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路桥梁桩基础沉降性状及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桥梁桩基实测沉降的统计分析,揭示了桩端持力层的性质对桩基的沉降性状具有显著的影响。经5组桩基进一步的计算比较,表明桩端持力层压缩模量计算值的离散是造成桩基计算沉降偏离实际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盾构穿越新中路立交桥D、F匝道桥梁,桥梁桩基持力层全部位于砂卵石地层,有效控制桥梁变形是盾构施工的重难点。经过比选,决定采用双液浆加固和整体式筏板承托相结合的加固方案。通过量测监控和盾构施工参数的优化控制,成功地克服了盾构穿越大型立交桥对原有结构的破坏以及对交通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桥梁中的桩基不但要满足承载重力的要求,而且对沉降的变形也有着诸多的限制。由于拓宽的工程日趋增多,所以桥梁桩基沉降的控制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设计方法,沉降变形的做法更加适合运用于桩基设计的控制之中。主要研究桩基沉降变形问题、桩基控制设计方法、群桩沉降的计算桩基沉降的控制标准,以及沉降控制设计方法的应用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依托尤家四片区市政雨、污水管下穿高架结构工程案例,通过Midas/GTS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依据工作井施作、顶管顶进等工序分析顶管施工全过程对高架结构的影响。计算表明:(1)墩柱沉降与桩基持力层密切相关,进入较好持力层能较好抵抗顶管施工期间对墩柱沉降影响。(2)墩顶横向水平位移在顶管位于外侧相比下穿受到的影响更大,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水平距离,下部桩长的影响不大。(3)墩顶纵向水平位移受顶管敷设路径与高架结构垂直方向影响;桥墩单侧有顶管顶进作用时,较双侧施工受到的影响大。监测表明数值模拟能较好的反映施工过程对高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依托某污水管顶管井深基坑近接高架桥梁工程,基于Midas Gts Nx建立基坑与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顶管井深基坑开挖对基坑稳定性及桥梁桩基变形影响与坑外注浆加固保护措施对桥梁位移的控制效果,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加固参数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顶管井基坑开挖过程中工作井井壁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井壁中上部;顶管井基坑开挖对桥梁桩基变形影响较大,引起桩基向基坑发生侧移,且桩身中部位移最大,施工过程中应对邻近基坑侧桥梁桩、基桩身中部水平位移进行重点监测;在采取坑外注浆加固措施下,桥梁桩基沉降及水平位移显著减小,深基坑坑外加固的合理宽度为2 m,深度为20 m,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基坑近接高架桥桩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连续高架桥梁设计高度问题,从连续高架桥梁结构高度、桥下通行车辆需求、交通指示标志识别需求、驾驶员舒适驾驶需求以及桥荫植物生长特性等多方面分析,计算连续高架桥梁设计高度确定的控制因素,得出桥梁结构高度、桥下通行净空高度以及桥下道路交通标志识别所需高度为确定高架桥梁设计高度的控制指标,驾驶员舒适驾驶需求和桥荫植物生长所需高度为确定高架桥梁设计高度的验证性指标,并于某连续高架桥梁设计方案比选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无碴轨道线路桥梁桩基础沉降规律和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某在建时速350 km客运专线桥梁区段的实测沉降资料,分析根据持力层不同划分的三种桩基端:承桩、端承摩擦桩、摩擦桩的沉降特性.在施工桥梁主体时,三种桩在施工荷栽下均会发生主沉降.承桩总沉降量很小,在主体完工后能迅速沉降稳定;摩擦桩总沉降量较大,沉降趋于稳定速率慢;端承摩擦桩的沉降特点介于上述两种桩之间.在沉降数据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尚无地下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既有高架车站的变形控制标准。文章介绍了上海市第一次高架站内施工地下换乘通道—宜山路站换乘通道基坑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思路和过程。并通过工程实践和现场实测数据得出该设计方案可行,变形控制标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为既有2号线(淞虹路站~张江高科站)向东延伸线。2号线东延伸段工程(龙阳路站~浦东国际机场站)线路起自既有龙阳路站-张江高科站区间地下与高架过渡段,至浦东国际机场站止(见图1)。  相似文献   

10.
基于隧道下穿既有高架桥工程背景,为保证施工过程结构的安全性,隧道下穿部分桥梁进行桩基托换。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桩洞水平距离的影响。研究表明,托换桩基的承台的作用使得中心位置处的地表沉降值有所降低,而在远离中心位置处的地表出现沉降增加的现象。桩洞水平距离主要对托换桩基的水平变形和原有桩基竖向变形有显著影响,增大桩洞水平距离虽能减小托换桩基的水平变形。综合安全性和经济性,本工程的合理的桩洞距范围为1.0m~2.0m。隧道横断面方向的桥台差异沉降起控制作用,隧道施工时需加强监测,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出土量,保证桥梁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桥梁桩基是桥梁工程的重要工程部位,其质量与工程的整体质量、运行及使用寿命有着紧密联系,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桥梁后期的沉降平衡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桩基工程是一项较隐蔽的工程,如果操作不规范,极易造成质量事故。所以,必须桥梁的桩基施工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其质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桥梁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岩溶地层的存在,岩石地基持力层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影响桥梁桩基承载力,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桩径的大小对钻孔嵌岩桩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提出岩溶地层桥梁桩基设计中把握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对岩溶区桥梁桩基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宣化 《交通与运输》2007,23(5):19-19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北起高桥镇的港城路,向南沿浦兴路、张杨路、东方路、东明路、华夏西路至济阳路,线路全长33.58公里。其中线路起点港城路站至五莲路为高架段,长12.05公里;五莲路与博兴路间设敞开段,长0.18公里;博兴路至线路终点站济阳路站为地下段,长21.35公里。全线共设车站28座,其中高架站9座,另设港城路车辆段、三林停车场各一处。  相似文献   

14.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缓和曲线的长短、竖曲线半径的大小、高架结构基础沉降、桥梁徐变等对行车安全、乘客舒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适当的模型,编制了专用的计算程序。作为乍例,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时珠线的有关设计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理论和程序是可靠的,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盾构法施工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区间隧道不可避免会存在穿越既有桥梁的情况;而穿越既有桥梁时必须要考虑施工过程桥梁墩顶的位移情况,确保桥梁运行安全。以宁波市轨道交通4号线金达路站—钱湖大道站区间下穿杭深线、北环线鄞县特大桥工程为例,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盾构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不同施工工况下桥梁墩顶的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铁桥梁桥墩横桥向、顺桥向及垂向位移,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技术分析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6.
喻忠 《轨道交通》2009,(4):60-63,66
本文通过对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的特点、站位、站形类型的分析,重点研究了轨道交通高架车站建筑设计的关键点,尤其在车站总平面交通流线分析、总平面布局、车站平面功能模块化设计、建筑外观造型与空间环境、高架车站建筑节能等方面做了重点阐述:在高架站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设计中要引入成熟、先进的设计理念。确立科学的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轨道交通某线路某区间穿越桥梁桩基为案例,介绍了盾构穿越桥梁桩基的托换及除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马雷  张浩 《北方交通》2023,(12):13-17
岩溶地质桥梁桩基的处理需要根据桩位处地层信息、溶洞位置、尺寸、填充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二期工程灰岩区长度21.41km,岩溶区桥梁有14座,结合该工程具体案例,从勘察、设计、施工多个角度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岩溶地质桥梁桩基础处理方案,得出岩溶区桥梁桩基尺寸、长度、入岩深度和溶洞顶板持力层厚度的取值方法以及溶洞处治的关键技术和控制要点,以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最大程度保证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沥滘站~大石站区间)盾构工程为背景,基于Attewell方法建立计算机模型,对盾构隧道掘进施工中引起的土体沉降进行预测,并利用施工中实测的沉降值对施工进行反馈,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郑兰英 《轨道交通》2013,(10):28-29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三种基本形式。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对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对沿线环境、景观的影响也不同。”日前,记者专访中国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领域资深专家周新六时,他如是表示。周新六,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明珠线)总体设计组组长,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高架结构”部分的编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