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波  徐成桂 《公路工程》2020,(1):146-15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川南某山区公路在建项目的深基坑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作研究,其中一级指标包含5个因素,二级指标包含16个因素。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打分,获得评估数值,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之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项目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本工程基坑施工安全风险评定等级为风险较大,主要风险因素为:现场管理风险>施工作业风险>工程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某地铁站基坑工程实例,首先对该站进行了风险分析,包括地质风险、施工风险、环境风险.并对相应的风险进行分级进而做出风险评判.结果表明,该车站地质风险等级为3级;结构设计与施工风险等级为4级;环境风险等级为4级;该站总体风险等级为5级.并根据该车站的风险等级和具体情况,提出了对降水进行设计和专向...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朝着深层发展,深基坑工程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课题。当基坑达到一定深度后,不可避免地遇到承压水层的突涌问题。其中悬挂式止水帷幕的基坑,对承压水层的处理通常要求按需降压,既要保证基坑抗突涌稳定,同时也要尽可能保证对坑外承压水层产生较小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周边环境复杂、保护等级较高的基坑。利用ANSYS 10.0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热分析模块模拟基坑工程中承压水降压的过程,再通过结构模块继承承压水层水头降深结果,将其转换为土层的初始应变,最后经过结构模块的计算分析,得出准确的土体位移结果。为深基坑工程承压水降压设计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受地铁工程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其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多,使得定量分析安全风险分析十分困难。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多年风险评估经验,提出一种较合理的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该方法对建筑物的安全风险等级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制定了相应的评判准则,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受影响建筑物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半定量分析。工程实例验证结果,可确定基坑/隧道工程本体的风险等级及建筑物自身的风险等级大小,确保了受地铁工程影响的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城市深基坑工程风险事件具有不确定性,且风险事件产生的后果严重。文中结合广东金光东隧道明挖暗埋深基坑工程施工,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层次分析-数据包络分析(AHP-DE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坑塌方风险基坑大变形破坏风险对周边环境影响风险支护结构失稳风险基底隆起风险基坑突水或涌泥风险;风险事件的优先级RPN分值为0.2~0.4,风险等级为2级。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深基坑施工风险,结合施工管理、场地地质条件、基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及周边情况等影响因子,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理论(FAHP)和集对分析方法(ISPA)构建了深基坑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评价模型对某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进行施工风险评价,得出该深基坑施工风险等级为Ⅳ级(属于高度风险),且一级评价指标的风险等级排序为:环境风险(Ⅳ级)>降水风险(Ⅳ级)>技术风险(Ⅳ级)>设计风险(Ⅲ级)>管理风险(Ⅲ级)。各风险因子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风险矩阵的高速公路业主建设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专家经验,对风险因素进行了鉴别和分类,确定了高速公路业主建设期风险;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相关风险的风险概率和风险影响程度;建立了综合风险矩阵,将项目风险等级量化,并与风险等级对照表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为高速公路业主提供一种基于风险矩阵的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卫东  郑筱彦  白明洲  王洪坤 《公路》2022,67(3):361-366
城市深大基坑工程数量多,空间规模大,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对大量基坑安全风险事故成因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室外场地基坑试验模拟,探讨深大基坑施工安全风险多因素耦合作用机理。可通过避免风险多因素耦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张志华  李丹 《路基工程》2011,(3):58-60,64
结合宜万铁路岩溶隧道施工高压富水溶腔处理实践,分析了释能降压的安全性及经济、社会效益;并对释能降压的超前探测,爆破孔位设计、起爆顺序,洞内排水及洞外排水路线设计、释能降压后的溶腔处治及相邻洞室隔离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其研究成果施工,降低了岩溶隧道的突水风险,节省了工程投资,保证了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贵高原某煤系地层高瓦斯隧道,分析影响隧道施工风险的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层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法对隧道施工风险进行综合评判,并按照风险等级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结果表明:施工安全因素所占权重最大;隧道施工风险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风险;施工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为0.061,等级为4级;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的城市建设逐步转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基坑工程逐步呈现“深、大、近、紧、难、险”的特点,基坑降水工程的排水问题越来越显著,不但影响地下水资源环境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时易对污水处理厂造成冲击负荷。本文研究了上海基坑降水工程概况,分析了基坑降水工程排水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基坑降水工程取水排水许可制度、加强基坑降水工程工地排水监管、征收基坑降水工程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享,以强化基坑降水工程的排水管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丁国洪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168-171,I0018
目前,抽灌一体化设计在基坑降水领域的应用仍属于探索阶段。以上海市首条市域铁路浦东机场站深基坑工程为例,其紧临上海磁浮线,桩基沉降需控制在2 mm以内,为减小基坑降水引起的坑外重点保护建筑的沉降,基于沉降控制的回灌技术运用于该基坑工程中。现场试验监测资料表明,采用坑外回灌效果明显;常压下,单井回灌量约为单井出水量的1/3;对于悬挂式止水帷幕,绕流作用明显,水位下降幅度可达50%以上,但超过一定深度后,绕流效果出现拐点,抽灌一体化可应用于控制降水引起的沉降。  相似文献   

13.
周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3):160-163,171
以上海市某商办楼基坑项目为背景,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地表沉降、地连墙、水位、围护结构的影响,进行开挖过程中全程监控量测并分析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周围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不同沉降增加的速率不同,开挖基坑上半部分沉降较慢,开挖到中下层沉降速率加快;基坑开挖造成地连墙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变形形态,且最大变形处位于基坑最...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色中环发展带”等战略的实施,上海再次掀起一波开发高潮;区域性中心的大量兴建,往往会在一个区域多个地块多个基坑同时开发、同时建设,庞大的基坑群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施工完成。基坑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持续降水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周边存在轨道交通等不利因素条件下,为减少群井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群坑降水的前期统筹设计及运行中的协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依托上海金鼎片区群坑项目降水实践,提出降水统筹设计及运行管理的理念,力求减少减压降水对相邻轨道交通的影响,根据现场群坑降水具体实施情况,结合实施过程中周边轨道交通的变形分析,总结群坑降水统筹设计及运行管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市建邺区河西南部地区建设工地基坑排水为研究对象,分析基坑排水现状及对水环境影响,从制定团体排放标准、引入第三方治水单位、加强排水处理监测与监管、打造智慧工地等角度出发,制定基坑排水污染防治对策,探究科学合理的基坑排水管理模式,为其他类似区域的基坑排水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逐渐完善,地铁隧道在其正常运营阶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新建工程活动的影响,其中包括基坑工程。文中以上海地铁二号线南侧越洋广场项目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变形以竖向位移为主,地铁隧道的变形以水平位移为主。同时,对基坑底部土体进行预加固措施,可明显减小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奉贤区金海公路 (大叶公路~浦南运河) 道路改建工程航南下立交深基坑围护工程,下立交毗邻上 海市地铁轨交 5 号线,开挖深度最大约 11.2m ,周边场地狭小、地质环境复杂,土层以粘土为主,地下水系发达,存在承压水, 设计和实际施工困难。文章通过分析该基坑的开挖深度、周边环境、周边重要管线、建 (构) 筑物的影响等因素,确定了基坑 的安全等级及环境保护等级,明确了基坑的围护形式。  相似文献   

18.
邹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2):198-198-202
以上海市某过河隧道为例,综合考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发挥道路交通功能、保护周边环境等因素,对隧道过河的明挖、暗挖方案进行深入对比,确定了明挖叠层结构方案,结合围堰分幅施工;同时根据周边环境条件,采用合理的基坑支护体系,对基坑开挖施工进行了全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