桩土作用机理及规范规定,结合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沿线松软土地质条件,介绍了水泥搅拌桩技术在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施工中的一些关键工艺参数和注意要点,为铁路工程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泥搅拌桩在桂林红粘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在桂林地区红粘土地基处理中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测。桂林地区红粘土含水量高、偏弱酸性、富里酸含量低,理论上适合使用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证明桂林红粘土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成本低,工期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水泥搅拌桩在高填方软基路段的应用难题,以高恩高速公路K20+076~K20+513段软基处理为例,通过施工方案比选与工艺优化,对推荐方案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对成桩后的水泥搅拌桩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对软基路段进行了应力和位移监测。结果表明,在填土高度8 m^14 m的软基路段,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综合处理方案可行,质量可控,造价合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志方 《路基工程》2011,(2):138-140
针对水泥土搅拌桩的粉喷和湿喷两种工艺,分别进行了施工后不同龄期的桩身载荷试验,通过桩顶、桩间土的应力观测以及载荷试验测斜观测,对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对两种工艺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饱和软土地区,复合地基承载力粉喷桩明显高于湿喷桩,其成桩及加固效果前者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15.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此种软基处理方式为复合地基法,施工简便,但造价较高。文章就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常见问题、质量控制及检验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为例,对超大超深基坑中实施劲性复合桩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以水泥土搅拌桩和异型桩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和要点为出发点,介绍了各质量控制要点的重要性,分析了周边环境和检测等对桩基质量的影响,以保障劲性复合桩施工质量,合理判定桩基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佛山“一环”路基为软弱土层,地质条件差,采取了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CFG 桩和预应力管桩四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为探索该地区公路软基处理的较理想方法及其处理措施,以工后累计沉降量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工后沉降量,该路基的处理方法,宜优先考虑水泥搅拌桩,并在路面结构施工阶段采取一套补救措施,确保路面的平顺。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软土地基的特点,采用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对路段进行处理,以减少工后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以莆田市涵江区火车站站前道路建设项目为依托,分析水泥搅拌桩布置间距、桩径、桩长、水泥土强度等因素对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路基沉降的影响,以达到合理优化设计参数、在实际工程中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