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9-281+28
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了城市宏观格局,市政团队的提前介入,可从城市微观方面考虑,论证宏观格局下微观竖向的合理性,完善区域竖向设计,为后续区域路网设计、后续地块开发等提供完善的竖向和排水规划,构建区域规划设计一体化。应对全球极端暴雨天气,调研周边地形地貌、现状路网、水系、排涝等方面,使用ARCGIS进行大区域宏观竖向梳理,使用EICAD、DICAD软件进行微观路网竖向设计,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整体的土方计算,对道路、排水、规划多专业进行协同论证区域竖向规划,为后续建设的适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结合荆门高铁西站片区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实例,分析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铁枢纽片区场地竖向规划设计的特点,提出竖向规划设计互反馈流程,从路网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两个方面梳理了竖向控制因素要点、竖向分区、土方填挖要求及土方计算与调配方法.最后总结认为:复杂地形条件下,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应综合考虑铁路、市政道路、地面排水防洪、用地性质、土石方平衡、城市景观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道路及场地竖向规划设计应互为交叉反馈,满足土方总体平衡,工程建设经济合理,实现总体竖向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区城市边缘地带沟壑纵横、地形高差大的特点,以太焦高铁长治南站为例,提出了山区高铁站周边路网竖向设计的原则及思路.提出山区高铁站周边路网竖向设计应综合考虑现状地形、高铁站选址、高铁站与路网的衔接,以及交通组织、排水流向、管线覆土、土方平衡等各个方面要求,采取交互反馈设计的形式,最终实现路网竖向设计高程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的外围城区及组团不断增加.由于外围城区及组团所处的区位、功能定位及发展阶段不同,其路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西永组团Ah片区路网设计为例,对Ah片区对外交通联系、与周边组团的衔接进行了梳理,对轨道线位进行了论证,并充分考虑路网结构优化、路网竖向设计及土石方平衡、路网建设时序等因素,使路网设计能满足片区路网交通需求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道路平面交叉口作为城市路网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其竖向设计是否合理对整条道路的技术指标有着较大的制约。当交叉口位于坡面上时(如桥头接坡),随着道路纵坡值的增加对车辆的行车舒适性有着明显影响。通过对该类交叉口竖向设计进行分析,提出评价指标及优化措施,以改善行车条件,提高行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地区用地竖向规划是开发建设地区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部分地块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竖向规划不明确的问题,周边局部路网已成形。该文总结了片区内地块竖向规划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并对设计中涉及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其内容对今后的竖向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指路信息选取是系统化设置指路标志的重要一环,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路网条件较为复杂,其指路信息的选取具有特定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驾驶员对出行路径的认知方式和路网条件下的出行模式,综合考虑路网层次、道路周边路网条件和道路的服务对象,在分析指路信息选取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了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指路标志设计中信息选取的规则和方法,为我国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于山区城市地形的影响,山区城市道路交叉口除具有一般平原城市交叉口的功能外,还具有另一重要作用,即决定城市路网是否可以形成,而交叉口竖向设计则是路网形成的关键。本文参考近几年在广东省市边远山区中小城市的设计实例,提出了山区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与铁路立交的建设也日益增多。沿铁路平行布置且紧邻铁路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与道路下穿铁路立交的节点是城市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它影响着铁路两侧居民的出行和周边土地的开发使用。该节点如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日后的交通拥堵,形成整个路网的瓶颈。从平面布置、道路横断面形式、框架桥宽度、道路纵断面线形、框架桥的净高,平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方式、平面交叉口渠化展宽的设计、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等方面逐一分析了道路下穿铁路立交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基本设计要点。通过对道路下穿铁路立交引道外设置平面交叉口的规定进行初步研究,推导出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与铁路最小距离的公式。通过分析与计算,讨论了不同的坡度条件下,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与道路下穿铁路立交之间的距离关系,为今后跨越铁路发展的城市道路网规划与节点设计,以及穿越城市规划建设区的铁路或轨道交通项目在纵断面设计时需考虑的城市路网间距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现提出GIS技术在优化山地城市地表及地下空间开发土石方的应用方法。GIS技术不但可以直观展现城市地表空间与自然环境的衔接,还能实现不同设计曲面的土石方测算,结合地下空间土石方计算,得出城市立体空间土石方开发量并以此指导路网和用地竖向优化设计。以龙兴RS标准分区路网及用地土石方优化为例,经优化,为城市开发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赣州市文明大道快速路是赣州中心城区“一环”、“四横”、“六纵”快速路网体系中的重要一横,呈东西走向,全长约6.48 km,主要以高架桥梁为主,包含高架主路和地面辅路,并上跨章江和京九铁路,包含一座立交。针对快速路穿越老城核心区,建设规模大、工程复杂、红线用地紧张等问题,结合主要控制条件,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和总体设计方案。重点介绍快速路总体布置、重要节点比选、平纵横设计等,为类似快速路工程提供设计参考。关键词: 快速路;老城区;总体设计;断面布设;高架桥  相似文献   

12.
该文首先指出,铁路客运站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地区往往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所在.接着,介绍了在哈尔滨市铁路西客站的规划建设阶段,对该区域的道路网进行了专门的研究,通过交通需求分析,提出了三种道路网规划方案,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通过前期的专项的道路网规划设计研究,加强了铁路客运站区域的交通设计,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诸多后续...  相似文献   

13.
基于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道路设计理论与交通规划理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开发道路选线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费用指向的优化问题,最小化费用目标函数中包括道路建设费用、土方工程费、道路交通诱发的环境污染的不经济费用,OD交通在路网上总走行时间的时间费用等。优化模型首先随机生成新建道路的空间位置候选方案集,并自动设计新建道路的平曲线和竖曲线,计算新建道路的各项工程费用。然后,对变化的路网进行自动拓扑,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OD交通在新路网上的走行时间和交通流特征,计算OD交通的环境负荷。最后,在遗传算法中判断候选方案的优劣,直到得到一个最佳的新建道路的空间位置方案为止。  相似文献   

14.
新城区现状基础设施落后,规划路网众多,在进行新城区主干路网设计时,如何统筹现状与规划的平衡,是设计师需面对的客观难题,总体专业作为交通项目设计中牵头专业,总体专业水平高低,往往对一个项目设计、实施进展具有重要影响。结合长沙县万花园路建设项目,对道路总体设计流程心得进行简要描述,为后续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网的重要枢纽点,但同时也是拥堵和事故的多发点.而T型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所以T型交叉口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对缓解城市道路拥堵、减少交通事故以及改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从渠化设计、交通组织、竖向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城市道路T型交叉口在工程实践中的设计要素,总结了城市道路T型交叉口的设计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方软土地区在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周边地基处理问题,文章通过对水泥搅拌桩及竖向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两种方法的技术性、经济性及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水泥搅拌桩是此种工况下更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根据大型公共建筑和周边市政道路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土工格栅及设置绿化过渡带等处理措施,并提出通过施工期间的沉降监测及施工工序,尽量减小软土地区不同类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金宝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17,34,M0005
霍林河大街(新工一路—外环路)是通辽市东部功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改造工程,对道路功能定位、必要性、方案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由于旧路改造项目受道路周边因素影响,因此对道路线位及经济等因素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道路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对沿线一些重要交叉口进行了分析论证,确定了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使之满足道路通行能力的要求。项目竣工验收后运行良好,完善了通辽市城市路网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高质量发展思想的引领下,“窄路密网”的道路网规划理念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窄路密网”模式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面临与现行道路交通规范较多冲突,落地困难等问题。该文以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路网项目为例,从交通组织、横断面设计、市政管线布置等方面深入探讨“窄路密网”下的市政道路设计,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解决的矛盾,推动 “窄路密网”在国内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吴新锋 《路基工程》2012,(4):155-158
库区深水路段的道路路基填筑受到水文、地形、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难点,是整个道路工程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库区深水路段路基填筑的设计实践,提出库区深水路段路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道路建成通车以来的实践证明,深水库区路段路基整体稳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