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二甲醚(DME)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可以替代柴油用作清洁的汽车燃料。二甲醚汽车凭借其超低排放的优势,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二甲醚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源以及二甲醚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同时指出二甲醚的蒸发压力过高、热值较低、粘度过低等一系列问题以及改进方法和发展方向。指出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应用于汽车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技术及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排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文中借鉴国际上近年来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二甲醚燃料汽车技术,根据二甲醚燃料汽车的特性,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二甲醚燃料汽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二甲醚燃料汽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醇类汽车、二甲醚汽车、电动汽车、气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比较展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超低排放二甲醚燃料发动机及其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震 《上海汽车》1998,(7):20-23
对超低排放二甲醚燃料发动机的国际研究动态、二甲醚燃料的制取与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油 射系统的燃烧系统优化作了概要分析,指出了开发该种新型发动机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款二甲醚重型商用车的设计开发方案,包括开发内容、需解决的技术难点和总体设计方案。试制结果表明该二甲醚重型商用车环境适应性强,零部件通用性高,可为其他二甲醚汽车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柴油机上燃用二甲醚的外特性及排放与柴油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和燃用柴油相比,二甲醚发动机动力性能特别是低速扭矩有了很大的提高;NOx和HC排放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对二甲醚的优缺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方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5,(26):32-35
针对我国“富煤贫油”能源特点.发展从煤、天然气、煤层气和生物质制取二甲醚.从而改变我国汽车能源结构、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由上汽集团、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上柴股份和上海焦化厂采用上柴D6114ZLQB柴油机和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SWB6115-311m城市公交客车为基础开发了我国首辆无黑烟的二甲醚城市公交客车.其动力性和原柴油机相当.整车排放达到欧州标准。二甲醚发动机进行了95h发动机强化试验和性能测试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样车正在进行道路可靠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  相似文献   

9.
4(煤基)醇醚类燃料汽车 4.1基本情况 所谓醇醚类燃料汽车,在本研究资料里是指以甲醇(目前多以不同比例加入汽油中)、二甲醚为燃料的汽车。此处主要讨论这一类燃料,基本不涉及汽车本身。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开创了燃料电池轿车、超级电容器纯电动公交车、甲醇轿车、二甲醚城市公交客车四个国内领先。今年奥运会期间上海大众帕萨特领驭燃料电池轿车20辆作为有关部门的公务用车。上海通用君越混合动力汽车今年将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天津汽车》2013,(11):57-58
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以及石油资源逐渐减少,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天然气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能大大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良好的环保性、经济性及安全性,在国内外有着成熟而广泛的应用,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快捷有效途径。因此,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及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推广天然气汽车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天然气汽车市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2.
由于驾驶行为的不确定性,难以建立精确的车辆跟驰模型。针对这一问题,应用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ANFIS)建立跟驰模型,以跟随车与前车速度差及行车间距为输入量、跟随车的加速度为输出量,建立25条模糊推理规则,将模糊推理规则产生的数据作为车辆跟驰ANFIS模型的训练数据,并利用MATLAB编程对其进行训练。最后,设计了基于车载高精度GPS的跟驰试验,并结合试验数据分别对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跟驰模型和传统跟驰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前者输出的跟驰车辆加速度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相似文献   

13.
张一鸣  周兵  吴晓建  崔庆佳  柴天 《汽车工程》2020,42(5):574-580,587
针对现有运动规划算法大多只考虑障碍车当前状态,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前车运动轨迹预测的高速车辆运动规划算法。首先,融合考虑驾驶意图与基于车辆运动模型的方法对前车轨迹进行预测;然后,采用贝塞尔曲线(Bezier)规划主车运动轨迹,结合避撞过程中与前车碰撞风险概率,高速避撞车辆速度变化特点以及车辆运动稳定性等因素建立目标函数,并考虑车辆动力学与运动学约束,使用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对Bezier曲线的控制点和主车运动目标点位置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最优避撞运动轨迹;最后,以前车直行和换道两种工况为例,对主车的避撞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分析不同工况下主车避撞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变化以及与前车碰撞风险概率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运动规划算法能够保证车辆的避撞安全性与运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汽车综合了内燃机驱动式汽车及电动机驱动式汽车的二者优势,具有环保、节油的特点,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文章主要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并结合混合动力汽车应用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混合动力汽车性能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紧急车辆更安全、高效地到达紧急事故现场,基于车路协同系统,提出车队避让紧急车辆的换道引导策略。针对目标车道无车辆、有车辆和有车队3种不同场景,分别提出确保紧急车辆快速通过的协同换道策略。通过协同换道策略引导紧急车辆前方行驶的车队和目标车道的车辆改变速度以调整车辆间距,使其满足换道安全距离,依据换道轨迹规划使车队完成换道,并提出紧急车辆发送紧急避让信号的位置方法,计算当不影响紧急车辆的速度情况下,其发送紧急避让信号时与车队尾车的最短距离。利用SUMO交通仿真软件,实现车路协同环境下3种不同场景车队避让紧急车辆的换道引导,并比较目标车道为车队的场景下,车队换道至目标车队的每个空档中(方式A)和车队换道至目标车队的同一个空档中(方式B)2种不同的换道引导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目标车道有车队的场景下,方式B的协同换道时间更短,发送紧急信号的位置距车队尾车82 m,较方式A的87 m更近,对周围车辆影响更小,因此此场景采用方式B的协同换道策略;在目标车道无车辆、有车辆和有车队3种场景下,紧急车辆分别距车队尾车71,71,82 m时发送紧急避让信号,其可以维持期望速度,验证了最短距离与车辆速度的关系式;与未使用换道引导策略的情况相比,紧急车辆的速度提高,延误减少。  相似文献   

16.
对于碰撞后失去动力的汽车,建立其运动轨迹的计算机模型需要碰撞后汽车的初始速度和前轮转角,制动情况等初始值作为轨迹模型的输入参数,以便观察碰撞发生后的汽车运动情况。分析了碰撞后汽车车轮的受力情况,给出不同初始值情况下的轨迹模拟模型。分析结果得出,车轮在自由状态下,前轮的转角对汽车的运动距离有较大影响;当前轮转角为零时,汽车的质心运动几乎为一条直线;当车轮未完全抱死且前轮转角不为零时,汽车的质心运动为一条曲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掌握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规律和特征,为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控制机动车排放的建议,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物化原理和影响机动车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建立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介绍了机动车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机动车排放测试方法和国外几种不同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评价了各种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且对我国的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建立适用于公路运行速度设计的标准车型,通过对大量试验路段的实地交通调研,结合中国近10年的车型资料,建立了车型参数资料数据库;通过分析中国车型参数统计分布,采用阶段式多元综合聚类法对车型参数进行聚类;综合分析采集的车辆实际运行特征参数,通过应用聚类分析及速度-轴距分布分析,初步确定了以速度和轴距作为车型划分类别,并依据中国车辆轴距分布统计结果确定了基于轴距的车型划分标准。结果表明:汽车轴距、比功率是车型分类标准划分的重要指标;提出的用于中国双车道公路和一级及高速公路运行速度分析的车型分类标准对于公路运行速度设计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隧道交通噪声数值模拟及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隧道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轮胎与路面接触噪声,建立隧道内交通噪声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隧道不同位置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道内不同位置的交通噪声大小差别较大,随着距隧道洞口的距离增大,噪声水平增加,隧道中部比隧道进出口处噪声高约8~10 dB,比隧道外高16~18 dB,隧道洞体对隧道内交通噪声影响较大.通过现场测试隧道交通噪声,结果表明隧道内交通噪声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说明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