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曹致泉 《集装箱化》1998,(10):14-15
广州港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已有近20年时间,期间也有过辉煌的年代。但从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方口岸及广州港区范围内的企业货主码头纷纷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广州港集装箱运输经营也就开始由“一枝独秀”逐渐变为“众星捧月”,  相似文献   

2.
香港的现代货箱码头的三十年 ,正是香港集装箱运输三十年的历史见证。20世纪70年代 ,是香港集装箱运输起步阶段 ,现代货箱码头以建设集装箱码头泊位为重点 ,增强吞吐能力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是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壮大阶段 ,现代货箱码头以业务扩展和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 ,集装箱处理量取得明显增长。90年代是香港集装箱运输突飞猛进和成熟的阶段 ,现代货箱码头以建设信息网络和提高营运效率为重点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在香港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成长性。进入21世纪后 ,香港集装箱运输步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从事集装箱运输的香港企业开始把投资的重点进一步转向香港以外 ,而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除了继续加快在香港的集装箱码头的发展 ,也加快了与内地合作的步伐。因此 ,现代货箱码头的三十年 ,是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历史缩影。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所取得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香港港口发展成就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引进外资,采取合资、合作的方式给一些行业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港口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吸引外资建设和经营港口码头成了当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建立于1987年12月5日,是由南京港务局与美国英塞纳码头公司共同组建的中美合资南京国际集装箱装卸有限公司,由此兴起了中外合资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经营高潮。紧随其后的天津港与挪威布吉尔航运公司合资改建了250米左右岸线的杂货码头;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广东港口相继出现了好几个合资集装箱…  相似文献   

4.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远在公元前2世纪就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它由广州港区、黄埔港区,新港港区和新沙港区组成,港区内建有黄埔集装箱码头、市港澳码头、外运东江仓、外贸仓、广保通、庙头、新风、芳村等8个集装箱专用码头,分属几家不同的港务公司和装卸公司经营营理。据不完全统计,1993年广州港吞吐箱量为30万TEU。  相似文献   

5.
彭晓光 《集装箱化》2009,20(4):18-20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日立集装箱装卸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造并投入使用,至今已有逾20a历史。由于使用时间较长,大梁短轨出现锈蚀、松动和不平整等现象,造成小车轨道异常震动,压板螺栓经常断裂。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立完善的沿海港口建设投融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安 《中国港口》2004,(6):12-14
一、国内外沿海港口投融资的主要政策(一)国外主要国家港口投融资政策1.德国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对港口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和码头经营私有化改革。港口所在的联邦州或城市成立港口管理股份制公司,代表国家对港口基础设施进行管理,港口资产100%属于国家所有,经营方式是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价格把国有资产以各种形式出租给民间公司经营。地方政府是德国港口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港区范围内的一切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专用线、码头前沿、供水、供电、供气和通信设施等统一由地方政府规划和投资。港区内各种地面设施、设备则由私人投资兴建。2.…  相似文献   

7.
赵楠 《中国港口》2012,(4):56-59
<正>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高速增长阶段(20世纪70~90年代)、调整改革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韩国港口也呈现出两阶段特征。一、第一阶段(1970—2002年):吞吐量快速发展,码头能力不足该阶段韩国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开始形成,以政府主导、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推动韩国经济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经济的利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装箱运输的兴起和集装箱专用船舶与码头的建设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它在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保护港口环境等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因此发展十分迅速。进入70年代后,亚洲的19本、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集装箱运输及其港口码头的发展突飞猛进,并后来居上。香港、新加坡、高雄、釜山4港早已进入世界集装箱港前5名之列。本拟对中国太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发展作一简要的回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陈钦  岑学徐 《水运工程》2022,(10):159-162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港区道路的使用要求和工艺条件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不同,且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也有特殊要求。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特点出发,通过对港区道路铺面结构的受力要求、交通渠化、智能引导车(IGV)的定位特殊要求等进行分析,采用铺面类型适应性分析、磁钉避让处理、交通标线处理、平整度处理、IGV荷载作用下的铺面结构计算分析等应对方法,以满足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使用要求,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港区道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旭东 《集装箱化》2009,20(2):17-19
随着宁波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的飞速增长,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作为集装箱码头配套设施的堆场,在衔接海陆运输、提高船舶装卸效率、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目前,宁波港区集装箱堆场业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布局欠合理、服务水平较低、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牵制甚至阻碍着宁波港区集装箱运输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