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改进车辆进排气系统降低整车车外加速噪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用GT-POWER建立了发动机与消声器的耦合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噪声的频谱特性,提出消声器的改进设计方案,通过CFD模拟计算有效抑制消声器内部的再生气体噪声;设计进气谐振腔降低进气噪声。综合运用上述进、排气系统改进措施将所研究的轿车车外加速噪声降低到74dB(A)以下,满足了国家第二阶段噪声强制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冷端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得到了冷端流体的温度、压力和速度分布情况,通过研究压力损失产生的原因,结合消声器的相关理论对该排气系统冷端消声器提出了优化方案。其研究对发动机排气系统冷端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气动力噪声控制技术 控制气动力噪声主要是控制进、排气系统的噪声,而控制进、排气噪声的途径和采用的办法是相同的,在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不降低的情况下.可通过改进发动机配气机构或在排气机构安装消声器的方法降低进、排气噪声。目前广泛采用的纸质空气滤清器和排气消声器能明显有效地降低进、排气噪声。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越野车在怠速和急加速工况下存在车内噪声过大问题,进行了整车噪声测试试验,确定了排气系统的尾管噪声是主要噪声源。采用GT-Power软件完成了该车辆排气系统的声学性能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前置消声器和后置消声器的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消声器可使排气尾管噪声得到明显降低,车内声品质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7种消声器做了静态声学性能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及整车车外噪声试验的基础上,对降低重型汽车车外噪声的措施以及重型汽车排气消声器的类型、特点、设计、试验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 (1) 改进消声器,提高消声性能,是一种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2) 重型汽车排气消声器以阻抗复合式为好; (3) 选择和设计消声器时要考虑发动机排气噪声的特点; (4) 车辆在停车状态下的车外最大噪声值是一个很有用的参数。最后,对CQ261型汽车排气消声器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某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和排气消声器性能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该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的仿真分析.采用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节各腔室容积和隔板的穿孔率对该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排气消声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消声器总体噪声值和阶次噪声值均有明显好转,高速噪声值比较高的状况得到改善,消声器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汽油车进排气系统降低噪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种汽油车进、排气系统降低噪声方法,并基于Helmholtz共振原理,利用三维CAD软件Pro/E设计了进气谐振消声器。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整车、发动机、进气谐振器、排气消声器的联合模型。根据发动机工作过程,对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设计。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进气谐振器和改进后的排气消声器,能够降低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以满足要求,且基本保持汽车输出功率不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发动机排气系统噪声,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模型的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其次通过计算得到计算域内流场分布,观察打开不同排气歧管入口时消音器及尾管的内部流线图、催化转化器内部气体流动均匀性来研究分析发动机排气歧管噪声的产生原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原结构中不合理的部位,并提出2种对发动机排气系统的优化改进方案,以达到减小排气阻力和排气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消声器内部压力脉冲是造成辐射噪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预测内部压力对研究消声器辐射噪声具有意义.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汽车发动机和消声器一维模型,从而进行仿真分析,预测消声器内部压力时序值;通过Matlab软件DFT变换对其压力时序值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了压力频域值.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预测压力时序值的准确性和预测压力频域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乘用车消声器在发动机转速1 500~3 000 r/min范围内尾管噪声偏大的问题,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及排气系统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应用DoE方法找到了对消声器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建立了消声器性能综合评价体系。依据运行工况及指标的重要程度为各转速下的评价指标设计了相应的权重,通过多目标优化计算得到了最优化的消声器结构参数。优化后消声器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1 500~3 000 r/min范围内,尾管总噪声和2阶噪声有较大程度上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在机动车辆的行驶中,发动机的排气噪音和排放污染是非常高的,为降低噪音和减少排放污染,在机动车辆上都设置有消声装置。但目前常见的各种原理的消声器效果都不太理想,而且经过消声处理的气体中还含有大量的粒状物、絮状物、油水混合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直接危害着生态环境。本文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声器设计方案,从而提高现有消声器性能,降低其噪音污染并减少排放的有害物质量。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排气消声器耦合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考虑了发动机排气系统中气体的非定常流动,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排气消声器和发动机的耦合仿真模型,利用这种方法进行了某轿车的排气消声器设计,在设计时模拟了汽车加速噪声测量过程中的发动机工作过程和消声器的消声特性,以使设计工况更加符合实际的测试工况。  相似文献   

13.
排气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往往比内燃机本体噪声高出10~15dB。使用合适的消声器是控制和降低排气噪声的有效手段,因而对排气消声器的研究越来越成为汽车排气噪声控制的热点。文章从实用性角度和声学原理出发,分析了一种普适性消声器结构及其降噪机理,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4.
汽车排气消声器的三维声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利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简单结构的消声器的声学消声性能基础上,对于复杂结构的消声器进行了声学性能预测。数值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良好吻合表明,三维有限元法适合于研究消声器的声学消声性能,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同时利用消声器内部的压力云图研究消声器结构对于声波传播的影响,并且应用三维有限元法进一步研究了穿孔率和穿孔管长度对于复杂结构的汽车排气消声器的声学消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If a vehicle that meets emission regulations operates sufficiently for a long time under low speed and low load conditions, soot contained in the exhaust gas is accumulat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xhaust system. This soot deposition problem occurs frequently in all diesel cars. However, when a vehicle is plac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udden start and sudden acceleration after city mode driving for a long time, the deposited soot is abruptly blown up with the soot produced during fuel combus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main cause of the abrupt outburst of deposited soot is investigated to overcome this adverse phenomenon. First, we developed a method to quantify the amount of the exhausted soot particles (or the accumulated soot particles) by measuring the opacity that represents the contamination level of the exhaust gas due to soot particles. Using this measuring scheme for deposited soot, we found the critical conditions for engine speeds and load conditions at which soot particles are emitted into the air without accumulation in the exhaust system using main muffler composed of three chambers. In order to meet these critical conditions and thus to drastically reduce soot accumulation, the exhaust system using the main muffler applied in this study must b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e flow velocity of the exhaust gas is higher than 62 m/s when the back pressure at the exit of the turbocharger is under 0.08 bars.  相似文献   

16.
消声器的数值模拟涉及到流体动力学、结构动力学以及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消声器与发动机的联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该消声器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以一维模拟结果作为边界条件,利用通用流体力学软件对消声器的流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改进消声器在高频有较好的消声效果,而原消声器在中、低频有较好的消声效果;改进消声器的背压优于原消声器。本项目数值模拟的结果为消声器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对消声器的优化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消声器压力场和温度场对其内部结构强度及排气效果的影响,在给定边界条件下,采用Fluent软件对某消声器进行内流场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消声器内压力温度场分布较均匀,但在过渡位置容易出现压力温度突变。指出消声器各腔长度影响其频谱移动,消声器过渡结构应平缓以减少压力损失,否则造成消声器热力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