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管网流量分析中选用沿程阻力系数公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以显式沿程阻力系数公式代替隐式沿程阻力系数公式进行各种介质管网流量分析进行了研究。以给水管网流量分析为例,给出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可用摩台公式,巴里公式和哈兰德公式替代柯尔勃洛克-魏特公司计算管道沿程阻力系数,具有计算时间短,分析效率高,工程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给合给水管网的实际,对其水力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推导,提出一种管网水力计算方法,并用Pascal编制了计算程序,对某管网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降低给水管网的漏水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给水系统的设计压力、水管及附件的质量、管线接头和基础的施工以及锤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给水管网漏水量比较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漏措施。对于已建管网,必须加强日常维护管理,采取有效的检漏和治漏措施减少管网的漏水量。 相似文献
4.
给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国内3个给水管网水力模型工程实例,并由此分析了国内现有的水力模型建立和应用情况。具体举例说明了给水管网水力模型在自来水公司日常工作中运行的情况。总结了水力模型在现代自来水公司的运行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得出了水力模型给自来水公司的运行和管理在很多方面可以带来益处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求解管网稳定流方程组的Hardy-Cross(哈代-克罗斯法)及其算法原理,研究了管网形图络结构与水力计算中数据结构的特征。用basi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在Qbasic上调试通过,并结合某管网计划设计计算了应用与验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管网的初始流量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天然气管网进行离线数值模拟计算时,需要给各管段分配初始流量,作为迭代计算的初始值。根据管道的流动状态多在阻力平方区的特点,建立初始流量分配的数学模型,用C 语言编制出计算程序。对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表明用最小平方和法求解各管段初始流量时,不需手工预分初始流量,也不需预先确定各管段流体流动方向,求解所得初始值接近真实值,使数值计算的收敛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8.
在管道流量的测量领域里,不接触被测流体的管外测流量方法,由于具有无损检测的突出特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测流量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不破坏管道,原理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廉,实用性好。 相似文献
9.
考虑在管段墙体受底板的刚性和非刚性约束下,推导出管段墙体在预制过程中温度收缩应力的解析解答,并提出合理划分刚性和非刚性约束的浇筑时间间隔,为控制温度收缩应力和防止裂缝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概括了流量分配优化设计方法的现状,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可用于多水源的简易行的优化树法。这一最优化技术通过求得管网的最优树来使供水路径最短,从而使管网的总造价最小。它的应用对城市旧管网的改扩建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汉市供水管网水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武汉市供水管网实际出发,介绍了建立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中基础资料的收集处理及计算模型的校核,模型建立方法及使用效果,并对模型的局限性进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技术成熟并已得到应用的几种测量管路系统流量的无损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可为读者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各国铜管及管件的标准定情况,然后介绍铜管件的选择设计及铜管管网的力特性。最后还介绍了系统施工设计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扩大孔板量程比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1.将大流量分段多路并联组合进行测量;2.更换孔板片改变β值进行测量;3.用一台孔板流量计并联不同量程差压计进行测量.实际工程中采用一台孔板流量计并联微差压、中差压、高差压三台差压变送器,三台差压变送器同时工作,把读数同时送往RTU(远程传输装置)的计算单元.RTU通过程序对三个差压数据进行筛选,同时也筛选出参数流出系数C和可膨胀性系数ε.然后将数值送入计算模块.温度、压力仍采用在线补偿,这种方法可使流量测量的系统不确定度控制在±1.2%,量程比可扩大到15:1.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智能交通系统,提升道路交通状态分析预测能力,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道路交通流量分析和预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数据样本的采集方式和交通流量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对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交通流量分析预测过程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交通流量分析预测模型的应用场景。该研究最终取得预期成果,所构建的模型不仅能及时获取指定地点的交通流量信息,且能为智慧交通场景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持,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